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2章 通牒

丹陽,叛軍大營。

富麗堂皇的田莊內外,旌旗招展,到處都是拎著兵器的叛軍士兵和青壯。

他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耍錢的,也有一些則是懶洋洋的躺在地上休息。

有叛軍士兵從遠處回來,手裡拎著搶掠而來的雞鴨,滿臉的笑容。

“你們手腳麻利點,明天必須打造三十五副雲梯!”

“要是到時候不能辦好大人交代下來的差事,自個兒領軍棍去!”

叛軍的軍官在大聲的吆喝著,催促那些抓來的民夫打造攻城的雲梯等器械。

監國朱由榘入主南京後,也是準備大刀闊斧的對各省,各府縣進行整頓改革。

朱由榘的目的很簡單,儘快的將左良玉叛軍所造成的影響降下去,穩定地方,恢復生產,恢復實力。

可是朱由榘針對土地,針對冗官冗員,針對士紳和各級機構的改革力度那是前所未有的。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了,反而是要立起爐灶。

這無疑觸動了許多既得利益者,他們無法接受朱由榘對大明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

如今他們鬧騰,就是想讓監國朱由渠意識到,他們這些士紳實力強大,想觸動他們的利益,那是痴人說夢。

畢竟朱由榘如今僅僅是監國而已,要是沒了他們這些人一致反對的話,他縱使是當了皇帝,也坐不穩的。

士紳家族在地方上的關係盤根錯節,影響力也是極大的。

百姓受到他們的鼓動後,不明真相的百姓也都跟著鬧騰了起來,所以一時間聲勢浩大。

“如今監國受到了奸臣的矇蔽,清君側,那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國朝本就處境艱難,不能任由他們那些奸臣鼓動監國瞎折騰了。”

“......”

在莊園內,幾十名衣著華麗的地方士紳代表齊聚一堂,嘴裡滿是仁義道德。

他們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朱由榘,所以為了彰顯他們的正義,則是如同當初左良玉一般,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

他們要剷除朱由榘身邊的那些所謂的奸逆,以匡扶正義。

“我們兩度攻擊奪取丹陽城未果,可是周邊的各府縣的討逆大軍卻攻城拔寨,勢如破竹,聲勢那是如日中天。”

“我們鎮江府這一次討逆已經是大大的落後了。”

張慶望著諸多計程車紳代表道:“為了儘快的奪取丹陽城,以壯大我們鎮江府討逆大軍的影響,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張指揮使,你儘管說便是。”

“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士紳代表們實際上現在心裡也著急。

這一次各府縣一起鬧騰,別的州府那都是鬧得轟轟烈烈,可是他們卻接連受挫。

他們的表現不盡人意,這以後重新的分蛋糕的時候,他們就會處於劣勢。

他們也想盡快的攻佔丹陽城,成為這一次舉兵的魁首,而不是被別的府縣比了下去。

“我們現在雖然人多勢眾,可是卻互不統屬。”

“各家的兵馬多寡不一,號令也不統一。”

“上了戰場,各自為戰,所以導致我們攻城失利。”

張慶看了一眼眾人道:“我的意思是,將我們的兵馬全部都聚集起來,統一指揮調動,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張慶的話也是讓一眾士紳的面色各異。

他們花費了大量的錢糧招兵買馬,實際上也是想擴充自己的實力而已。

如今要將兵馬交出去統一的排程指揮,他們的心裡是不情願的。

可是他們當官,做生意能力尚可,可是領兵打仗完全又是外行。

“各家選出一名知兵事的人擔任軍官,其餘的人則是以後專司負責錢糧,不再參與戰事,如此也是為了大家好嘛。”

“畢竟戰場上刀槍無眼,兇險無比......”

張慶看到這些士紳們不願意交出兵馬,他也是退而求其次,就是要他們這些不懂打仗的人不要插手指揮了,不然一團糟。

“既然張指揮使這麼說了,那我也說兩句。”劉家的人也開口了。

“我們劉家募兵一千五百人,按理說是兵馬最多的。”劉家人道:“兩次攻城,我們都是衝在最前邊的。”

“我覺得兩次攻城失敗,並不是因為互不統屬,而是因為張指揮使的指揮問題。”

“我們分明就要攻進去了,為何要鳴金收兵?”

“我看吶,我們要想打勝仗,得真正找一個懂得領兵的人出來指揮,而不是有些人,紙上談兵......”

劉家的人話一說出口,頓時讓指揮使張慶的面色有些難看。

他想收各家兵馬為自己所用,可是劉家卻直接窺覬他的指揮位子。

各家士紳也都是紛紛的開口了,你一言我一語,一時間大廳爭論不休。

“報!”

當他們為了這一支烏合之眾的指揮權而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有一名士兵急匆匆的闖入了大廳。

眾人這才安靜了下來。

“什麼事?”

黑著臉的張慶望著那士兵問。

“指揮使,丹陽城那邊送來了一封信。”士兵將一封信呈遞了上去。

張慶也是皺眉接過了信件,看到的卻是大明平亂欽差大臣劉同的落款。

“誰送來的?”有士紳伸長脖子問。

“欽差大臣劉同。”

張慶說話的同時,將信件撕開了。

“欽差大臣?”

“劉同好像是監國身邊的人。”

“他奉監國的詔令而來,該不會是想招撫我們吧?”

“我看八成是監國看到事情鬧得沒辦法收場了,如今想息事寧人......”

當士紳們議論紛紛的時候,張慶已經一目十行的將信件看了一遍,他的面色也是變得陰沉如水。

“狂妄!”

張慶一巴掌拍在了桌面上,震得眾多士紳也是側目。

“寫的什麼?”有士紳揚起頭問。

“那劉同要我們明日天亮前遣散兵馬,我等自縛雙手去丹陽城請罪,否則大軍開到,雞犬不留!”張慶氣呼呼的道。

此話一出,幾十名士紳代表也是一片譁然。

“太囂張了!”

“他劉同算什麼東西!”

“我們有七八千兵馬,難道還怕了他不成!”

這些士紳本就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許多人甚至曾經在朝廷為官,品階還不低,所以一向高傲。

如今劉同這個欽差大臣竟然送了一個最後通牒過來,裡面則是明目張膽的威脅,這讓他們自然是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