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崧雖對於當這個皇帝當仁不讓。
甚至戶部尚書高弘圖提出崇禎皇帝皇子的問題,他說會視如己出,讓其當太子。
可是當鳳陽總督馬士英,魏國公徐宏基等人奏請他登基為皇帝的時候。
朱由崧的心裡雖然也很想直接的答應下來。
可是為了遵循傳統的禮制,他還是要勉強的推辭一番的,以凸顯自己是被人擁立,而不是篡奪的皇位。
“宗社事重,我不敢當。”
朱由崧也是擺出了一幅不堪重任的姿態,假惺惺的進行推辭。
“殿下,現在我大明群龍無首,還請殿下以江山社稷為重,登基為帝,號召天下兵馬,光復河山。”
看到福王朱由崧開始推辭,馬士英自然也會意的再次勸進。
按照老規矩,這樣的勸進必須要推辭兩次。
以顯得他朱由崧不在意這個皇位。
“潞王素有賢明之稱,何不立之?”
福王朱由崧再次的推辭,並且建議擁立潞王朱常淓,以彰顯自己的寬宏氣度。
畢竟自己對於皇位那是不屑一顧的,願意讓給潞王朱常淓......
“殿下,議賢則亂,議親則唯一,唯有殿下為新君,萬民才會臣服。”魏國公徐宏基則是義正言辭的反駁道。
徐宏基那可是中山王徐達的後人,那也是世代的勳貴人物,自然話語權還是有的。
他現在公然的提出反對東林黨人所謂的立賢,而是立親,當即氣的東林黨人也是一個個怒目而視。
什麼玩意兒。
先前你魏國公不是也支援立賢的嗎?
現在竟然公然的改口,還說什麼議賢則亂,簡直就是蛇鼠兩端的小人。
魏國公徐宏基面對東林黨人那怒視的目光,則是毫不在意。
他徐家能夠成為世代的勳貴,要是這點眼力見都沒有的話,早就煙消雲散了。
現在福王朱由崧當皇帝那是勢在必得了。
東林黨人這幫傻子現在不說幾句好話,獲得朱由崧的好感,竟然還敢各種找茬,這不是傻是什麼?
他才不願意和這幫傻子一起呢。
他現在大力的勸進,也是想要獲得朱由崧的好感,以延續老徐家勳貴的榮光。
也是現在得罪了朱由崧的話,一旦對方成為皇帝,怎麼挨收拾都不知道。
“殿下,您今日要是不為社稷著想,答應為新君的話,臣就撞死在此!”
見風使舵的人物可不僅僅只有魏國公徐宏基一人。
給事中李沾之自然也是一個演技派。
他當即挽起了袖袍,邁步到了柱子前,一幅以死勸諫的姿態。
東林黨人一向都是沽名釣譽的,他們為了自己不畏權勢,敢於直諫的名聲,經常故意給皇帝或者大臣找茬。
而給事中李沾之很顯然也是學到了東林黨人的精髓。
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就要上演一出死諫的戲碼,以增強自己的名氣,贏得新皇帝的信任和好感。
東林黨的錢謙益,高弘圖,史可法等人看到這一幕後,也是嘴角直抽搐。
還要不要臉了?
“要死一起死,殿下倘若是不答應為新君的話,我今日也要自刎!”
勳臣劉孔昭那也是戲精附身,假裝四處的尋覓長劍,也要死諫。
劉孔昭可是劉伯溫的後代,自然也知道在這個時候表演一番,就擁有從龍之功了,自然不甘人後。
“殿下,還請順應民心,繼任大統。”
看到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勸說朱由崧當皇帝,馬士英自然也不想讓人搶了自己的定策從龍之功,再次的勸進。
福王朱由崧已經拒絕了兩次了。
俗話說,事不過三。
他要是再推辭的話,那就不是謙虛,而是虛偽了。
“既然諸位臣工極力的勸說我為新君,在此大廈將傾之際,為社稷重,我決意擎起我大明的戰旗,為先帝復仇,光復河山......”
福王朱由崧這一次沒有再拒絕,而是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話,算是答應了眾臣的勸進。
東林黨人看到福王朱由崧答應了,他們的臉上也滿是失落色。
他們和福王一系關係不睦,現在朱由崧馬上當皇帝了,他們的好日子也算是到頭了。
“現在局勢危如累卵,還請殿下擇日舉行登基大典,以定人心。”
史可法作為兵部尚書,也算是南京現在方面的第一號實權人物。
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是不得不站出來表態,希望朱由崧擇日登基。
“登基儀式這一應事務,均由馬都督和史部堂全權負責。”
朱由崧當即將登基大典的事情交給了鳳陽總督馬士英和兵部尚書史可法。
讓他們兩人共同的負責登基儀式相關的籌備。
聽到自己要和馬士英這個地方總督一起做這個事情,史可法也是微微一愣,心裡也頗不是滋味。
他作為兵部尚書,南京的第一號實權人物。
由他籌辦登基典禮,那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也算是新皇帝對他信任的一個姿態。
可是現在卻加了一個馬士英共同負責,無疑削弱了他的影響力,有分他權的意思。
可是既然是朱由崧的意思,他也不好反駁,當即應承了下來。
馬士英則是很高興。
很顯然,朱由崧的這一番安排,直接將他提到了和史可法同等的一個地位,這是受到重用的表現。
東林黨人在這一次的擁立皇帝的過程中,幾乎是完敗的,他們的心情也是相當的沮喪。
面對這樣的局面,也是他們預料不及的事情。
他們原先是想讓福王朱由崧先當監國,而後一旦尋找到了失蹤的崇禎皇帝的皇子,那就廢了這個監國。
可是事與願違,他們的謀劃沒有得逞。
實際上,此刻遠在淮安練兵備戰的他並不知道。
自己這一隻煽動翅膀的蝴蝶,不知不覺影響到了局勢的發展,影響到了歷史的程序。
福王朱由崧不再是歷史上那般從監國過度到皇帝,而是直接要登基為帝了。
隨著朱由崧答應當皇帝,大量的廷臣,勳貴也都積極的行動了起來。
他們先前是跟著東林黨人一起反對朱由崧當皇帝的,因為東林黨人勢大,他們不敢不從。
現在隨著局面的反轉,他們也見風使舵,紛紛成為了朱由崧的擁護者,以期待延續富貴地位。
雖然現在大明朝半壁江山都淪陷了,可是新君登基為帝,也是馬虎不得。
特別是馬士英這位從龍的功臣,自然想要將儀式舉辦得熱熱鬧鬧的,以彰顯新朝廷的新氣象。
同時也有意的想讓登基儀式辦得漂亮隆重,以凸顯自己的能力。
所以在馬士英和史可法的操辦下,南京城內也是張燈結綵,黃土墊道,空氣中瀰漫著歡快祥和的氣氛,彷彿過年一般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