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引發爭議的源頭在於,雙方是否達成一致,你情我願。有些事,僅是在沒辦法選擇基礎上,做微調,儘量有利於自己一點。
四個人在被查,脫離工作,主動和孩子們劃界限,離開生活多年的城市,來到國家北部的邊境線,心中早已做最壞的打算。
在從村長的口中,得知,他們用生平所學為村裡做貢獻,就能和村子裡的人正常生活,吃飽穿暖。最好不要輕易離開村子,需要採買什麼的,他會找人負責。統一口供,應對上面的調查人員。算的上,落差後,收穫的溫暖。冷到不適合人居住的地方,卻有安寧的生活環境,度過這看不到未來的日子。
自出生,從來都沒離開過八閩省的殷寶山,研究二十多年的紅薯,來到這裡,頭一次見過雪,體會到這麼冷的天,要留在這裡,生活的更好,就要答應村長的要求,幫助村裡搞蔬菜大棚。多一份收入,生活的更好點。
農科大專畢業,進農科院,工作一直都是紅薯。沒做過,不代表沒見過。向村長,介紹自己預想,現階段,選擇種韭菜,多年生,收割後,一個月左右,還能收,成本低。耐寒冷,適合當地極寒。又提出,去看種出菜的地方,走一步,算一步。不知道需要在此處生活多久,不能把知識全都倒出來。
今天下午,剛到村子,晚飯,村長提供,血腸燉酸菜,鍋邊貼的玉米餅子。自掏腰包,每人給一些生活用品,能吃一個月的糧食,一堆柴火,都放在住處。住是在村子旁邊不遠,專門是為他們這類人提供的聚集地。
夫妻兩間半房子,半間廚房,兩間臥室。不夠住,自掏腰包蓋房子,找人付工錢。一個不小院子,有好幾畝,還有小菜園。什麼地廣人稀,房子空閒。話沒直接說出,道理,心中有桿秤,都明白。
要體現價值,一塊來的,主動透露自己的底細,知道原理,沒有做過。四人商量,一塊去看,共同想方法,解決面前問題。先下放來的兩個人,看著不般配,確是夫妻,也有加入他們,來這裡看種出的菜。
從他們的口中,男方成分不好,讀很多年書,畢業在省城工作,遣返回老家,女的是江浙知青。夫妻多子有福。他們結婚快五年,檢查雙方都沒毛病,看過醫生,用過各種方法都沒效果,心灰意冷,放棄治療。本以為一生就兩個人,相伴到老。下放到此處,看到他們家一胎龍鳳胎,就懷孕,生下女兒,五年前,去看剛出生的三胞胎,過了一年多,又有了二胎,兩個兒子,一個像爸爸,另一個長得像媽媽。他家剛有四胞胎,雙龍雙鳳,他們想跟著去看看,回來努力生三胎,最好是女兒。
村長看到兩人要跟著,詢問原因,得到是去一起想辦法。
從外面,能看出房子很大,進去,發現裡面視覺感,更有衝擊性。是底蘊厚的大戶人家,難怪成分不好。
四個人第一次來,有些拘束,古老,夠大,寬敞,暖和。
古典出身摸金校尉家族,研究三十多年的甲骨文。進來就在看這個房子,心中在判斷建立的年份。比外觀明清,要更往前,具體什麼年代,一時間不好說。能看出,經常修繕,磚瓦有年份疊加的痕跡。職業病犯了,盤算著,以後,找藉口常來這裡。
歐陽繁花和這傢伙結婚三十多年,家裡已經有第三代。看著他的樣子,能猜出心中的盤算。
和主人打招呼,帶著他們看望種菜的地方,很大,種類很多,都是綠葉菜。看不出門道。提出自己在婦產科三十多年,沒遇到過四胞胎,想去看看,古典不喜歡這裡,作為丈夫當然跟著媳婦,想要找機會的倪平安和郭亞男找到藉口。
王昭陽想著專業的醫生,幫著看一看,是難得機會,要跟著去。小雞仔沒記憶,萬一鬧笑話。
郭亞男沒多想,開口道。
“我和淑芬熟,幹活還分過一組,這裡常來,走不丟,你在這裡忙,我們自己去。”
王昭陽看村長態度,此刻的情形,被迫留在這裡,只能把擔心換成希望。
李淑芬是智力正常的成年人,豈能不知道應對風險。二狗子沒辦法三頭六臂,還有孩子們。
三胞胎姐妹留在身邊,幫著看孩子,遞東西。五個大的,出去打探訊息,自行分配任務,有看著那些人行為,還要有回來傳遞訊息的。
朵朵。八卦小能手,村裡住的人,獲得的相關資料,都在小腦瓜裡。
傳過來,來到人後,向媽媽說這個人的名字和情況。越說,心裡越傷心,媽媽身體差,都開始健忘,是如村裡的老爺爺和老奶奶那樣。不能哭,讓媽媽平添擔心。
“淑芬啊,你也太有本事了。”
淑芬,是我,我叫李淑芬。一個壯女人。身高一米七五左右,五官不醜,過於英氣,熱情。熟絡。旁邊還有比她矮,比她瘦的男人。“媽媽,這是郭亞男,旁邊是倪平安。”
王珍小聲在母親的耳邊提醒完母親,大聲喊道。
“郭阿姨好,倪叔叔好。不認識的爺爺和奶奶好。”
王珊和王梅跟著姐姐,叫人,問好。
因事先聽完,資料,應對有底。
“有什麼本事,又受累。你這是要三胎的心思又起了。”
這話在一起上工的時候,說過。看著和自己淘氣小子年齡差不多的,三個長得差不多的小姑娘,眼饞。
“我還想要女兒。一個小棉襖太少。”
“這個得你們兩個努力。”
倪平安聽後,臉紅。郭亞男大方地說:
“努力了,需要一個契機,這不來你這沾沾喜氣,回去我們兩口子願望也就成了。”
我也不是送子觀音。
“那你看看,我生的四個,太折磨人。我這天天也睡不好。”
郭亞男想說奶娃娃哪有不折磨人的,自己當年不也是,幸好男人靠譜。想到隨行跟著醫生,介紹道。
“這是歐陽醫生,在婦產科三十多年工作經驗,來給你看看。你的事,我都聽說了,好好養,會好的。能活著,咱們就好好活著。”
話聽著不悅耳,道理對,話糙,理不糙。看向一同過來的中年男女。男的,雙眼四處打量,聽說是研究甲骨文的,和學者不搭。給人的感覺是,盤著核桃,逛古玩街的大爺。女的和藹,有親和力,應該就是歐陽醫生。
歐陽繁花進房間,眼睛就在四個孩子身上,看得出,還不會翻身,個頭不小。比有的雙胞胎還大。
看孩子媽媽的起色,明顯睡眠不足。
李淑芬感受到目光的打量,看向對方。雙目相對。微笑。
友善的訊號傳遞。
用餘光,看到自家老頭,面容失色,應該做點什麼。小心地試探性問道。
“我能給你把一下脈嗎?”
聽到這句話,李淑芬慌神,經過孩子們誤會,大腦運轉,想了很多。數秒後,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