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章 遲到的正義(下)

李明忠這不要命的舉動來得太突然。

霎那間,從他身上釋放出的濃煙就像墨汁倒入清水,瞬間吞噬了視野。

藉著這個機會,年念在灰霧中騰身躍起,膝撞肘擊間放倒了胡蝶身側的兩名警察,動作乾淨利落,沒有任何的拖泥帶水。

看到年唸的舉動,周遊與江禹哲猛地撲向她們,佟涵之與何鏘卻反向朝李明忠狂奔而去。

現場在濃霧中亂成一片,地面的聲響與驚惶的呼喊充斥著整個體育館。

“何警官,你是個好警察。但殺了你,是我不能抗拒的任務。”

年念望著何鏘的背影,忽然從內襯拽出一把小巧的左輪手槍。槍體在煙霧中劃出冷光,她指尖扣動扳機的動作決絕如刀。

“躲開!”

亂糟糟中的呼喊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周遊紅著眼朝何鏘跑了過去,想要替他抗下這致命的一擊。

“砰 ——”

沉悶的槍響撕裂空氣,伴隨肉體被擊穿的悶響,溫熱的血液大量的噴濺在何鏘肩頭跟臉上。

一切發生的太快了,快的讓人來不及思考。

除了距離何鏘較遠的周遊努力往這邊跑的同時,只有離何鏘最近的鄭行發現了年唸的異樣。來不及任何思索,幾乎是身體的本能,他強壯的身軀已經像盾牌般擋在何鏘身前,沉重的倒地聲像粗壯的樹木砸在土地上,震得地面微微發顫。

“走啊!”

看著一擊未中,愣在原地的年念,胡蝶攥住年唸的手腕,指甲幾乎嵌進對方皮肉。

“這次殺不了他,還有下次?師傅不會怪你的,我們活著才有機會!李叔拿命換的生路,別讓他閉不上眼!”

胡蝶又猛拽了年念一下,兩個身影消失在濃得化不開的煙瘴裡。

看著倒在地上的鄭行跟滿身是血的何鏘,周遊的怒吼幾乎撕破喉嚨:“江禹哲!丁諾!立刻發通緝令!全城布控,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人給我找出來!”

何鏘跪在鄭行身側,顫抖的手半環著他逐漸冰冷的軀體,指腹按壓著汩汩冒血的傷口,卻只能眼睜睜看著生命從指縫流失。

淚水砸在鄭行染血的制服上,暈開深色的圓點:“鄭行,你給我撐住……撐住!救護車就快到了,不會有事的……”

旁邊的洛丹陽也是滿眼通紅,看著鄭行那擊中心臟,源源不斷冒血的槍口,她根本無能為力。

“何警官……”

鄭行的聲音輕得像一片羽毛,瞳孔漸漸渙散,“你是……個……好警察……”

他的氣息驟然一滯,手重重垂落,砸在滿是煙塵的地面上,“帶著我那份……好好活下去……”

這位曾在省廳破獲多起重案的刑警隊長,這位為追尋真相不惜賭上仕途的正義警察,這位即便成為校園安保主任仍未改初心的鐵骨硬漢,最終以血肉之軀為盾牌,倒在了他用一生守護的熱土上。

煙霧漸散處,周遊與佟涵之剛撲滅李明忠身上最後一點火星。

老人躺在焦黑的地面上,溝壑縱橫的臉上竟凝著一抹安詳的笑意。

他是個失敗的父親,當年因為看不清“惡”的偽裝,一個錯步將女兒推入深淵,斷送了女兒年輕的生命;可他也是個偏執的父親,用半生光陰為女兒贖罪,最終以命為刃,為替女兒報仇的恩人劈開了逃生的血路。

現在,他終於可以去見他想念依舊的女兒,他的女兒大概也會原諒這個哪怕有錯但選擇用性命贖罪的父親吧。

警笛聲、救護車聲由遠及近,尖銳地切割著空氣中的沉寂。

這場以身入局,謀取真相的案子中終究沒有一個贏家。

那些破碎的生命、消逝的靈魂、無法挽回的遺憾,都已隨著瀰漫的硝煙,永遠凝固在這片狼藉的土地上。

……

一個月後。

【近日,滬東省紀委針對由衡陽藝術學校案件引出的豫南書院一案,迅速成立專項調查小組以雷霆之勢展開多維度、深層次的調查工作。據悉,豫南書院案涉案情節複雜,涉及違規辦學、草菅人命、暴力圈禁、性侵未成年、利益輸送等多項違法犯罪行為。

目前,該案主犯豫南書院校長穆佳、教導主任劉正德、軍事主任鍾銳、校董白燦霞已死亡。經司法機關嚴謹的調查審理,一系列涉案公職人員被依法嚴懲:省委秘書長周鑫因犯故意包庇罪、貪汙受賄罪,嚴重破壞公職人員形象與社會公平正義,數罪併罰,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十五年;淄城市教育局局長林東因貪汙受賄,辜負民眾信任,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淄城市刑警隊隊長馬向榮知法犯法,偽造證據罪、故意包庇罪、貪汙受賄罪等多項罪行,情節極其惡劣,最終被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二十五年。

與此同時,與豫南書院案密切相關的衡陽藝術學校案件仍在持續攻堅。目前,該案主犯年念及從犯胡蝶仍在負隅頑抗、畏罪潛逃,警方已對其展開全力追捕。】

當這條新聞登上各大電視臺、新媒體報道時。有初為人母的女性緊緊抱著懷中嬰孩,在螢幕前泣不成聲;有西裝革履的企業高管佇立窗前,望著城市燈火良久無言;還有年輕人蜷縮在心理諮詢室的沙發裡,指尖顫抖著點開手機相簿中泛黃的舊照……

從北國雪夜到南方街巷,無數個亮著燈的房間裡,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們同時被這則新聞撞開記憶的閘門。

他們或淚流滿面,或嘴角牽起釋然的笑意,或在沉默中紅了眼眶。

卻都在這一刻,等來了遲到太久的正義迴響。

希望這世間再也不會出現豫南書院這樣的學校,披著教育的外衣,卻在碾碎少年的靈魂;也願天下父母不再被“為你好”的偏執裹挾,將懵懂的孩子推向名為“愛”的深淵;更願每個孩子都能遠離那些以權威或關懷為名的傷害,永遠映照著安全與溫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