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9章 項燕降職

儘管眾多官吏對於項燕之前擁兵自重、目中無人的行為心懷怨懟,但在此時此刻,卻沒有一個人膽敢輕易發聲指責他。

畢竟,眼下的局勢已然十分嚴峻——項燕慘敗,致使楚國的精銳部隊幾近全軍覆沒。

依照律法,理當將其罷黜並追究罪責。並且現在項燕自已也當著眾人之面主動提出接受懲罰。

然而,此前那些叫嚷著要罷免項燕官職的官吏們,此時卻一個個噤若寒蟬,陷入了沉默之中。

原因無他,只因在場的每一個人心裡都跟明鏡兒一樣。

如今的楚國已然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實在是找不出第二個能夠擔當大任之人了。面對來勢洶洶的秦國大軍,楚國上下如臨大敵,唯有仰仗項燕方能有一線生機,保住楚國的宗廟社稷不被秦人所毀。

就在這一片死寂當中,終於有人打破了僵局。

只見令尹景氏緩緩向前走了一步,朝著王座之上的楚王躬身一禮,沉聲道:“大王,值此戰事吃緊之際,臨陣更換主將實乃兵家大忌,於我大楚極為不利!依老臣之見,還望大王能夠網開一面,准許項燕將軍戴罪立功,率領我楚軍抵禦秦軍的進攻。否則,後果必將不堪設想啊!”

說罷,三姓之一的景氏不禁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臉上滿是憂慮之色。

“令尹,所言甚是啊!”

只見楚王面色凝重地站起身來,他那威嚴的目光掃視著在場的大臣們,然後緩緩開口。

“傳寡人之命,項燕作戰不力,導致我大軍損失慘重。即日起,革去其‘上將軍’一職,但念及當前戰事緊張,暫且讓他以副職之身繼續率抵禦秦軍。”

楚王頓了頓,接著提高音量喊道:“如今正值我國多難之時,寡人希望我楚國上下能夠齊心協力共同抗擊殘暴無道的秦國!”

說罷,楚王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彷彿要將心中的憤懣和決心都傳遞給在座的每一個人。

其實,楚王心裡也明白,項燕雖然此次兵敗,但畢竟是楚國不可多得的良將。

眼下形勢危急,還得仰仗他領軍抗敵。因此,所謂的罷免官職不過是做做樣子,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削弱項燕手中掌握的兵權。

這樣一來,既可以對其他將領起到警示作用,又能穩住軍心,讓項燕繼續為保衛楚國而戰。

“大王英明!!”只聽得一聲高呼聲響起,這聲呼喊乃是由楚國令尹率先發出,緊接著,在場的所有官吏紛紛附和起來,一時間,那震耳欲聾的聲音響徹整個宮殿大廳。

“請大王放心,人在城在!!”

而此時,人群中的項燕早已淚流滿面,只見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地高聲喊道,

“只要罪將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會讓秦軍踏入長沙城一步!!”他的聲音沙啞而又悲愴,讓人聽了不禁為之動容。

其實,對於被罷免上將軍一職,項燕早有心理準備。

雖然戰場上的勝負無常,但是此次失利也可以說完全歸咎於他一人貪功冒進之過。

然而,令他未曾料到的是,楚王竟然沒有趁此機會大肆削減他手中的兵權。

想來也是因為秦國大將王翦來得太過突然,使得楚國局勢驟然緊張,在這種情況下,楚王自然需要倚重項燕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以保長沙城不失。

項燕根本顧不上片刻休憩,他心急如焚地馬不停蹄趕回城門之處,立刻進行對城防的安排。

此時此刻的長沙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僅是楚國的國都,更是整個楚國碩果僅存的幾座大城之一。一旦這座城池再度淪陷於秦軍之手,那麼楚國的半壁江山恐怕都將難以維繫,形勢之危急,可謂千鈞一髮。

眼看著項燕匆匆離去的背影,留在大殿內的官吏們不禁面面相覷,隨後便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眾人所談論的話題,大多圍繞著當前令人憂心忡忡的局勢展開。有人眉頭緊鎖,滿臉愁容。有人唉聲嘆氣,長吁短嘆。

更有甚者,心中已然打起了小算盤,暗暗盤算著是否要未雨綢繆,提前逃離此地,前往更為南邊的城池暫避風頭。

畢竟,戰火紛飛之際,保命才是首要之事。然而,也有一些忠貞之士,仍然堅定地表示願意與國都共存亡,誓守這片土地到最後一刻。一時間,大殿內眾說紛紜,氣氛凝重而又充滿不安。

面對眼前這般局勢,哪怕楚王,也根本沒有辦法做出任何實質性的改變。

無奈之下,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頒佈嚴令,再三強調必須要不遺餘力地協助項燕將軍堅守城池。

與此同時,楚王還派遣了使者馬不停蹄地趕赴臨淄,寄希望於齊國和趙國能夠伸出援手,派兵前來救援。

只是,楚王自已心裡中清楚,此時此刻的齊國和趙國,恐怕自身都難保,哪裡還有多餘的兵力來支援楚國。

要知道,齊趙聯軍在薊城遭遇慘敗的訊息已經傳得是人盡皆知了。

“據我們所掌握的可靠情報顯示,如今楚國的都城之內,大概有著五十餘萬的平民百姓以及士卒。此外,還有從那零陽關遷移回來的十幾萬人。”

正在趕路的秦國大軍之中,秦然面色凝重地沉聲道。

說到底,這長沙城原本並非楚國心目中理想的都城之選,實在是由於大秦軍隊勢如破竹一路攻伐到此,逼得楚國迫不得已才將其定為臨時都城。

六十多萬的人口數量,放在當下來看,已然稱得上是一座規模極其龐大的超級大城市了。

只可惜,這座城池內部的容納能力終歸是有限度的。

“如果將此城團團圍住,以其城內的存存糧恐怕不出一年就會崩潰。”

王翦聞言分析道。

圍而不攻,是為上策。

這也是能讓秦軍傷亡最小的一種方案。

對峙一年,對於以往的一些大戰來說,時間並不算長。

“不過,加上城中的青壯年,項燕能調動的兵馬恐怕不止二十萬。”

秦然皺著眉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