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45 與風投的交鋒

林世琛想過在這一時期對手最弱小的時候,收購或者採用其他方式,排除競爭關係,不過沒有成功。

林世琛只能感嘆,這一時期,自己的力量還是不夠,看來以後免不了跟藤訊正面競爭。

雖然飛訊科技在林世琛富有遠見和經驗的經營管理下,都比這一時期的藤訊表現要好,但是,有了IDG和贏科的支援,藤訊在這段時間裡,奮起直追,也給飛訊科技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這一時期,IDG的兩位元老與飛訊科技林世琛和宋雅君接觸,也不知道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思。

而林世琛與兩位IDG的元老交流,就沒有那麼多顧忌。

雙方帶著的心思,除了投融資,更多也是想相互瞭解。

林世琛繼續說道:“既然您們能夠投資現階段成績不如我們的公司,那麼為什麼對於我們,還有那麼多顧慮呢?我們現階段可是排在行業領域內的第一位。難道說,IDG在一個行業領域內,只願意投資一家公司嗎?”

這是林世琛的激將之法,有沒有用先不談,至少先把問題拋給對方,讓對方權衡一下。你們投資藤訊,花了210萬美元,獲得20股權,那麼作為比藤訊成績更好的飛訊科技,pre2000萬美元,不算多吧?

後來的風險投資有的會投同一型別的多家創業公司,比如有的風投在一個領域內投資兩家有競爭關係的公司,這些都是基本操作。

以後的團購領域的“千團大戰”、“百團大戰”等等,經常可以看到風投連續投多家團購網站平臺的事情。

熊曉歌沒有正面回答林世琛的問題,他笑著說道:“可以介紹下您自己嗎?相比於行業,我對於您更改興趣。”

林世琛料到熊曉歌會有這樣一問,因為他的這個“看重人本身”的投資理念,已經深入骨髓。

風投行業,有很多關注點,有的關注創業者本身,有的關注行業,有的關注專案,有的關注團隊,有的關注公司排名,等等。

不同的投資方和投資人,對於同一個公司的看中點,不會完全一樣。

林世琛放鬆了一下表情,這個問題對於自己來說可是一些加分項。

他說道:“我出身於鐵路十八局一個普通職工家庭,從小我的父親就教導我要自強不息。小時後我的夢想是做一名科學家,後來上初中的時候,我的同桌家裡是大學教授,我跟他一起經常去大學裡面玩,接觸到了計算機。我一下迷上了計算機,覺得這就是我一生將要奮鬥的方向。於是我不斷學習,請教大學裡面的教授和那些研究生、本科生。終於,在去年的時候,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個軟體,一個網咖管理系統軟體。這個軟體被宋雅君女士看中,她用42萬買下了這套軟體,並在短時間內獲得了非常可觀的收益。

後來,我跟大學教授講了我的一個做校園類網站的想法,他們非常感興趣,於是我創立東宮網,一個為高校學生解決吃穿住用行等需求的綜合類生活網站平臺,同時做一些跟高校相關的資訊化建設專案,比如圖書管理系統軟體,現在有編制員工88名,現在的業務覆蓋了遼省100多個高校,業務發展比較不錯。

做網路通訊軟體的想法,我一直就有。某一天,我看到國外關於ICQ的報導,我就在想做一個類似的軟體。

於是,我創立了飛訊科技。邀請了兩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來做,有了使用者以後,飛訊科技就獲得了韓先生和宋雅君女士的投資。

另外我同時在進行的還有一個文學類網站東林網和一個提供通訊行業資訊化解決方案的公司玉信科技。”

林世琛說出的這部分自己在做的,都是可以介紹出來的,希望能夠獲得資本投入的。至於其他的部分,他選擇性地沒有提及。

這些內容,充分表明了林世琛是一名連續創業者,而這,也是IDG會比較看中的。

熊曉歌聽到林世琛介紹自己在做的事情,眼神亮了起來。

旁邊的周泉也是頗感興趣地說道:“林先生,據我們瞭解到,您現在還在上高中,那麼我想請問下,您是如何來平衡自己的這些業務和繁重的學業?”

林世琛笑著說道:“不瞞您說,我甚至有了休學的打算。事實上,我想做的事情,比我現在在做的還要多很多。有時候,我在想,如果一天的時間,能夠有48小時,那麼該多好。”

林世琛半開玩笑地說道。

這樣的話語能夠引起爭分奪秒的風投行業精英的共鳴。

這讓熊曉歌和周泉也跟著哈哈大笑了起來。

熊曉歌笑了一會兒,說道:“林先生,您的經歷和所做的業務方向都讓我們印象深刻。我想,我們需要更加進一步地瞭解您的飛訊科技和其他公司。剛才我也提到,我更加看重的是創業者本身,如果您的其他公司也向飛訊科技一樣非常有意思的話,我想我們也會非常感興趣。”

熊曉歌說完,看了看林世琛,他轉向宋雅君,問道:“請問下宋女士,您們看重了林世琛的哪一點,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投入了這麼大量的資金?”

宋雅君看了看林世琛說道:“其實從開始接觸世琛的時候,我們瞭解到他在做兩方面的事情,網路通訊軟體和網咖管理軟體。本來我們想打包一起買斷,可惜的是,他當時並沒有出手網路通訊軟體的意願。所以我們只買下了網咖管理軟體。後來,我們看到了飛訊科技的成長,在經過艱苦的談判後,最終他接受我們的投資意向。給我最深刻的是,世琛對自己的目標非常清晰,具有精準的預估,同時他也非常自信。這些是我們選擇投資他的原因。”

熊曉歌聽到宋雅君這樣說,也是微微點頭。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交流,林世琛感覺到比考了一門奧數還累。

這完全是一場交鋒,一場戰鬥。

熊曉歌和周泉配合精妙,輪番對林世琛發起進攻,讓林世琛疲於招架,甚至差點讓林世琛露出馬腳。

好在,林世琛及時醒悟,沒有透露更多資訊。

不過,這也讓在場的三人驚訝不已。

林世琛表現出來的淵博知識,和對飛訊科技的長遠規劃,讓三人都欽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