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曉歌和周泉的行事風格和言行都簡潔幹練。
這得益於兩人都有在海外留學的經驗,加上從事的是投行這個高效率、分秒必爭的行業,在無形當中,影響著兩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兩人的行事風格都趨於一致。
四人依次坐下以後,分別點了咖啡。
服務員記下四人點的單子以後,便轉身離去。
等到眾人的焦點回到談判桌上,熊曉歌便說出了開場的流程,他直奔主題,具有典型的風投行業的風格。
“兩位的年輕真是超出我們的想象,還請林總詳細介紹下飛訊科技。”
林世琛和宋雅君的年輕讓兩人驚訝,這可能也是自己面對的最年輕的創業者了。
林世琛拿出準備好的一些資料遞給了兩名投資人,便開始介紹道:“這些是我們的介紹資料,請兩位檢視。飛訊科技成立於1998年,專注於提供網路通訊服務。是我在看到國外有一個成功案例以後,受到啟發而做的。飛訊科技之前是我一個人的資金在支撐,後來宋雅君和另外一名合夥人加入,飛訊科技得以快速發展起來。現在居於同行業的前列。”
熊曉歌和周泉聽到林世琛的介紹,笑了笑,微微點了點頭,這些資料,兩人已經知道。
從林世琛給出來的資料,可以看到飛訊科技的創立時間很短,但是已經做出了一點成績。
熊曉歌瀏覽了一下資料,他看了看林世琛,問道:“現在你們的股權架構如何?這次融資,想要多少資金?投後估值(PostMoneyValuation,簡稱post)多少?”
林世琛回覆到:“我佔有80飛訊科技股份,剩下20屬於宋女士和另外一名合夥人。兩人均是天使輪投資,不涉及公司的決策。在下一輪投資進入之前,我預備的員工期權池(即員工持股計劃:EmployeeStockOptionProgram,簡稱ESOP)為15,我對飛訊科技的投前估值(PreMoneyValuation,簡稱pre)為2000萬美元。”
林世琛知道熊曉歌的投資風格,也知道對方希望聽到的是哪些點,所以他並沒有過多地繞彎,而是直接說出了自己的部分計劃。
熊曉歌聽了以後,搖了搖頭笑道:“不,我們希望更多以投後估值計算。我欣賞你在下一輪投資前預備員工期權池的行為。”
林世琛也否決道:“不,既然我提前預備了ESOP,那麼以pre計算,將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林世琛說完,便停了下來,靜靜地看著對面的兩人。
熊曉歌聽到林世琛的態度,心裡計算著一些情況。
他與同伴周泉相互看了看,用眼神來回交流了幾次。
兩人共事多年,對彼此都非常熟悉,交流也只需要幾個眼神的事情。
兩名IDG的元老對於林世琛的年輕和強勢印象深刻。
一番眼神示意以後,周泉提出了問題:“從我們瞭解的資料來看,目前QQ還沒有收入,您如何評估出飛訊科技pre2000萬美元?”
林世琛放下咖啡杯,心道,這是挑刺的來了,也就是俗稱的AB角色。
他回覆道:“兩位,飛訊科技目前QQ使用者數已經超過80萬,MAU(即monthlyactiveusers,月活躍使用者數量)超過了50萬,飛訊科技即將推出收費服務,按照我們的內部計算預估,將會有12的預期使用者會購買這類服務,ARPU(即AverageRevenuePerUser,單個使用者貢獻度)這個指標,將會從0,增加到1,甚至在我們提供更多增值服務以後,這個指標將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另外一方面,飛Q以及校園通都已經有典型的客戶,已經為飛訊科技帶來了數十萬的收入,據我們的保守估計,在未來一年內,光是在遼省一個省,這部分的收入將會增加10倍。
總之,我有信心為投資人帶來豐厚的收益。
飛訊科技現有資金完全可以滿足一年的發展,現階段尋求風險投資,是為了更加快速地鋪向全國市場,實行飛訊科技下一階段的計劃。我們需要大量的高階人才,所以我們才找到了IDG,希望能夠達成合作。”
在林世琛講解的時候,旁邊三人都是靜靜地聽著。
宋雅君也是第一次聽到林世琛說出這麼詳細的規劃和情況,心中不由地對林世琛更加高看了一眼。
回想自己和韓立軒當初跟林世琛談的時候,也是像今天一樣,被他帶著節奏,一直走,最後被他描繪的美好未來所打動,很快就完成了投資。
看著對面的兩名風投人一臉嚴肅,她的心中沒來由的輕鬆起來,有林世琛自己做決斷就好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如果能夠做到投前估值1000萬美元,那麼自己和韓大哥的投資就在短短几個月就翻了幾番,如果pre2000萬美元,那麼是不是意味著自己更加大發了?
周泉聽到林世琛說的這些資料,一瞬間就明白了關鍵點。
作為技術出身的他,對於資料都非常敏感。
自己也參與投資了一些不同型別的公司,比如前不久剛剛投的搜胡和8848,這兩家的情況雖然不一樣,但是對於這些數字,可沒有林世琛給的這麼詳細。
他想了會兒,問道:“您說的這些,也只是您們的預估數字,並沒有指導性的參考價值。”
林世琛笑了笑,反問道:“周總,如果您們確實願意投資我們,我們也非常歡迎貴方到飛訊科技來參觀。不過據我所知,您們之前似乎已經投了一家跟我們類似的,專門做網路通訊軟體的公司,這說明,您們對於這個行業還是非常認可的嘛。”
林世琛反將一軍,用IDG投資藤訊的事情,來證明自己飛訊科技的資料。前不久,IDG聯合贏科投了藤訊,IDG投資210萬美元,佔股20。
林世琛聯絡了藤訊,結果馬畫藤一聽是飛訊科技,是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便終止了商談。
林世琛曾經聯絡了鵬城電信局,願意一起答應馬畫藤的開價,買下藤訊。結果由於時間太短,還沒來得及操作,馬畫藤就找到了IDG和贏科,完成了融資。
林世琛只能感嘆,這一時期,自己的力量還是不夠,看來以後免不了跟藤訊正面競爭。
飛訊科技在林世琛富有遠見和經驗的經營管理下,都比這一時期的藤訊表現要好。不過,有了IDG和贏科的支援,藤訊這段時間,奮起直追,也給飛訊科技帶來了很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