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剛走出電梯,就聽見7樓值班室的電話又響了起來。
\"喂,太平間?\"值班護士的聲音有些緊張,\"好的,我馬上安排人下去。\"
掛了電話,值班護士看向林夕:\"剛才太平間打來電話,說今晚的遺體轉運記錄有問題,需要有人去核對。按照規則,夜班查房必須兩個人一起。\"
林夕點點頭。醫院規則第七條:夜間前往太平間,必須兩人同行,且必須攜帶記錄本。
值班護士翻開記錄本,指著一行字:\"你先看看這個。\"
林夕湊近一看:
\"太平間管理規則:
1. 每具遺體必須有轉運記錄
2. 記錄本上的數字必須與實際相符
3. 午夜零點前完成核對
4. 核對時保持安靜
5. 不要回應任何聲音\"
最後一條規則被人用紅筆重重劃了兩遍。
\"走吧。\"值班護士拿起記錄本,\"我陪你去。\"
太平間在地下一層。電梯緩緩下降,指示燈在每一層都閃爍了一下。林夕注意到,從一樓到地下室這段距離,電梯走了特別久。
\"太平間的電梯有特殊規則,\"值班護士解釋道,\"下行時必須在每層停一下,這是為了讓某些'東西'有時間離開。\"
終於到達地下一層。電梯門開啟,露出一條昏暗的走廊。牆上的日光燈一閃一閃的,在地面投下搖晃的影子。
\"先看記錄。\"值班護士示意林夕開啟記錄本。
今晚的轉運記錄顯示:
\"8月15日夜班
入庫:3具
出庫:2具
現存:4具\"
\"數字對不上,\"林夕皺眉,\"如果之前是3具,入庫3具,出庫2具,現在應該是4具才對。為什麼記錄上寫著現存4具?\"
\"所以我們要去核對。\"值班護士說,\"記住規則:保持安靜,不要回應任何聲音。\"
兩人沿著走廊向太平間走去。腳步聲在空曠的走廊裡迴盪,聽起來格外清晰。林夕注意到,走廊的溫度越來越低,撥出的氣息都變成了白霧。
太平間的大門上貼著一張黃符,上面寫著:\"止步\"二字。值班護士輕輕推開門,冷氣撲面而來。
房間裡整齊地排列著五個冷櫃。按照規則,林夕開始核對記錄:
1號櫃:空
2號櫃:8月14日入庫
3號櫃:8月15日入庫
4號櫃:8月15日入庫
5號櫃:空(已出庫)
\"等等,\"林夕指著記錄本,\"如果5號櫃是空的,為什麼現存數是4具?\"
就在這時,走廊裡傳來腳步聲。聲音很輕,在寂靜的太平間裡格外清晰。
值班護士按住林夕的手,示意她不要說話。腳步聲越來越近,最後停在了太平間門口。
林夕屏住呼吸。她想起規則:不要回應任何聲音。
門外的人影透過毛玻璃若隱若現。那人似乎在翻動什麼,傳來紙張嘩啦的聲響。
值班護士指了指牆上的記錄本架。林夕這才注意到,架子上還放著一本更舊的記錄本。她小心翼翼地取下來,翻開第一頁:
\"太平間記錄規則:
1. 每個櫃位都有自已的編號
2. 數字必須準確
3. 不在記錄中的,當作不存在
4. 不要去看不在記錄中的東西
5. 如果看到了,不要放在心上
6. 如果放在心上,不要記錄下來
7. 如果記錄下來,不要給別人看
8. 如果給別人看了,就永遠留在記錄裡\"
林夕倒吸一口冷氣。這些規則......
門外的腳步聲突然消失了。值班護士示意林夕繼續檢查記錄。
林夕仔細對照兩本記錄:
新記錄本:現存4具
舊記錄本:現存5具
\"原來如此,\"林夕在紙上寫道,\"有一具不該被記錄的遺體。\"
值班護士點點頭,又指了指最後一條規則:如果記錄下來,就永遠留在記錄裡。
林夕明白了。太平間不僅僅是存放遺體的地方,更是一個由規則維繫的特殊空間。有些東西,一旦被記錄,就會永遠留在這裡。
她合上記錄本,正準備離開,突然注意到5號櫃的門上有一行小字:
\"8月15日,李紅,6歲。\"
這不是剛才那個小女孩的名字嗎?
值班護士拉了拉林夕的袖子,指了指表:11:58。還有兩分鐘就到午夜。
兩人快步走出太平間。關門的瞬間,林夕聽見身後傳來翻動記錄本的聲音。她沒有回頭,但知道,那個一直在核對記錄的人,或許就是當年太平間的值班護士。
回到護士站,值班護士鬆了口氣:\"記住,太平間的規則就是:記錄要準確,但不是所有東西都該被記錄。\"
林夕點點頭。她終於明白,醫院的每個角落都有自已的規則。這些規則不是限制,而是一種保護。它們讓生者和死者各安其位,互不打擾。
而她的工作,就是維護這些規則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