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學一首邊塞詩,涼州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錢多多指著黑板念道。
“涼州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孩子們認真念著。
後面的軍嫂們也跟著念。
如今來聽課的除了服務社的羅姐、孫姐,其餘的都跑來聽課。
錢多多每堂課講的內容生動有趣,比看報紙有趣。
軍嫂們識字不多,看報紙費勁兒。
這裡不但能聽到從未聽過的故事,還能認字兒,又不用做作業,每天在這裡打發時間,到點兒了回家做飯,多好。
就連隔壁衛生所的軍醫老李和護士閒著沒事兒時,才過來蹭課。
錢多多感覺自己成了一個說書先生,不是在講課,而是在說段子。
幾個孩子每天都要她在本子上起頭,然後跟著練字。
現在大娃郭衛東、牛牛王明遠的字慢慢寫的有些模樣了,橫平豎直,但在字型的搭配上還欠缺。
錢多多每次會把寫得好的字用紅筆圈起來以示表揚,孩子們練得更起勁兒。
“古代的邊塞泛指現在的…”錢多多掛了一張全國地圖,指著上面講道。
“老師,這是什麼?”孩子們好奇。
“這是全國地圖,是我們中國現在的樣子,你們看它像不像一隻雄雞?”
“像!”孩子們大聲回道。
“老師,我們在地圖上的哪裡?”大娃郭衛東炯炯有神盯著地圖。
“我們大概在這裡。”錢多多指著雪域高原的西南角某個地方。
“老師,為什麼會是這裡,為什麼這裡的顏色跟下面的顏色不一樣?”郭衛東又問。
“這些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這一塊是別的國家,兩個顏色不同的相接處就是邊境線,你們的爸爸,還有那些解放軍叔叔就是守衛這條邊境線的。”
錢多多指著地圖解說。
“老師,為什麼他們要守在那裡?”孩子們似懂非懂。
“保衛我們的國土呀!這首邊塞詩,則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寫的唐代士兵戍守西北邊關的,就是這裡到這裡。”錢多多指著地圖道。
“老師,那裡也很冷嗎?”孩子們又問。
“是呀,八九月份的時候就會下起大雪,有一首詩寫那裡胡天八月即飛雪。”
“老師,那裡也有解放軍叔叔嗎?”
“有啊,現在這些地方是我們的國土,也有許多解放軍叔叔在戍守。”
“黃河遠上白雲間,這裡是黃河的源頭,它一路向北向東最後流向大海…”
錢多多對這地圖講解黃河、玉門關,唐代戍邊的位置,講解這首詩的意思,以及所表達的思想。
引經據典將歷史、地理、詩人的背景等糅雜在一起,講得繪聲繪色,師生之間有問有答互動很活躍。
“老師,我要尿尿!”小雅憋不住了。
大家這才驚覺,居然上了連堂課,此刻已是十一點。
“不好意思,忘了時間,下課!”錢多多微笑道。
然後抱起小雅往廁所裡跑。
“哎呀,錢老師真有學問,我這聽的都不想走了。”崔大姐也起身往廁所去。
早就想上廁所了,又怕錯過精彩的,硬生生憋著。
“可不!”其他軍嫂也沒好到哪裡,都往廁所跑去。
錢多多帶著孩子回到家,紙箱子裡的小雞仔啾啾叫著,在紙箱上啄,拉了些屎尿。
“媽媽,小雞拉粑粑了。”小雅看著被踩得髒兮兮的報紙,不敢去捉小雞。
“嗯,吃了東西肯定要拉粑粑的。”錢多多把小雞仔抓出來,換一張報紙。
“啾啾…”小雞仔到處找吃的。
“媽媽,它們餓了。”小雅把飯桌上沒吃完的白米粥舀來喂。
三隻小雞仔擠成一團搶。
“你們別搶,還有,還有!”小雅又添了一勺。
“小雅,你放遠一點兒,不然他們擠在一起吃不到。”錢多多點撥道。
“哦,好的媽媽。”小雅再舀一勺放旁邊。
果然有兩隻小雞仔轉身去吃了。
“媽媽,小雞仔什麼時候才能長大?”小雅看著毛茸茸的小雞仔,越看越看喜歡。
“快得很,到過年的時候就能長成張阿姨家的那麼大,到了春天它就能下蛋了。以後咱們小雅就能天天吃雞蛋,高興不?”
“高興,媽媽你也吃。”小雅嚥了咽口水。
錢多多割了一把豌豆尖兒,現在每家的豌豆尖都能吃了,家屬們總算實現了豌豆尖自由,每頓割上一把,現割現下鍋,新鮮的很。
每天割,正好讓豌豆尖依次長,一週差不多割完,下一輪的新的又依次長好。
這二茬兒都快割完了,丈夫還沒回來,不知啥時候回來?
錢多多把擇菜剩下的老豌豆尖剁碎,撒了一點兒喂小雞仔。
小雞仔啾啾叫著,搶著啄碎葉兒。
“媽媽,小雞仔愛吃菜葉子!”小雅見小雞仔吃得開心,笑得眉眼彎彎。
“嗯!”錢多多笑著應道。
把豌豆尖兒清水沖洗後丟鍋裡清炒,家家戶戶的廚房都飄著豌豆尖兒的香味兒。
“媽媽,爸爸啥時候回來?”吃飯的時候,小雅突然問。
“快了吧!”錢多多也不知道,說的月底,這都三十號了,還不見人影。
“媽媽,你說的吃菜菜了爸爸就回來,菜菜都吃了好久,還不見爸爸。”小雅小嘴癟著,有些委屈。
“小雅乖,爸爸就這兩天回來。”錢多多哄道。
“媽媽,我會寫字,爸爸回來我寫給他看。”小雅想在爸爸面前表現一下。
“嗯,好呀,我們小雅好好練字,等爸爸回來給他一個驚喜!”錢多多輕輕摸了摸孩子的小腦袋。
“媽媽,我們什麼時候去爸爸那裡看雪狼?”小丫頭念念不忘這事兒。
“等你大一點兒吧,你太小,雪山你爬不動!來,多吃菜!”錢多多忽悠道。
飯後小丫頭不急著午睡,而是在本子上一筆一劃練字,把今天新學的生字寫完。
然後才哈欠連天爬上床睡午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