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多多把自家的兩塊地用幾根樹枝搭起架子,蓋上薄膜。
張姐家的豌豆苗也一樣長得青蔥喜人,兩家隔著籬笆牆的那塊地共用一塊薄膜蓋住。
“張姐,你家孩子沒跟著隨軍?”錢多多在自家院子綁薄膜。
“來了呀,上學去了。”張姐在自家院子扯著另一頭薄膜捆綁。
“啊?上學?在哪兒,咋沒看見?”錢多多很意外。
“就在你們來的路上,你們經過的臨芝。”
“臨芝?是不是那個中小學?”錢多多記得臨芝就那一所學校。
“可不!一學期結束才能回來,唉,你說這跟在內地有啥區別?”張姐嘆口氣道。
顧了男人顧不了孩子,這裡孩子讀書是一個問題。
這裡的部隊駐地分散,辦不起學校,孩子只能在很遠的地方讀書。
“多多,明天我就要回營部去了。”晚飯的時候丈夫冷不丁冒出一句話。
“回營部?啥意思?”錢多多覺得腦子轉不過來。
“就是我所在的一營,本來回來的第二天就該去的,已經拖了好些天了,後面還有戰友等著回去休假。”
羅盛勇所屬一營在幾十公里外的地方,那裡只有士兵,隨軍軍嫂們都安置在團部這裡。
這也意味著團職以下的軍官和家人一個月也只有兩三天的相會,還得把全月的休假攢起來。
不然每週一天的休假只夠路上奔波。
“哦!”錢多多的眼睛裡閃過失落。
以為在這裡會跟丈夫天天在一起,沒想到還是牛郎織女的生活。
“對不起,多多,委屈你了。”羅盛勇從背後抱住妻子,低聲呢喃道。
這幾天夫妻倆過得很甜蜜,羅盛勇很留戀這樣的家庭生活,也捨不得走。
可自己是軍人,還有一個營的事務要管理,還有人翹首期盼等著替換,好回家休假。
“這豌豆尖兒還有一週就能吃了,你…”錢多多不知道該說什麼。
“沒事,我帶一些種子過去,這幾天跟著你學了一些,依葫蘆畫瓢應該差不了多遠。”
羅盛勇輕聲道。
從自家小院、大棚目前的長勢來看,應該能成。
羅盛勇也想自己營部的戰士們早點兒吃上,自然會帶一些種子去。
“你再帶一些黃豆、綠豆、花生過去。”錢多多提醒。
“先種些蔬菜,豆類不著急。”羅盛勇道。
“不是,黃豆、綠豆、花生可以發豆芽,幾天就能吃上,也可以補充一些維生素,綠豆芽還有清火的作用。”
“看,還是我媳婦聰明,我都沒想到這個。”羅盛勇抱著妻子笑道。
“發豆芽會嗎?”錢多多窩在丈夫懷裡。
“你不是在弄嗎?”丈夫不解。
妻子昨天發了一點兒綠豆芽,再過三天就可以吃了。
“綠豆芽跟黃豆芽的發芽方法有些區別,但都需要避光…”錢多多來不及傷感,教丈夫怎麼發豆芽。
帶來的花生有一麻袋,先種蔬菜,花生這種不是很緊要的押後。
花生可以種,也可以發成花生芽炒著吃,也是不錯的一道菜。
“噗嗤!”丈夫在笑。
“你笑什麼?”錢多多莫名。
“我在笑,那些東西到了孟科長手裡就很難再吐出來,黃豆、綠豆能拿到一點兒,花生想都別想,估計會留到過節的時候伙食團給大家做菜。”
款項幾天前就結了,一千五百多,剔除了布料、棉花、奶粉、麥乳精、護膚品這些私人物品的金額。
“那也行,有綠豆芽、黃豆芽,你們再熬個半個月,也能吃上豌豆尖的。”
花生算是金貴東西,做成花生芽吃有些奢侈。
早上羅盛勇吃過早飯,去後勤科要了些黃豆、綠豆,坐上軍車走了。
走的時候,小雅緊緊摟著爸爸的脖頸不撒手,哭著喊著要跟爸爸一起走。
羅盛勇軟著聲音哄不管用,最後是錢多多硬把孩子抱過來。
“爸爸,爸爸!”小雅見爸爸丟下自己走了,追著軍車哭得撕心裂肺。
“小雅乖,爸爸去上班,過段時間就回來!”錢多多哄著女兒。
“媽媽,爸爸不要小雅了!”小雅摟著媽媽的脖頸,哭得打嗝。
這些日子天天跟爸爸在一起,習慣了有爸爸的日子,爸爸突然離開,孩子很不能接受。
“小雅乖,我們去看菜菜長出來沒有,好不好?等菜菜長到可以吃的時候,爸爸就回來了。”錢多多輕聲道。
母女倆去看大棚,早上有些冰冷,橙色的陽光照著大棚,薄膜裡面起了一層水汽。
“嫂子來啦?”炊事班小戰士剛巡檢完大棚,正在做記錄。
“嗯,今天怎麼樣?”錢多多問。
“都長得挺好的,豌豆苗長得最快,空心菜已經長出嫩芽了。”小戰士笑得很開心。
錢多多看了看溫度計,大棚裡面的溫度有二十二三度。
“嗯,不錯!”錢多多拉開門看了看裡面。
裡面全是嫩嫩的新芽,看著真是招人稀罕。
每天中午十點到下午四點,大棚的門會開啟透氣。
植物需要適量濃度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而且這個時間段的大棚氣溫有些高,透氣既可以調整二氧化碳的濃度比,也可以調整大棚溫度。
“媽媽,菜菜!”小雅看到秧苗,暫時忘了爸爸。
“嗯,過段時間長成菜菜,爸爸就回來了。”錢多多親了一下女兒。
“哎喲,小雅,咋還哭上了?”崔大姐帶著倆孩子也來逛大棚。
每天大家不來這裡走一圈,總覺得少了啥。
看了大棚一片綠茵茵,心裡踏實了。
“她爸爸去營部上班,哭著不讓他走。”錢多多笑道。
“唉,還是小丫頭疼人,你看我們家,他爸走了,倆孩子看都沒看一眼,撅著腚睡自己的懶覺。”崔大姐哈哈大笑。
“錢阿姨,哪一個是番茄?”二娃看著大棚問。
“喏,最邊上的。”錢多多指了指最邊上的大棚。
番茄味道有些難聞,好多蔬菜不喜歡與它長在一起,種的時候特意弄在最邊上。
“啥時候能吃上?”二娃看了看兩三寸高的秧苗。
“喲,這個有點兒長,估計得到年底才能吃上。”
番茄生長週期為110-170天,四個月以後才能吃上。
“還要等那麼久啊?”二娃覺得失望。
“怎麼啦?想吃番茄?”錢多多逗道。
“小饞貓,惦記著吃番茄炒雞蛋呢!”崔大姐笑著拍了一下小兒子。
“媽媽,我也想吃。”小雅開口要。
這孩子並沒有吃過番茄炒雞蛋,之前沒滿歲,後面滿歲了番茄還沒上市。
聽到哥哥吵著要吃,也跟著喊,並不知道番茄炒雞蛋是什麼。
“好,等番茄熟了,我們小雅也吃番茄炒雞蛋。”
幾人看完大棚,說說笑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