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塔羅娛樂休年假的緣故。
Netflix的劇版《巫師》,比本部的遊戲團隊先開始製作籌備。
年假結束後。
恢復工作的遊戲製作組,在陳歌的帶領下先行製作出一批人設和原畫,供Netflix劇組進行參考。
以免專案上線後,出現遊戲和劇集衝突的問題。
這並非杞人憂天。
陳歌前世知道一部名為《宿命迴響》的作品,堪稱是專案組溝通失誤導致爆雷的經典案例。
《宿命迴響》在企劃之初,就決定同時製作手遊和動漫。
透過動漫進行引流,用手游來變現。
這本是日本業界非常成熟的一套商業模式。
問題就在於《宿命迴響》的動漫和手遊,一開始就被交給了兩個不同的公司進行製作。
兩者之間出現了致命的溝通失誤。
簡單來說,在動畫版中的女主角擔當,是男主的青梅竹馬柯賽特。
發生戰鬥時,也是男主作為指揮家,柯賽特化身戰鬥模式“命運”進行戰鬥。
女主角柯賽特的姐姐安娜,只是個“扛攝像機”的姨母笑氣氛組。
動畫就這樣演了十一集。
結果臨近結尾的時候,女主角柯賽特突然死亡,安娜化身“命運”,接過女主角的位置陪伴男主繼續戰鬥。
以上這資訊量超大的劇情,僅僅發生在四分鐘之內。
安娜,你怎麼穿人品如的衣服啊!
這就像《哆啦A夢》裡,一直告訴觀眾大熊喜歡靜香,他們就應該在一起。
結果在故事結尾,靜香卻突然毫無徵兆地死了。
哆啦A夢變成哆啦靜香,跟大熊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就離譜!
所以當《宿命迴響》結局的時候,無數觀眾被突然出現的轉折閃斷了腰。
還沒來得及為女主柯賽特的死亡而傷心,就被製作組的操作給氣笑了。
面對安娜化身的“命運”。
觀眾紛紛表示:
“大姐你誰啊!”
雖然並沒有官方解釋,但從遊戲裡的女主角從一開始就是安娜,而非動漫裡的柯賽特來看。
這就是一起溝通不暢引發的慘劇。
動畫組從一開始就將安娜和柯賽特的位置搞反了,遊戲組那邊也沒發現。
竟然就這麼順順利利地演到快要大結局才感覺不對,緊急修改動漫結尾。
只有這樣
才能解釋動畫組在短短四分鐘內寫死柯賽特,扶安娜上位的操作。
然而大錯已然鑄成。
不是修改一個結尾,就能抹去觀眾四個月來追番的記憶。
《宿命迴響》這部有著精良戰鬥,華麗人設,精緻製作,經費肉眼可見高到爆炸的動漫番劇。
最終評分只有5.5。
更難繃的是,這5.5甚至還是b站評分。
動漫口碑爆炸,《宿命迴響》手遊也受到牽連,開局崩盤。
哪怕是《宿命迴響》的粉絲,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動漫和手遊間的情感衝突。
最終只能選擇不去玩它。
有此殷鑑不遠。
陳歌在年假結束後一開始,就非常重視兩邊的溝通工作。
這對他來說也是頭一次。
以前通常是塔羅娛樂這邊製作好遊戲,Netflix照著劇情和人設製作成劇集就好了。
《詭秘之主》拍攝時,遊戲製作已經完成。
製作組成員還特別選取了小說和遊戲的粉絲,所有人都要至少通讀一遍《詭秘之主》的英文版。
《詭秘之主》是Netflix成立後的第一部劇。
沒人敢拿自己的飯碗開玩笑。
最終在裴佩佩的美元加持下,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塔羅娛樂後續的幾部遊戲改編作品,無論是《亮劍》還是《鬼吹燈》,抑或是《賽博朋克:邊緣行者》。
由於文化背景和製作能力的原因。
全部都是由塔羅娛樂的影視部或動畫cg部負責製作。
為了規避一些稽核問題,在Netflix上架全球發行。
Netflix本身的製作組在沒有任務的時候,會自己寫劇本或購買一些版權進行影視化改編。
大多口碑一般,勉強混個不賺不賠而已。
對於陳歌來說,跟Netflix遠端協作這還是第一次。
他可不想跟那些被隊友帶崩的老前輩淪落到同樣的下場。
從選角階段就開始密切關注那邊的動向。
恰好裴佩佩要求增強溝通交流,聽取底層員工的反饋。
他和裴佩佩就都留了個工作郵箱在那邊。
本來陳歌以為自己最多不過是起個監督的作用,多半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沒想到演員名單發過來後,他只看了一眼,就立馬撥通了弗羅雷斯的電話:
“出大問題了!”
陳歌的火氣很大:
“《巫師》這個演職員名單是怎麼回事?”
“精靈的演員裡為什麼會有黃種人?”
“我要是想讓黃種人演精靈,Netflix從一開始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還有!”
“女主角葉奈法的扮演者竟然選了個印度人?”
“劇組的人是sb嗎?”
“他們怎麼不選個黑人進去啊!”
“別跟我提什麼政治正確!”
“葉奈法的標識是‘丁香與醋栗’不是‘丁香與咖哩’!”
“告訴製作組所有人。”
“能幹幹,幹不了就滾!”
“所有人給我把原著看過三遍以後再來!”
“那幫政治正確入腦的傢伙,有一個算一個,全都給我開了!”
陳歌罕見地發火,劈頭蓋臉把弗羅雷斯罵了一通後結束通話了電話。
Netflix以往作品的評論裡。
便有不尊重原作,魔改劇情的評論。
只是改編的作品名氣一般,跟陳歌又沒有直接關係,他就沒在意。
沒想到這些人竟敢在《巫師》上瞎搞!
劇版《巫師》原定拍滿七部,將七本小說上的精彩橋段一一呈現在觀眾眼前。
這一次劇版《巫師》的第一部,多半會在遊戲之前上線。
如果《巫師》第一部真的在播出後出現什麼大問題,必然會影響到後發售的遊戲。
陳歌不允許任何對他遊戲不利的場外因素出現。
弗羅雷斯放下電話後,立刻回到Netflix總部發作了一批人。
這兩年Netflix因為管理鬆散,很是潛藏了一批渾水摸魚之輩。
即便裴佩佩在聖誕假期之前說過要大膽裁人,但當她走後薪資待遇確實是漲上去了。
公司卻沒什麼實際的大動作。
從上到下中的大多數人,都在報仇雪恨般的摸魚。
老闆又不在這,意思意思得了。
如果沒有陳歌的這次發作,他們多半會一直這麼混下去。
弗羅雷斯意識到了危機。
他從陳歌的這次發火中,感受到了他對《巫師》專案的重視。
如果劇版《巫師》上線後真的出現大問題,第一個被問責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弗羅雷斯自己。
他雄心勃勃地主動離開微軟,是想追隨塔羅娛樂幹出一番事業。
絕不能被一群蟲豸給毀了!
弗羅雷斯回到Netflix總部後。
跟本次選角問題相關,政治正確入腦的蟲豸無論職級高低通通開除。
隨後他按照裴佩佩定下的標準。
在公司裡明察暗訪,收集員工反饋,又踢出了一批仗著資歷倚老賣老的渾水摸魚之輩。
弗羅雷斯知道:
他不可能一次就將公司中的所有的問題全部清理乾淨。
必然還有人沒被自己找到。
躲過了這次清洗。
只能在之後的工作中逐步清理。
這次弗羅雷斯一改此前將公司甩手給職業經理人的做法,嚴格執行塔羅娛樂公司本部的意志。
大規模裁員的同時。
他還積極引進人才,對空缺崗位進行補強,並趁著這個空檔,重新對Netflix將要製作劇版《巫師》進行大規模宣傳。
《巫師》系列小說共有七部。
在歐美地區有著很高的人氣。
弗羅雷斯希望能透過宣傳,吸引到更有實力的演員加盟。
他的做法確實有效。
一番大張旗鼓的宣傳攻勢之後。
不僅《巫師》系列小說粉絲中的影視從業人員應者雲集,更吸引到一位小有名氣的演員加盟。
亨利·卡維爾
在試鏡男主角傑洛特之前,他還是DC超人的扮演者。
亨利·卡維爾是《巫師》系列小說的忠實粉絲。
得知劇版《巫師》的製作訊息後,他就在家裡重溫了一遍全套的七部小說。
隨身揹著三把劍,苦練劍術。
最終在試鏡環節,打敗206名競爭對手。
成功獲得男主角傑洛特的角色。
弗羅雷斯得知亨利·卡維爾前來後大喜過望,但他卻並沒有直接宣佈由他擔任男主角,而是等待導演的專業意見。
得知導演同樣看好亨利·卡維爾後。
獨自呆在辦公室裡的弗羅雷斯才鬆了一口氣。
以為得到大咖加盟的劇版《巫師》將會一切順利的弗羅雷斯,轉頭開始籌備《巫師:狂獵》在北美地區的宣發計劃。
他沒想到還是出了問題。
……
【有關《巫師》的反饋意見書】
裴佩佩清晨如往常一般開啟電腦,便看到的工作郵箱裡出現了這樣一份郵件。
她反應了一會兒。
才想起來這封全部由英文寫成的郵件,可能是Netflix那邊的員工給自己提出的反饋意見。
“越級彙報”不只在國內職場是大忌,在“民主平等”的歐美也差不多。
職場潛規則。
誰也不比誰好到哪去。
裴佩佩在會議結束後雖然留了郵箱,但一直以來都沒人敢真的給她提出反饋意見。
故而她看到這樣一封郵件,立馬來了興趣。
弗羅雷斯清洗公司,重新宣傳後。
《巫師》的選角也進行了重新試鏡,選擇了更加符合人設的演員。
但劇本並未更換。
這封反饋意見書,主要表達了對《巫師》的統籌勞倫·施密特和她手下編劇的不滿。
稱她十分傲慢,看不起《巫師》的原著小說。
在劇本改編的過程中大幅度的魔改劇情。
角色的行為和人設完全不符。
出現大量人設崩壞的情況。
反饋者在郵件中將這些魔改之處一一列舉出來:
“劇中的大反派根本沒有出現在小說中,是個無中生有憑空虛構出來的角色。”
“傑洛特不會將自己的養女希裡當成誘餌。”
“葉奈法在書中從未喪失過法力,也絕不會靠犧牲希裡換回能力,書中也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
“維瑟米爾不可能利用希裡身上的上古之血來創造更多的獵魔人,不會允許希裡參加死亡率極高的青草試煉,更不會讓艾斯克爾帶一大堆妓女回獵魔人要塞。”
“……”
諸如此類人設崩壞的劇情設計比比皆是。
反饋意見書中還提到:
傑洛特的扮演者亨利原本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翻拍真的能忠於原著,他就願意完整地拍完七部曲。
但現在由於施密特的行為。
他可能拍完第一部就會離開。
【知道了,查實後會作出處理。】
裴佩佩回覆後,坐在椅子上陷入沉思。
她不可能僅因為一封反饋郵件,就開除專案統籌和編劇這樣的劇組核心人物。
更別提這裡面還有誣告的可能性。
她確實希望Netflix因為離譜的管理政策陷入混亂,但並不希望有人因她而蒙冤受難。
想要查實郵件上的說辭並不難。
將《巫師》原著與改編劇本放在一起對比一下就好了。
或者問一個熟讀原著小說的人。
裴佩佩拿起手機,撥通了陳歌的電話。
……
“亨利,拍完這第一部後你真的要走。”
《巫師》拍攝的休息室內,飾演亞斯克爾的喬伊·巴堤將一瓶水遞到亨利面前。
亨利接過水,卻只是無奈地嘆息一聲。
在劇中,獵魔人白狼傑洛特和吟遊詩人亞斯克爾是好友。
在劇外,這兩個《巫師》系列的忠實粉絲,也透過拍攝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儘管喬伊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大明星亨利卻沒有因此看不起他。
兩人經常在一起討論劇情。
故而喬伊對亨利的遭遇更加感到憤憤不平。
亨利雖然確實計劃不再參演《巫師》系列以後的劇集,但他並沒有對媒體公開這一點。
他不想失去自己好不容易爭取來的角色。
反倒是統籌施密特買通八卦媒體,宣稱:
“亨利在拍攝時對女同事有騷擾行為,並對劇集有著強烈的控制慾。”
最諷刺的是該八卦媒體同時還宣稱:
“亨利沉迷遊戲,並與一名同樣沉迷遊戲的編劇交好,有可能是他沉迷遊戲的行為,導致了他的厭女情結。”
一方面指控亨利職場性騷擾。
一方面指控他厭女。
兩個完全相反的指控同時出現在亨利身上。
說明所謂的報道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只是想利用女權擺平他這個“麻煩製造者”而已。
見到好友神情抑鬱。
同樣對自己喜歡的作品遭遇魔改而憤憤不平的喬伊試圖安慰他:
“沒事,我昨晚已經將這裡的情況彙報給了裴總,她知道後一定會把施密特那個婊子開除,就和上次劇組那幫人胡亂選角一樣!”
裴佩佩名聲隨著塔羅娛樂一起遠播海外的同時。
對於亨利這類簽約Netflix的小演員來說,更有著一絲傳奇色彩。
相比被政治正確荼毒的遊戲圈,影視娛樂圈更先一步深受其害。
讓黑人演小美人魚,黑人演精靈,黑人演……
各種辣眼睛的選角和改編層出不窮。
相比二十年前,純純的審美降級。
因此亨利才會對上次選角的風波導致的大清洗印象深刻,相信裴總一定會給自己一個公道。
亨利卻對此並不看好:
因為下屬告發而處罰領導,這種事情怎麼想都沒可能。
如果真的這麼做了,那以後領導還怎麼管理公司?
說不定到時候倒黴的,反而是喬伊這個告發者。
亨利沒說話,和喬伊一起返回拍攝現場,卻發現這裡亂成一團。
幾乎每個底層員工臉上都掛著笑意。
一問才知道。
剛剛塔羅娛樂本部那邊傳來了大老闆裴總的指令,由弗羅雷斯親自執行:
施密特和她手下幫助她魔改劇情的一眾編劇全都被開除了!
而且還是最嚴厲,會發布公告寫進履歷的那種。
所有人都會知道她在工作期間不聽指令,魔改劇情,汙衊詆譭同事的事情。
喬伊聞言大喜過望。
亨利則表示:
“裴總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