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4章 反塔羅聯盟

裴佩佩想讓Netflix陷入混亂的目標一開始確實成功了。

原統籌施密特和她手下的編劇團隊被開除後。

弗羅雷斯換人接手了劇版《巫師》的統籌職位。

然而比劇組統籌更大的問題是,原本的劇本被完全廢棄。

同時整個劇組此時只剩下一個和亨利交好,沒有聽從施密特命令魔改劇情的編劇。

也就是施密特指使八卦媒體爆料中的那位,和亨利一樣熱愛遊戲的編劇。

舊的劇本被廢棄。

只靠他一個人的力量,一時間無法又拿出新劇本。

整個劇組陷入停擺狀態。

“其實,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劇本。”

亨利面對焦慮的弗羅雷斯,拿出《巫師》系列小說的第一部說道:

“我們可以按照原著小說進行拍攝。”

“這樣能大大減少編劇的工作量,只需要一點點影視化改編,就能拿出一個新劇本。”

“唯一的問題是,想要還原原著裡那些精彩的場景,新劇本的拍攝預算可能會大大增加。”

亨利說出這句話,就是為了試探劇組的決心。

開除施密特固然大快人心,但也潛藏著非常大的危險。

稍不小心就會讓劇組陷入混亂,結果說不定比原本的更糟。

如果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很難拍出符合粉絲期待的《巫師》劇集。

“預算可能會大大增加?”

弗羅雷斯聞言,臉上露出了一抹奇怪的笑容。

他的反應,完全出乎亨利的預料。

“你怕是還不知道什麼叫‘塔羅精神’!”

“就按照原著拍,把那些精彩的名場面統統拍出來!”

“預算的問題我來解決!”

在塔羅娛樂工作過一段時間後,弗羅雷斯自覺學到了一些裴總工作方式的精髓。

想製作好作品就不能缺錢。

接連兩次清洗之後。

Netflix還能留下的都是精英,製作組內一半以上都是《巫師》系列的真愛粉。

為了製作出他們心目的《巫師》。

所有人都積極參與,群策群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亨利·卡維爾更是堪稱行走的《巫師》聖經,在拍攝現場時不時就能說出兩句《巫師》裡的名言出來。

萬眾一心之下。

清洗後停滯了一段時間的《巫師》劇組,拍攝進度不僅沒有落後,反倒比原本預計的還要快上不少。

這期間塔羅娛樂的遊戲製作組和《巫師》劇組進行了更深一步的合作。

遊戲製作組的原畫和3D建模,能很好地輔助劇組的道具和服裝進行工作。

劇組的武指則臨時客串了一把動捕演員,為遊戲中傑洛特的戰鬥動作提供了很多素材。

《巫師》劇組的武指分為兩種。

一種負責設計傑洛特用劍戰鬥時的招式動作。

要求瞭解中世紀騎士、遊俠的戰鬥風格,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小幅度誇張。

另一種負責設計“咒印”“魔法”戰鬥時的動作設計。

要求對神秘學、秘密結社有所瞭解。

這方面的人員,是拍攝《詭秘之主》時的原班人馬,工作能力十分值得信賴。

陳歌甚至想過,直接讓《巫師》劇組的亨利等人做遊戲的臉模算了。

多籤一份臉模合同花不了多少錢,還能進一步得到劇版《巫師》的粉絲加成,是件惠而不費的好事。

對於演員來說同樣如此。

不用花費多少時間,就能額外得到一筆錢,對於許多配角來說還能得到更多的出場機會。

想必沒人會拒絕。

但陳歌仔細思考之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使用明星出演,固然能得到不小的粉絲加成,但並不是沒有缺點。

現實中人類的長相和遊戲幻想人物,終究還是有差別的。

再真實的遊戲畫面也改變不了這一事實。

《賽博朋克:2077》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強尼銀手的扮演者基努裡維斯很帥,粉絲基礎也很高。

E3遊戲展上他一出現,全場都沸騰了。

遊戲中他大多數時候同樣很帥,一副夜之城搖滾天王的模樣,感覺隨時能從軍用科技殺到荒坂塔,眼睛都不眨一下。

就算是男人,也很難抵擋住他的魅力。

就是不能摘墨鏡。

只要墨鏡一摘,基努裡維斯在現實中本來就不大的眼睛,立馬就成了眯眯眼。

嚴肅中透著三分喜感。

戴上墨鏡,他是基努裡維斯。

不戴墨鏡,他是基努李紅雷。

陳歌不得不讓製作組微調了強尼銀手的臉部模型,才能變得好看一些。

此外遊戲人物的畫風越寫實,能夠誇張化演繹的幅度就越小。

《貓和老鼠》因為裡面人物的關節隨意扭曲,故而被人稱為“橡皮管”動畫。

與之相比,畫風寫實一些的《塞爾達傳說》。

裡面人物的關節就不能隨意彎曲,否則看起來就會十分別扭。

比《塞爾達傳說》畫風更寫實的遊戲。

諸如《賽博朋克:2077》《黑暗之魂》之類的遊戲,主角更近一步,無法使用“後空翻躲攻擊”一類的動作。

不是設定上做不到,而是觀眾無法接受。

人物畫風越是貼近現實的遊戲,玩家對其中物理規則的本能理解也會更加貼近現實。

《巫師:狂獵》屬於那種在畫面風格上十分寫實的遊戲。

主角獵魔人傑洛特雖然沒有術士那般詭譎多變的法術,但他擁有超人的體魄和嫻熟的戰鬥技巧,以及一點點簡單的魔法能力。

出於以上種種考慮。

陳歌最後還是放棄了使用劇組成員作為人物臉模的想法。

劇版《巫師》和《巫師:狂獵》在劇情時間線上的差異,也被要求在人物年齡上表現出來。

陳歌為《巫師:狂獵》而忙碌的時候。

他的對手們也沒閒著。

微軟Xbox總部。

總裁馬特坐在辦公室內,沉思接下來的計劃。

他沒有因為前幾次的失敗而退縮,反而更加重視塔羅娛樂這個新近崛起的東方公司。

作為世界巨頭微軟絕對核心的管理層。

他思考的公司戰略,從來不會只關注一城一地的得失。

一個專案的收益或損失再多,也只是一時的。

這是微軟作為世界巨頭公司給他的底氣。

公司發展的長久戰略,才是他關注的重心。

一個人如果從學生甚至是兒童時代,就開始接觸使用一家公司的產品。

那麼等他長大後。

這家公司的新產品對他來說就不僅僅意味著功能性,更新增了一種情懷因素在裡面。

哪怕他已經成長到不再玩遊戲的年齡。

在成長過程中長期陪伴他的遊戲,依然具有相當程度的懷舊因素。

可以吸引他為此持續付費。

這就是公司的長期戰略。

迪士尼、墮天堂都是這種戰略成功的經典案例。

微軟在起家的作業系統領域也是如此。

如今微軟想在Xbox上覆刻這一戰略,就不得不重視他的敵人。

不同於迪士尼、墮天堂崛起時,那個資訊相對封閉的年代。

現在的遊戲市場是完全國際化的。

換句話說:

這是個贏家通吃的市場。

墮天堂已經透過時間為自己打下了一個日本的基本盤。

基本不可能扳倒的同時,它的公司戰略也已經固定。

幾部看家遊戲ip持續推出新作。

威脅相對可預測。

反倒是塔羅娛樂這家在極短時間內,迅速崛起的新興公司。

一不留神就可能會成長為遊戲行業的龍頭之一。

在全球遊戲市場狠狠地咬下一口,甚至可能威脅到Xbox的長期戰略。

這是馬特絕對不能容忍的。

他之前只認為塔羅娛樂是個有點能力,並且運氣不錯的小公司。

看著礙眼,隨手碾死就是了。

斬首、請客、收下當狗。

一番操作下來,Xbox旗下就又多了個實力不錯的遊戲工作室。

但後續專案接連失敗,讓馬特對塔羅娛樂有了不同的看法。

雖然他們的失敗有Najin和貝塞斯達自身的原因,但換一個角度想,遊戲公司不可能一直產出叫好又叫座的佳作。

有好有壞才是常態。

像塔羅娛樂那樣,製作的遊戲一部比一部厲害,自己跟自己競爭年度最佳遊戲才是不正常的。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奪得年度最佳遊戲一舉封神。

switch2暢銷全球,甚至出現了商店缺貨,供不應求的局面。

新一代Xbox與之相比,銷量卻是頗為慘淡。

遠遠沒有達到預期。

這讓馬特意識到了危機。

如今塔羅娛樂又在TGA頒獎典禮上宣佈,將會根據歐美暢銷奇幻小說《巫師》製作新遊戲《巫師:狂獵》。

相應的劇版《巫師》也正在大張旗鼓地製作中。

在可以預見到未來。

只要塔羅娛樂自己不出問題,《巫師:狂獵》又是一款足以競爭年度最佳遊戲的3A大作。

有誰可能給他找點麻煩呢?

馬特的目光,下意識地掃視辦公室內的遊戲工作室代表。

諾瓦·哈頓見狀乾笑一聲:

“總裁您是知道我的!”

“我們貝塞斯達一向以長線運營為主,眼下《星空》剛剛發售,實在沒精力製作新遊戲。”

馬特看了他一眼,默默地移開目光。

他知道貝塞斯達的長線運營。

堪稱“遊戲業界的一股泥石流”。

說好聽點是長線運營,說難聽點就是不思進取,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

在這個世界強大遊戲引擎的加持下。

別人幾個月就能製作一款遊戲,貝塞斯達卻常常好幾年都不會推出新遊戲。

《星空》因為糟糕的最佳化和層出不窮的bug,被詬病遊戲引擎落後,人員技術落伍,就有這方面的原因。

實際上的真正原因,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究竟是技術落後,還是沒把玩家的遊戲體驗放在心上。

他們總得選一個。

馬特微微皺眉。

貝塞斯達不能製作新遊戲的話。

Xbox旗下雖然擁有17家遊戲工作室,但不是太小缺乏競爭力,就是正在製作其他遊戲抽不出時間。

還真沒有能跟塔羅娛樂形成有效競爭的。

以塔羅娛樂和陳歌如今的威勢,估計他們一旦宣佈《巫師:狂獵》的定檔時間,其他遊戲公司就會自覺避開。

這不行!

哪怕不能贏,至少也要跟他們形成競爭,分走一部分銷量才行。

哈頓見狀為了防止話題再轉回到自己身上,決定主動推出一個“背鍋俠”,替他們完成這項麻煩的工作。

喜歡吃老本的人。

總會有些也喜歡吃老本的朋友。

哈頓眼睛一轉,湊到馬特總裁近前小聲說道:

“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他們旗下的夜光組,最近也打算製作一款中世紀奇幻題材大作。”

“如果能說動他們~~”

哈頓說到最後,彷彿影視劇裡的奸詐小人一般,陰險地笑了笑。

其意不言自明。

馬特當然知道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它由兩家公司合併而成。

艾尼克斯原本是一家遊戲發行商。

後來堀井雄二使用自己做自由撰稿人時積累的人脈,找《龍珠》的作者鳥山明製作人設編寫劇情,椙山浩一作曲。

三人一起製作了第一部《勇者鬥惡龍》。

為當時的遊戲業界,開啟了名為jrpg的大門。

一部部《勇者鬥惡龍》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一直持續出到了現在。

史克威爾則是以遊戲製作起家。

旗下作品中最為出名的應該是《最終幻想》系列。

歐美遊戲崛起後。

感受到危機的兩家正式合併,成為今天的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玩家通常簡稱“SE”。

旗下的“夜光組”是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的全資子公司。

馬特打了幾個電話便得到了更多的資訊。

夜光組將要製作的《魔咒之地》除了正常的營收目的之外,還肩負著宣傳夜光遊戲引擎的目的。

既然是為了宣傳。

自然要搞個大新聞。

有什麼能比跟新晉最佳遊戲指導陳歌一較高下,更有宣傳力的素材?

他們屬於對付塔羅娛樂的潛在候選者中。

既有能力,又有意願的優質人選。

只需要有人在後面輕輕地推上一把。

對於這一點,馬特並不擔心。

他有很多種手段能達成這一目的。

畢竟感受到塔羅娛樂崛起威脅的,可不僅僅是他啊!

sp社和微軟的失敗,殷鑑不遠。

不知不覺間,一個反塔羅聯盟正在形成。

史克威爾艾尼克斯,你也不想看到中國的遊戲,在日本耀武揚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