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章 不是不識貨的

先用石頭壘了一個拱形的窯體。

然後用黏土和成泥巴細細的填好縫隙,建好爐灶和煙囪。

等晾了一天一夜,爐口和窯體都乾透了。

再加柴燒。

用泥巴把漏煙的位置都堵上,繼續燒。

等窯體燒成密不透風的陶製結構,一個完整的瓷窯就建好了。

在等待的過程中牛發財又用瓷土做了好些個瓷胚。

有碗有罐子還有茶壺。

一併晾乾了。

等爐窯晾好了,把瓷胚放進去,重新開火。

沈墨染查到燒瓷窯要連續燒四天不熄火。

於是動員所有人上山砍柴。

安排了人日夜不停歇的燒了四天。

連周嬸說給曾婉的衣服做好了都沒來得及去看。

就守在瓷窯旁邊。

這個瓷器若是做好了,可是能給村裡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

原本。

周國的平民百姓都只能用得起粗陶製品。

略精美一點的瓷器那都是富商顯貴們的專有品。

桃源村若是能燒出結實漂亮的瓷器。

一定能賺一大筆。

雖然他們都是流民不好自已出頭。

但有小羅莊的羅家人在。

只要給他們一些分紅。

她覺得羅山和羅成亮一定會幫他們出頭分銷的。

開爐的那一刻,桃源村幾乎所有村民都來圍觀了。

因為眾所周知沈姑娘對村裡的一些事務都不太上心。

比如開荒種田,比如打魚打獵,比如建房子……

可這燒瓷卻是她眼巴眼盯著的。

大家都很好奇弄得怎麼樣。

“開窯了!”

牛發財很興奮。

不知什麼原因,他總覺得這次做的相當靠譜,是一定能成功的。

就學著以前陶窯的規矩,開爐的時候大喊了一聲。

弄得大家更期待了。

如今的瓷窯一刻不停地燒熱四天,又晾了一天。

現在裡頭的溫度已經降下來了。

用木棒捅開黏土密封的爐門,一股熱氣夾雜著燒頭的黏土味兒,撲面而來。

“嗯……

聞著這味道,就知道成色一定很好。”

牛發財很有經驗似的說。

沈墨染笑笑:

“發財叔,要是這次瓷器做得好,我給你記一大功。

你想要什麼獎勵?

回頭我去縣裡的時候給你買來!”

曾婉說州府的宴會是半個月後舉行。

她上次去縣城到現在,又是建窯又是燒瓷的,到如今已經十多天了。

再不去就晚了。

也不知曾婉著急了沒有?

會不會讓縣太爺下令抓她。

牛發財嘿嘿一笑:

“我想要一套做瓷的工具。”

以前在陶窯幫工,他就是個技術工。

有自已成套的工具。

什麼輪車啊,陶刀啊,支釘什麼的。

可如今條件艱苦,什麼都沒有。

他那些個碗罐都是徒手捏的,器型都不好看。

以後若是真做起來,少不了要一套專業的工具。

“成,這沒問題。”

沈墨染笑著答應。

說話間窯裡的熱氣皆已經散盡。

牛發財第一個走了進去。

不多會兒,就傳來一聲驚喜的大叫:

“成了!”

沈墨染一聽,也很高興。

抬腳就進去了。

“成了,成了!”

後頭看熱鬧的村民。

一邊相互轉告著裡頭的訊息,一邊也呼啦啦擠了進去。

都想一睹瓷器的風采。

沈墨染看見牛發財一手拿了一隻瓷碗,一手拎了個瓷白的罐子。

那瓷體瑩白透亮。

除了這器型略有些不規整,其他都很完美。

上手敲了敲,聲音清脆悅耳,瓷化的很徹底。

“這兒的瓷土果然質地上好,燒出來的瓷器這麼均勻!”

沈墨染感嘆著。

許星瀾聞言上手接過了一隻瓷碗,點著頭說:

“確實是挺好的。

就是造型簡單了點兒。

這要是再上上釉,畫上花,都能趕上官窯的品質了。”

沈墨染回頭看了看他,忽然道:

“許大哥,明天有空陪我去趟縣城吧?”

上次在秀山縣,她總覺得有人在跟著她。

加上又遇見了李耗子,還有那個意圖與胡人勾結的當鋪老闆。

沈墨染覺得那邊不太安全。

可是答應曾婉的衣裳和首飾怎麼也要送去的。

而且這瓷器做出來,她也想先去市場上試試水,看好不好賣。

“成啊,沒問題!”

許星瀾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第二天一早,沈墨染就去小羅莊借了牛車。

羅成亮知道沈墨染這次去還要賣瓷器,十分好奇。

“沈姑娘不是給縣令夫人做了衣服?

怎麼還會做瓷器?”

沈墨染謙虛。

“我哪裡會這麼多。

是村民們多才多藝,發現南坡上有瓷土。

桃源村一百多號人,總不能坐吃山空。

能賺錢的營生,大家都想試一試。”

村正羅山抽著菸袋點頭:

“是這麼個理!”

以前都當流民都只會坑蒙拐騙。

可桃源村這些人卻都是踏踏實實過日子的。

而且還有這麼多有手藝的,將來一定能過的很好。

他聽兒子說了沈墨染上次進城就結交了縣令的夫人。

十分驚訝。

覺得她流民的身份或許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

而且那丫頭是個有頭腦的。

他有心讓自已兒子跟著沈墨染歷練歷練。

“你前些天不是又攢了些山貨?

既要進城,就一起跟著沈姑娘去賣了吧。”

羅成亮正想跟著沈墨染長長見識,看看這所謂的瓷器到底好不好賣。

聽見爹這麼說,很痛快的答應了。

“哎,好嘞。

剛好我可以給沈姑娘趕車!”

事情就這麼確定了。

牛發財這一窯燒出來一百多隻瓷碗,十隻瓷罐子,還有三把茶壺。

除了有兩個罐子成型不好,燒製的時候出現了裂縫。

其他都挺結實的。

沈墨染讓留了二十隻瓷碗給村裡用。

其他的都用蒲草墊了起來,又用麻繩綁好。

搬到馬車上去。

為了防止路上顛簸磕碰,下面又墊了厚厚的乾草。

除了許星瀾,沈墨染還帶著林波瘦猴兩個。

原因是他們倆在逃荒以前都是在市井中討生活的。

對擺攤賣東西比較在行。

知兒本來也吵著要去。

可沈墨染覺得這趟出行也未必安全,就沒讓他跟著。

答應孩子們回來會給買糖吃。

“染兒,這是我和周嬸花了三天時間才繡好的禮服,路上當心可別給颳了。”

白素素鄭重的遞給她一隻包袱。

裡頭鮮紅一片。

是兩人給曾婉設計的宴會禮服。

還有一件香雲紗的罩紗。

“就是仿照京城的樣式做的,也不知那位夫人滿不滿意。”

白素素有點忐忑。

曾婉可是縣令夫人。

若是一個不高興,拿流民的事兒苛待染兒可怎麼好。

“放心吧,娘。

她一定會喜歡的。”

沈墨染卻信心滿滿的說。

重頭戲還是她的頭面首飾。

雖然是拆了重灌的。

可都是貨真價實的京城名坊製造。

曾婉不是個不識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