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章 局與棋

寒江城某客棧內。

姜璃端坐桌前,桌上擺放著筆墨紙硯。

他啃著手指甲,神情糾結。

好不容易抬起筆,寫了幾段話,又不滿意,胡亂揉做一團,丟在一旁。

桌面之上,已經堆了好幾個紙團。

就這麼糾結了半炷香後,姜璃開始提筆。

“見信安,姐姐。”

“算算時日,應是阿姐得勝歸來,班師回朝的日子了。”

“愚弟十分期待,能在大淵各處聽到阿姐威名,在此先為姐姐道賀一聲,待姐姐回到族中,定為阿姐擺一場慶功宴。”

“家中瑣事繁多,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採取了阿姐的建議,外出遊歷散心,於是年中便開始外出遊歷,走一走江湖,也算了卻兒時心願。”

“一路南下,見聞甚多,近日遊歷至苗疆之地,聽聞十萬大山有莫大機緣,一時興起湊了個熱鬧。”

“在神墓中經歷了一些事情,王叔殞命,同時也發現一個驚天秘密,沈辭或許沒死。但礙於他的身份特殊,一路上我不敢表明。”

“我知道阿姐一直在暗中探查沈伯伯家的案子,故而書信一封告知阿姐。”

“但此事重大,書信難以陳述,希望阿姐面聖述職後,儘快回家,面議。”

姜璃一口氣寫完書信,裝入信封之中。

取來印泥封印後,提筆在信封之上書寫“姜憲親啟”。

叫來門外看守的扈從,想要讓扈從加急送往西北邊境,稍作猶豫,改變了主意。

姐姐帶兵在外,還是不要讓她分心為好。

她跟長公主是多年的閨中好友,述職後必定會拜訪長公主殿下。

於是姜璃吩咐扈從道:“加急,寄到京城長公主府上。”

做完一切後,姜璃如釋重負,揹負雙手,來到窗邊。

如果沒記錯的話,他那兒時好友的生辰,好像就是秋分。

“如果你真的是沈辭,為什麼會不認識我?”

一輪皎月高高懸掛於天幕之上,客棧旁街道上人頭攢動,燈火通明。

看著眼前美景,他想起一些兒時趣事。

那是他和沈辭第一次認識。

因為讀書認真,受到夫子的誇讚。

引得同窗不悅,下課後被眼紅的同窗圍堵在書院門口。

眼看就要被同窗群毆,是沈辭叫來了夫子,這才幫他解圍。

本以為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沒想到那些同窗找上了沈辭的麻煩。

把沈辭痛毆了一頓,還揚言見一次就要打一次。

當時沈辭沒告訴他,而是哭唧唧的跑回了家中。

一向脾氣好的他,得知沈辭為自己打抱不平捱打,是真生氣了。

於是拉著沈辭找到姐姐姜憲,合計一番後,決定打回去。

姐姐姜憲那時候已經十五六歲,出手太重把同窗胳膊打脫臼了。

他們三個嚇得躲到百姓家的田裡,根本不敢回家,靠著田裡的魚和野果,在外面躲了足足兩天。

實在是餓的沒辦法,姜憲覺得一人做事一人當,如果追究起來,大不了把自己的胳膊也打斷。

回到小鎮才發現,根本就沒人把這件事放心上,家裡只是給對方賠了點藥費。

這件事後,他們姐弟倆和沈辭,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那段時光很短暫,只持續了一年左右。

燕王在幽州大破北燕鐵蹄後,他們這些將相家眷,也都回到各自家族之中。

忽然一陣寒風吹過,姜璃收回思緒。

抬頭望向天幕一輪皎月,他思緒萬千,呢喃細語。

“浮雲一別,流水數年,我那故人啊,你若還活著,此時會不會和我一樣,抬頭望月呢?”

突然地面一陣晃動,寒江城熱鬧的街道之上傳來一陣譁然。

“快看,是神仙!”

百姓們紛紛把目光投向西邊某處。

有人甚至長跪不起,內心虔誠,向神靈祈願。

姜璃投去目光,見到了他終身難忘的一幕畫面。

只見一座座延綿不絕的大山深處,矗立著兩尊巨大法相。

兩尊法相正在鬥法,金身法相一劍破開萬重山,將黑色法相劈退。

後者不甘示弱,手段層出不窮,一時間各種寶光流轉,周圍山嶽幾乎被夷為平地。

天幕之上,更是烏雲密佈。

時不時傳來攝人心魄的雷電轟鳴砸向人間。

只是很快,眾人就發現,忽然沒了動靜。

像是被人施加了屏障一般,法相的戰鬥消失不見。

兩尊法相所在的位置,正是蠱神墓方向。

姜璃默默在心中祈禱,希望這位新結識的沈兄,不要出事才好。

......

十萬大山深處。

兩尊法相的戰鬥進入白熱化。

老道人所幻化的黑色法相被年輕道士的金身法相一劍斬去右臂,戰力大減。

只得祭出一張煞氣沖天的金色符籙,一座由數只鬼魅組成的牢籠,將金身法相覆蓋。

趁著這個機會,老道人開始掐訣,煞氣凝形,一柄槍身纏繞著無數陰物的長槍出現在他身側。

朝著金身法相丟擲而去,直刺年輕道士。

年輕道士似乎早就料到老道人這一手。

他嗤之以鼻,擰轉手中雷團。

“噼裡啪啦”

天空之中,一道道閃電降下,將那些鬼魅陰物一一擊碎。

年輕道士一揮劍,金色法相同樣揮出一道劍氣。

纏繞煞氣的長槍在觸碰長劍劍氣的一瞬間,蕩然無存。

一劍破萬法。

年輕道士有百分百的把握,今日能夠將自己的純粹惡念斬除。

這要歸功於無數大山。

年輕道士發現,周圍每一座大山所在的位置,就像是被人精心佈置過一般。

是一座遮蔽天機的巨大陣法,比起庇護蠱神墓的大陣,還要更大,以至於能夠將他們的戰鬥的餘威全完隔絕與天地之外。

他們在其中的每一步,就像是在圍棋盤之中,可以被精確計算。

這也就意味著,身在這座大陣之中,各自都可以自由行動,但想要闖出這座棋盤,最終還是要由佈陣之人來決定。

而能夠在十萬大山佈下這樣神仙手之人,不用猜,就是蠱神無疑。

年輕道士有些不明白蠱神為什麼要這麼做,這一手棋的作用在哪?

然後他有了一個猜想。

稍作推演後,內心只剩下震撼。

對那位蠱神前輩,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如果不出他所料,人間有兩個蠱神。

或者說,蠱神生前和死後,完全是兩個人。

記得曾經和師尊研究討論過蠱族。

當時陸離就猜測,蠱族人之所以不能修習外界法術,根本原因,大機率還是自身出了問題,而非外界因素導致。

現在看來,果真如此。

也就是說,巫蠱之力其實是兩種力量,蠱神將原始的巫蠱之力進化為純粹的蠱術,照拂後世子民,改善蠱族先民基因。

這才有了後來能夠修習外界術法的蠱族。

而極有可能蠱神早就料到她死後,會遭到巫蠱之力的反噬。

屆時,蠱神將不再是蠱神,而是成為蠱族中流傳的巫祖。

這就解釋了,當年瀕死的陸離進入神墓後,為什麼惡念貪念會被放大,最後被惡念控制身體。

是巫祖作亂。

而蠱神與巫祖的關係,類似佛門的因果,道家的承負,一切因她而起,最終都會由她承擔。

蠱神顯然早就知道這個結果,於是她佈下這樣的一局棋,靜待入局之人,根除禍患。

如果今天年輕道士沒有成功做那破局之人。

那也無妨,因為她還留著一口氣。

能夠控制周圍的山水大陣,把被反噬後的自己牢牢困在其中。

等待下一個能夠破除這殘局的人。

好一記神仙手。

我佈局,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