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2章 仇恨的深淵與救贖 第9章節

緊接著,警方迅速圍繞張小斌展開全方位的調查。

調查人員四處走訪他的鄰居、朋友以及曾經的同事,瞭解他的生活軌跡、社交圈子和家庭狀況。

很快,他們得知張小斌的父親已經離世多年,而張小斌直系親屬中,已然成年且具備行動能力的,就只有兒子張光寧了。從年齡、體能等各方面初步判斷,張光寧完全符合警方前期對兇手輪廓的勾勒,嫌疑瞬間升至最大。

警方不敢有絲毫懈怠,一方面繼續深挖張光寧的背景資訊,另一方面,迅速制定計劃,準備對張光寧實施精準抓捕,一場與嫌疑人的較量悄然拉開帷幕。

張光寧,一個在黃岡市區為生活奔波打拼的年輕小夥,現年 21 歲,每日穿梭於城市的車水馬龍之間,靠著在工廠裡辛勤勞作換取一份收入,支撐自已的日常開銷。

他所居住的地方,距離團風縣城並不算遠,騎上摩托車,風馳電掣之下,也就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這一地理因素,讓他具備了在案發時間往返兩地作案的客觀條件。

警方在掌握這些線索後,不敢有絲毫耽擱,深知時間每流逝一秒,兇手就可能多一分逃脫的機會。

他們迅速行動,依據情報精準定位,第一時間找到了張光寧的落腳點。

當身著制服的警察出現在他面前時,張光寧滿臉驚愕,還沒等他回過神來,警方就已按照程式迅速而又專業地控制住了他,整個過程乾淨利落,不給對方任何反抗或逃脫的可能。

緊接著,刑偵技術人員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採集了他的生物檢材,隨後火急火燎地將樣本送回實驗室,與從案發現場那把關鍵匕首上提取到的兇手 DNA 進行高精度比對。

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專案組的每一位成員都屏氣斂息,滿心期待著能從這個關鍵人物身上開啟案件的突破口,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然而,當比對結果最終呈現在眾人面前時,所有人都大感意外,滿心的期望瞬間如泡沫般破碎。

檢測報告上清清楚楚地顯示,張光寧的 DNA 與兇手的完全不匹配,他並不是殺害張玉武的兇手。

這一結果如同重磅炸彈,讓辦案人員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之中。

“怎麼會這樣?

明明所有線索都指向他,檢測也顯示兇手是張小斌的直系親屬,而張小斌又只有這一個兒子,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一位年輕警員忍不住喃喃自語,眉頭緊鎖,滿臉困惑。

為了揭開這個謎團,警方迅速調整策略,重新投入到對張小斌家庭關係的細緻梳理工作當中。

他們再次翻閱厚厚的檔案資料,逐戶走訪張小斌的遠親近鄰,甚至聯絡上了一些多年未曾走動的親戚,試圖從那些被歲月塵封的記憶和瑣碎日常中,拼湊出完整的家庭拼圖。

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深入調查,警方終於發現了被遺漏的關鍵一環。

原來,張小斌還有個名叫張寶軍的親弟弟,只是由於早年家庭矛盾、個人恩怨或是其他一些不為人知的緣由,兄弟倆在十幾年來形同陌路,從沒有過任何形式的來往,以至於在前期排查過程中,大家都完全沒有聯想到這層隱藏極深的關係。

這個意外發現,讓案件的偵破方向瞬間發生了重大轉折,警方意識到,真正的兇手很可能就是這個一直隱匿在黑暗中的張寶軍,一場更為艱難的追捕行動即將拉開帷幕。

隨著張寶軍這一關鍵人物浮出水面,諸多線索如同拼圖碎片般逐漸歸位,整個案件的輪廓開始變得清晰起來。

很顯然,本案的兇手極有可能就是 11 年前,在 2002 年殘忍殺害張玉文的那個張寶軍。

他與張家的積怨由來已久,當年那場血案震驚鄉里,如今悲劇重演,作案手法的相似、仇恨根源的連貫性,無一不在指向他就是幕後真兇。

然而,難題接踵而至。警方深知張寶軍的危險性與狡猾程度,自 2002 年案發後,對他的搜尋行動就從未停歇,整整持續了 11 年之久。

在這漫長的歲月裡,辦案人員們宵衣旰食,逐村逐戶排查,翻山越嶺追蹤,幾乎把能想到的每一條線索都仔仔細細地核實,又一條一條地排除。

他們查遍了張寶軍所有已知的親朋好友關係網,監控了他可能出沒的每一個角落,甚至連一些偏遠山區的廢棄房屋、山洞都不曾放過,可每次都是滿懷希望而去,最終失望而歸,張寶軍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面對如此困境,團風警方並未輕言放棄,反而愈挫愈勇。

他們迅速召開緊急會議,重新調整部署,決定再次加大網上追逃的力度。

一份份帶著警方堅定決心與迫切期望的懸賞通告,迅速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傳播開來。

從繁華都市的大街小巷,到偏遠鄉村的小賣部、村公所,只要是人流量稍大的地方,都能看到那張印著張寶軍照片和關鍵資訊的通告。

通告上明晃晃地寫著高額懸賞金額,以此激勵廣大民眾提供線索,讓這個逍遙法外多年的兇手無處遁形。

警方專門成立了線索核實小組,24 小時待命,只要接到任何一通聲稱發現與張寶軍有關線索的電話,或是收到網路平臺傳來的可疑資訊,無論白天黑夜,無論路途遠近,都會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去核實。

他們奔赴各地,有時是在深夜接到線索,摸黑趕路,趕到時卻發現只是一場誤會;

有時線索看似確鑿,可深入調查後,依舊與張寶軍擦肩而過。但即便屢屢受挫,他們也從未停下腳步,心中只有一個信念:

一定要將張寶軍繩之以法,給受害者家屬一個遲來的交代。

時光悄然流轉,漫長的偵查之路讓辦案人員和受害者家屬都備受煎熬,案件仿若陷入了無盡的寒冬,看不到一絲曙光。

然而,命運的齒輪終究還是緩緩轉動,時間來到了 2016 年年底,在眾人幾乎快要絕望之時,這起塵封多年的案件終於迎來了重大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