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3章 探花郎

殿試只考一道時務策,此次的考題是如何解決流民問題。

這題顯然萬曆出的,上次微服私巡,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吏治和流民,所以此次殿試,這兩個題目都是殿試題,只是抽到的是流民問題。

表面看是如何安置流民。深層次看,其實還是在於流民形成的根源——天災和土地兼併。

天災造成的流民問題只是暫時的,一旦災情過去,災民還是會回到自己的家園,重新建設。

而土地兼併造成的流民,才是真正的流民,因為已經無家可歸,無地可種,只能四處流浪。所以這才是這次考題的重點。

這題對雲霽來說,其實相當於洩題。因為他深知皇帝出此題的根源是什麼。

而且他也沒少和閔悉討論這些流民的最終歸宿和解決之道,當然,他們都沒有找到能夠完全解決此問題的辦法,就如閔悉說過,除非革命,但統治階級革自己的命,那不是鬧著玩麼。

所以雲霽也只能說明流民形成的根源,並且提了些建設性的意見,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法子。畢竟這問題皇帝和內閣都沒有更好的辦法。

雲霽作答完畢,發現已經有人提前交卷了,便也不再枯坐,交了卷就先行離開了。畢竟在戶外坐久了,被風吹著還是有點冷的。

雲霽一出宮門,就看見閔悉朝自己招手:“七哥,這兒!”

雲霽小跑著上前:“你一直在這兒等著?不是說了,我自己回去嗎。”

“沒事,我估摸著也用不了很久,餓了吧?趕緊上馬車吃點熱乎的。”閔悉摸了一把他的手,發現他的手冰涼,忙把放在小火爐上的溫著的湯端給雲霽。

雲霽喝了一口熱湯,才開口說:“你猜今天的考題的什麼?”

閔悉想了想:“流民問題還是吏治問題?”

“流民。”

“果然跟我猜的差不多。七哥,這回你怕是要得探花了。”閔悉笑著說。

雲霽看著他,笑道:“你對我這麼有信心,怎麼不說我能考狀元呢?”

閔悉說:“本來也可以中狀元,可是探花郎要年輕俊美啊,舍你其誰?”

雲霽眼睛都是笑意,因為閔悉說他俊美:“考場上年輕俊美的也不少,陶澍就不錯。”

“可他未必能夠進入一甲。”閔悉說,“多久放榜?”

“應該是後天。”

“這麼快啊!想想有點激動呢,你居然要成進士了。”

“不管進士也好,狀元也罷,我都是你七哥。”雲霽說。

“只怕等放榜後,就該有人來家說媒了。”

“之前也有啊,不是都拒了麼。”

“你中了進士,來說媒的人身份就會不一樣了,肯定都是京中勳貴和朝中大臣,那些以後都是你的同僚上司,你要怎麼拒絕?”

“該怎麼拒絕就怎麼拒絕。”

“你們現在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無法做主。要是外祖父他們替你決定了,你怎麼辦?”

雲霽說:“到時候我就跟他們說,我遭遇海難的時候受了傷,患了隱疾,不能人道。”

閔悉聞言,震驚地看著他,然後忍不住笑出聲:“你真這麼說?”

“對啊,要不然怎麼辦?我要是坦誠我倆的關係,他們會覺得是你耽誤了我,然後想方設法來勸說你,你受得了?”雲霽看著他。

閔悉當然不願意經受狂轟濫炸,搖頭:“外祖母也不光是操心你的婚事,她還操心我的婚事,我該怎麼拒絕呢?”

雲霽說:“他們雖然會操心你,但也管不到你,你就跟他們說族中長輩寫了信給你,給你在家鄉安排了親事。”

“到也是個辦法,我就隔一段時間回我自己的宅子去住一陣,謊稱我回老家去了。”閔悉說著打了個響指。

“就這麼辦!”

“不過你的理由還是很搞笑。”閔悉說起來還是忍不住笑出聲。

“笑什麼?我什麼情況你再清楚不過。不過我擔心長輩可能還是會礙於面子,會給我安排一門親事,以此遮掩我的缺陷。”雲霽說。

閔悉說:“所以你說的辦法其實還是行不通。”

“也未必,就是要跟他們磨一磨,多費些口舌。”

到了放榜這日,陶興和陶盛一早就去長安左門外看榜了。閔悉和雲霽則在人群外等著,這會子攏共就三百進士,加上僕從親友以及看熱鬧的人,頂多也就是一兩千人,這規模跟會試放榜完全不能比,所以並不算特別擁擠。

半個上午的時候,皇榜終於張貼了出來了,完全就是閔悉所預料的那樣,雲霽中了一甲進士及第第三名探花,陶澍中了三甲第九十八名,賜同進士出身。

看到結果,閔悉笑盈盈地對雲霽說:“七哥,恭喜你中了探花郎!還真是不出我所料。對了,探花郎是不是要騎馬遊街?我記得傳說還會有人榜下捉婿,是不是真的?”

“榜下捉婿的事發生在宋代,現在沒有了。騎馬遊街也沒有了,那是唐代的習俗。”雲霽說。

“那現在就只冠個名兒?別的活動都沒有?”閔悉有些失望,他還挺想看看那些傳統習俗的。

“沒有了不是正好,我不愛騎著馬到處給人當猴看。”

閔悉湊近雲霽:“怎麼可能!天下哪隻猴長得這麼帥?美猴王也比不上!”

雲霽不由得笑出聲。

“不過不遊街也挺好的,我也不想你被那麼多人看了去。敝帚尚且自珍,我這麼俊的郎君,自然更要珍藏起來。”閔悉笑嘻嘻道。

雲霽被閔悉說得開心極了,比中了探花郎還要高興。

放榜之後的第二天,便是皇帝御賜的恩榮宴,也叫瓊林宴,由新科進士們和主持此次科舉考試的禮部官員們參加。

閔悉是落第舉人,自然是沒資格參加恩榮宴,據說檔次很高,都是御廚們準備的。不過閔悉也不是沒吃過御膳,也就那樣吧。這種數百人規模的宴席,肯定還不如平時跟皇帝一起吃的好。

雲霽回來說也是如此,本來這種場合,吃飯是其次,主要是結交同科進士,以後這些同年就是同僚了。情誼自然要比其他科的進士更深一些。

恩榮宴結束後,便是皇帝的各種賞賜,狀元直接授冠帶朝服,餘者都有金銀。接著便開始為這一科的進士們授官,雲霽本來想進吏部,結果進了翰林院,授翰林編修,正七品,負責起草詔、誥、表等文書,纂修史書,經筵侍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