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被書童領著,住進了潁川書院的客房,這客房雖然比不上皇宮裡的奢華,但也算得上是窗明几淨,清幽雅緻,別有一番風味。而鄒氏則被安排在了隔壁的房間,也算是對這位女中豪傑的優待了。
“公子,您今天可真是太厲害了!尤其是最後那一番話,簡直是石破天驚,把那些個老學究都給鎮住了!尤其是那個荀緄,我估計他這輩子都沒聽過這麼有道理的話!您是沒看見他那表情,就跟吃了蒼蠅一樣,五顏六色的,笑死我了!您可真是我的偶像啊!”剛一進屋,鄒氏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誇讚起劉辯來,一雙美眸中閃爍著崇拜的光芒,像極了劉辯的小迷妹。
“哈哈,雕蟲小技,不足掛齒,這不算什麼,基本操作,常規手段而已。”劉辯擺了擺手,故作謙虛地笑了笑,但嘴角卻忍不住微微上揚,心裡早就樂開了花,“對付這種自以為是、滿口之乎者也的老學究,就要用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方法,直接打他們的臉,把他們給打懵了!”
“可是,公子,您就不怕得罪了荀老先生嗎?他可是潁川書院的院長,天下聞名的大儒,桃李滿天下,您這樣當眾反駁他,讓他下不來臺,他會不會記恨您啊?我總覺得心裡有點兒不踏實。”鄒氏雖然佩服劉辯的膽識和口才,但心裡還是有些擔憂,畢竟荀緄可不是一般人,得罪了他,恐怕會惹來不少麻煩。
“怕什麼?我就是要讓他知道我的厲害!不讓他見識見識我的本事,他怎麼會正眼瞧我?不給他來點震撼教育,他會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劉辯冷哼一聲,不屑地說道,“只有這樣,他才會重視我,才會對我刮目相看,才會把他的那些寶貝兒子們還有七大姑八大姨家的青年才俊介紹給我認識,我才好招攬人才,擴充實力,懂了嗎?”
“公子您真是深謀遠慮,目光長遠,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鄒氏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跟您一比,我簡直就是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小女子。”鄒氏恍然大悟,對劉辯的敬佩之情又加深了幾分,只覺得劉辯渾身上下都散發著智慧的光芒。
“好了,好了,不說這個了,馬屁就不用拍了,聽多了也膩。”劉辯擺了擺手,話鋒一轉,“鄒姑娘,你也趕了一天的路了,想必也累了,你先回房好好休息一下吧,養精蓄銳,明天還有一場硬仗要打呢,到時候恐怕還要借重你的武力。”
“嗯,那公子您也早點休息,養足精神,明天咱們再戰群儒!”鄒氏點了點頭,乖巧地回到了自已的房間。
劉辯目送鄒氏離開後,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之色。他獨自一人躺在床上,開始思考接下來的計劃,以及如何應對明天的辯論。
“荀彧、荀諶、荀衍、荀攸、還有那個一直沒吭聲的戲志才……這幾個傢伙,可都不是省油的燈啊!尤其是荀彧,這傢伙在歷史上可是被稱為‘王佐之才’、‘吾之子房’的,曹操的首席謀主,曹魏集團的奠基人之一,那可是個老狐狸,絕對不好對付!我一定要把他收服!”劉辯心想,“不過,要怎麼才能收服他呢?這傢伙可不像鄒氏那麼好對付,一般的手段恐怕對他沒用,得想個辦法,讓他心服口服才行……”
第二天,劉辯和鄒氏起了個大早,用罷早膳,便精神抖擻地來到了書院的大堂,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此時,大堂裡已經坐滿了人,比昨天還要多,幾乎是座無虛席,連過道里都站滿了人,看來都是聽說了昨天的事情,趕過來看熱鬧的。除了荀緄和他的幾個兒子、侄子之外,還有許多書院的弟子,以及一些慕名而來的各地名士,一個個都伸長了脖子,翹首以盼,想要看看劉辯今天還能鬧出什麼么蛾子。
“弘農王殿下,您來了,這邊請坐。”荀緄看到劉辯,點了點頭,指了指大堂中央早已準備好的座位說道,“昨天您說要和犬子們以及在場的諸位賢達切磋學問,不知道今天您準備好了沒有?可別是心血來潮,一時衝動啊,哈哈。”
“多謝荀老先生,我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開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劉辯微微一笑,氣定神閒地說道,彷彿胸有成竹,勝券在握,“不過,在開始之前,我有一個小小的提議,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哦?什麼提議?但說無妨,老夫洗耳恭聽。”荀緄饒有興趣地問道,他倒要看看劉辯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我提議啊,既然是切磋學問,暢所欲言嘛,就不應該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限制,不單單是我和幾位荀公子切磋,而是和在場的所有人一起切磋!所有人都可以參加,咱們可以進行一場無差別大亂鬥式的辯論,不論身份,不論地位,不論年齡,誰都可以發言,誰都可以提問,誰都可以反駁,各抒已見,暢所欲言,百家爭鳴,豈不快哉?豈不壯哉?荀老先生,您覺得如何?”劉辯環顧四周,朗聲說道,聲音不大,但卻清晰地傳到了每一個人的耳朵裡。
“什麼?!”
劉辯此言一出,石破天驚,語驚四座,滿座皆驚!
要知道,潁川書院是什麼地方?那可是天下聞名的學府,是讀書人的聖地,這裡聚集了無數的名士大儒,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是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他們的學問都是非常精深的,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比的。
而劉辯,他竟然要和所有人進行辯論!而且還是無差別大亂鬥!
這也太狂妄了吧!太不自量力了吧!簡直是蚍蜉撼樹,螳臂當車!
“弘農王殿下,您確定要這麼做?您可要想清楚了,這可不是兒戲!這大堂之中,隨便站出來一人,都可能是當世名士,飽學大儒!您真的要與他們所有人為敵?”荀緄也被劉辯的這個提議給震驚了,他眯起眼睛,重新審視著劉辯,似乎想要看穿他的內心。
“確定,以及肯定,有什麼不妥嗎?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劉辯斬釘截鐵地說道,沒有絲毫的猶豫,“怎麼,難道荀老先生您怕了嗎?怕您的寶貝兒子們還有這些個寶貝學生們辯不過我,丟了您的老臉?”
“笑話!真是天大的笑話!老夫豈會怕你?你想自取其辱,老夫攔你作甚!”荀緄冷笑一聲,不屑地說道,“好!既然殿下您有此雅興,那老夫就成全你!老夫倒要看看,你到底有何本事,敢如此口出狂言,大言不慚!”
“來人,把辯論的題目寫在竹簡上,然後傳閱下去,發給在場的每一個人,讓他們都好好看看,咱們今天的題目是什麼!”荀緄大手一揮,吩咐道。
“喏。”一個小書童應聲走了過來,手裡捧著一摞剛剛寫好的竹簡,然後按照順序,將寫有辯論題目的竹簡一一發給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人手一份,確保公平。
劉辯接過竹簡,定睛一看,只見上面龍飛鳳舞地寫著五個大字:“論天下大勢”。
“這個題目,倒是有意思,也夠寬泛,正好可以讓我盡情發揮一下,把他們都給忽悠瘸了!”劉辯心想,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好了,既然題目已經公佈,現在辯論正式開始!”荀緄一捋鬍鬚,高聲宣佈道,“誰先來?有沒有自告奮勇的?”
“我先來!我先來!”荀諶第一個站了起來,迫不及待地說道,他早就看劉辯不順眼了,想要給他點顏色看看,“我才學疏淺,但我認為,如今天下之所以大亂,就是因為董卓這個老賊禍亂朝綱,倒行逆施,把好好的一個大漢江山搞得烏煙瘴氣!只要誅殺了董卓,還政於皇帝,天下自然就會太平!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說得好!不愧是荀家子弟!”
“荀公子說的沒錯!董卓就是罪魁禍首!”
“誅殺董卓!還天下太平!匡扶漢室!”
荀諶的話音剛落,立刻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大堂內頓時群情激奮,眾人紛紛高呼口號,表示支援。
“我不同意荀諶荀公子的觀點,董卓是壞,但是隻殺他一人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治標不治本啊。”劉辯緩緩開口,語速不快,但聲音清晰有力,擲地有聲,“誠然,董卓把持朝政,倒行逆施,禍國殃民,確實是天下大亂的原因之一,但絕不是根本原因。動動你們的腦子,好好想想!我問你們,大漢立國四百餘年,難道只出了一個董卓嗎?之前怎麼沒有人造反呢?現在為什麼偏偏趕到了一起?你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啊?我認為,如今天下大亂的根本原因,在於土地兼併嚴重,世家大族魚肉百姓,豪強地主巧取豪奪,大量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再加上世家大族壟斷了人才選拔,搞察舉制,導致階級固化,上升通道被堵死,下層百姓永無出頭之日!暗無天日!長此以往,百姓們活都活不下去了,難道還不能揭竿而起嗎?還不能造反嗎?還要坐著等死嗎?這才是天下大亂的根本原因!這才是萬惡之源!”
“什麼?!”
劉辯此言一出,石破天驚,再次震驚全場!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土地兼併和世家大族壟斷人才選拔,那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甚至可以說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自古以來,從來沒有人敢質疑這些制度的合理性,更沒有人敢挑戰世家大族的權威。
而劉辯,竟然說這是天下大亂的根本原因!
這簡直是離經叛道!大逆不道!
“大膽劉辯!你竟敢妖言惑眾,胡說八道!危言聳聽!”荀諶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直接跳了起來,指著劉辯的鼻子怒斥道,“土地兼併和世家大族壟斷人才選拔,乃是自古以來的規矩,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法度,怎麼可能是天下大亂的根本原因?!你這就是在胡攪蠻纏,強詞奪理!”
“自古以來的規矩?老祖宗留下來的法度?那祖宗之法就一定是對的嗎?就不能變嗎?那還要你們這幫人有何用?抱著祖宗之法啃一輩子嗎?”劉辯冷笑一聲,反問道,“我來問你,三皇五帝之時,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那時候為什麼沒有天下大亂?為什麼一片祥和?而現在,土地兼併嚴重,世家大族壟斷人才選拔,搞得百姓民不聊生,活不下去了,天下大亂,戰火紛飛,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還要我再怎麼解釋?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你……你……你這是強詞奪理!巧舌如簧!顛倒黑白!”荀諶被劉辯懟得啞口無言,面紅耳赤,氣得渾身發抖,但他又找不到什麼話來反駁劉辯,只能重複著這幾句蒼白無力的話。
“我認為弘農王殿下說的有道理,所言極是。”荀彧突然開口說道,聲音不大,但卻擲地有聲,清晰地傳到了每一個人的耳朵裡,“如今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確實與土地兼併和世家大族壟斷人才選拔有關,而且關係重大。如果我們想要結束這亂世,還天下一個太平,就必須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否則一切都是空談,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彧兒,你……你怎麼也跟著他胡說八道?你是不是讀書讀傻了?你糊塗啊!”荀諶不敢相信地看著荀彧,瞪大了眼睛,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已這個最聰明的侄兒,竟然會支援劉辯的觀點,這簡直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荀彧公子說的沒錯,非常有道理,我完全贊同。”劉辯說道,他對荀彧投去了一個讚賞的眼神,“土地兼併,導致大量百姓失去土地,淪為流民,無家可歸;世家大族壟斷人才選拔,搞裙帶關係,任人唯親,導致下層百姓永無出頭之日,上升通道被堵死。長此以往,百姓們活都活不下去了,還不能造反嗎?所以,想要結束這亂世,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就必須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必須改!”
“改革?如何改革?你倒是說說看啊!危言聳聽誰不會啊!”荀諶依舊不依不饒,他還是無法接受劉辯的這套理論。
“首先,要抑制土地兼併,打擊豪強地主,將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讓他們有地可種,有飯可吃,有衣可穿,居有定所,不再流離失所。”劉辯斬釘截鐵地說道,“其次,要廢除察舉制,改為科舉制,打破世家大族對人才的壟斷,讓所有有才之人,不論出身貴賤,都可以透過考試做官,為國效力!實現真正的任人唯賢,唯才是舉!”
“廢除察舉制,改為科舉制?!這……這怎麼可能?!”
劉辯此言一出,再次引起一片譁然!如果說之前劉辯批判土地兼併和世家大族壟斷人才還只是讓眾人感到震驚的話,那麼現在他提出要廢除察舉制,改為科舉制,那就是真正在掘世家大族的根基了!
要知道,察舉制可是漢朝選拔官員的主要制度,已經實行了幾百年了,是世家大族的立身之本!
而劉辯,竟然要廢除察舉制,改為科舉制!
這簡直是石破天驚!駭人聽聞!
“弘農王殿下,您這個想法,實在是太大膽了!太超前了!步子邁得太大了!容易扯著蛋啊!”荀緄也忍不住開口說道,他也被劉辯的這個想法給震驚了,“察舉制實行了幾百年,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豈能說廢就廢?這會動搖國本的!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我知道,我知道,你們肯定在想,存在即合理,對吧?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這純粹是屁話!是那些掌握了權力和資源的人用來忽悠老百姓的鬼把戲!”劉辯冷笑一聲,毫不客氣地說道,“察舉制已經實行了幾百年,確實有其優點和存在的道理,但同時也存在著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容易被世家大族所操縱,搞暗箱操作,導致選拔出來的官員,大多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和親信,或者是透過錢財買官賣官,而真正有才之人,卻難以得到重用,甚至被打壓,被排擠,這難道公平嗎?這難道合理嗎?捫心自問!而科舉制,則可以避免這個問題。科舉制以考試成績為選拔標準,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可以讓所有有才之人,不論出身貴賤,都可以透過考試做官,為國效力,光宗耀祖。這樣一來,就可以打破世家大族對人才的壟斷,讓更多的人才為國家所用,為百姓造福。”
“好一個‘打破世家大族對人才的壟斷,讓更多的人才為國家所用’!說得好啊!”荀彧的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他看著劉辯,彷彿看到了知已,“弘農王殿下,您的這個想法,實在是太好了!太偉大了!如果真的能夠實行科舉制,那麼必將極大地促進社會的發展,讓國家更加強大!讓百姓安居樂業!我完全贊同您的觀點!”
“哈哈,還是荀彧公子有眼光,有見識,不愧是王佐之才。”劉辯笑了笑,對荀彧的表現非常滿意,“在座的諸位,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人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或者說,誰贊成,誰反對,都可以暢所欲言嘛,不要有什麼顧慮。”
“我反對!我反對科舉制!”一個年輕的書生站了起來,大聲說道,“科舉制雖然聽起來很美好,很公平,但實際上卻很難實行,並且弊端重重。因為科舉制需要大量的經費來支援,考場的建設,書籍的印刷,考官的俸祿,後勤的保障等等,這些都需要花錢!而且是花大錢!而現在的朝廷,國庫空虛,百業凋敝,根本沒有那麼多錢來支援科舉制!這簡直就是痴人說夢,異想天開!”
“這位兄臺說的沒錯,有點兒道理,但不多。”劉辯點了點頭,示意他坐下,“科舉制確實需要大量的經費來支援,這個我承認,但我們可以透過其他途徑來解決這個問題嘛,開源節流,雙管齊下。比如說,我們可以發展經濟,鼓勵商業,發展手工業,提高農業產量,打擊貪汙腐敗等等,這些都可以增加財政收入,增加稅收,這樣就可以有更多的錢來支援科舉制,也可以有更多的錢來改善民生,提高軍隊戰鬥力,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何樂而不為呢?”
“發展經濟?如何發展?你說的倒是輕巧,具體怎麼做呢?你有具體的方案嗎?”那個書生繼續追問道,顯然是不想讓劉辯這麼輕易過關。
“方法有很多,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論。”劉辯說道,“比如,我們可以鼓勵商業,取消關稅壁壘,促進商品流通,‘通商惠工,以利天下’;還可以發展手工業,提高生產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還可以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改進農具,興修水利,提高農業產量等等,‘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只要我們能夠讓經濟發展起來,國家富強起來,那麼就可以有更多的錢來支援科舉制,也可以有更多的錢來改善民生,提高軍隊戰鬥力,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讓國家更加強大,這有什麼不好呢?對不對?”
“說得好!太好了!”
“弘農王殿下真是太厲害了!有理有據,讓人信服!”
“沒想到弘農王殿下竟然有如此遠見卓識!真是讓人佩服啊!”
劉辯的一番話,有理有據,深入淺出,說得頭頭是道,讓在場的所有人都佩服不已,大為震驚。
他們沒想到,劉辯這個在他們眼中一直都是“傀儡皇帝”、“落魄皇子”的形象,竟然有如此遠見卓識!竟然對治國理政有著如此深刻的見解!
“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務:折服荀氏。獲得獎勵:皇道氣運100,智謀加5,獲得‘學識淵博’稱號。”
“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務:拜訪潁川名士。獲得獎勵:皇道氣運50,聲望加100。”
就在這時,劉辯的腦海中響起了系統那久違的提示音,如同天籟之音一般,讓他心曠神怡。
“太好了!兩個任務都完成了!真是雙喜臨門啊!”劉辯心中狂喜,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
他看了看自已的屬性面板:力量5、敏捷10、體質5、統御5、魅力5、仁德5、聲望200、智謀10。口才(能言善辯):宿主現在已經可以熟練運用各種辯論技巧,並能夠輕易說服他人,讓他人相信自已的觀點,厲害,厲害!皇道氣運:350。
稱號:學識淵博(提升主角的智謀屬性和對文人的吸引力,尤其是那些滿腹經綸,自命清高的讀書人)。
“兩個任務,獲得了一百五十點皇道氣運,智謀加了五點,聲望加了一百,還獲得了一個‘學識淵博’的稱號!”劉辯心想,“這下我的實力又增強了不少!尤其是智謀屬性,直接加了五點,這下子總算不是‘智障’了!”
他看了看荀緄和荀彧等人,發現他們的臉上都露出了欽佩的神色,尤其是荀彧,眼神中更是充滿了欣賞和激動。
“看來,這次潁川之行,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不僅獲得了大量的皇道氣運和聲望,還得到了一個特殊稱號,最重要的是,成功地吸引了荀彧的注意,接下來,就是收服荀彧的時候了!只要能得到他的輔佐,我的霸業就成功了一半!”劉辯心想,他已經開始憧憬美好的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