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6章 新羅王子金春秋

松贊干布聽了凌遊的話,眼中如流星劃過般閃過一絲精光,但隨即那光芒又如同被黑夜吞噬般黯淡下去。

他嘆了口氣,有些無奈地說道:“如今我已經是大唐的郡王了,享受著大唐的榮華富貴,陛下又怎麼可能輕易放我回吐蕃呢?畢竟,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

凌遊看著松贊干布那有些頹廢的樣子,微微一笑,如同春風拂面般溫暖人心。

他輕輕拍了拍松贊干布的肩膀,聲音中充滿了鼓勵和信任:“西海郡王,你這可就小瞧了我們陛下的胸懷了,陛下是英明之君,他自然知道如何權衡利弊,只要你忠心耿耿地為大唐效力,提出合理的請求,陛下肯定會慎重考慮的。說不定到時候,陛下還會大力支援你征伐天竺,讓你一展宏圖呢!”

松贊干布聽了凌遊的話,心中的陰霾似乎被陽光碟機散了一些。

他抬起頭,看著凌遊那雙充滿智慧的眼睛,彷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隨後松贊干布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吐出,如同將心中的疑慮和不安都隨著呼氣一起排出體外。

他定了定神,然後說道:“凌公爺所言極是,我明日便上書陛下,請求征討天竺。”

次日一早,朝霞映紅了長安城的半邊天。

松贊干布身著華麗的郡王服飾,站在朝堂之上,向李世民提出了要征討天竺的想法,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彷彿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李世民聽後,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

朝堂之上,大臣們議論紛紛,有的面露驚訝之色,似乎對松贊干布的請求感到意外;有的則暗自揣測皇帝的心思,想要從皇帝的表情中讀出一些端倪。

過了片刻,李世民緩緩開口,聲音中透露出一種威嚴和決斷:“朕既已封你為西海郡王,本應讓你安守長安,享盡榮華富貴,但朕亦知你素有大志,不甘於平庸,天竺之地,若能納入我大唐版圖或成為藩屬國,亦是大功一件,朕可以考慮你的請求。”

松贊干布聽到這裡,心中一陣激動。

他趕忙伏地叩首,聲音中充滿了感激和堅定:“陛下聖明!臣定當竭盡全力,揚我大唐威名於天竺。不辱使命,不負皇恩!”

李世民點了點頭,對松贊干布的決心表示滿意。

他接著道:“朕許你歸吐蕃整軍備戰,朕會派遣一支精銳軍隊相助你,糧草兵器朕亦會供應部分,不過,你需將你的長子留在長安為質。原因朕想你應該清楚,就不用朕多說了吧?”

松贊干布心中一緊,長子尚幼,留為質子無疑是對他的一種牽制。

但權衡利弊之後,他還是咬牙答應了下來。他知道,這是他對大唐的承諾和信任,也是他對未來的賭注。

退朝之後,凌遊找到松贊干布,輕聲道:“郡王,此乃陛下的考驗也是信任,你莫要辜負了陛下的期望和信任。”

松贊干布握緊拳頭,目光堅定地看著凌遊:“凌公爺放心,有大唐的支援和幫助,天竺必將成為我的囊中之物,我定會揚我大唐國威於四海!”

說完,他轉身離去,隨後便踏上了歸吐蕃的征程。

而同一時間,大唐的使館中,新羅王子金春秋卻心急如焚,坐立不安,他的雙眼緊盯著窗外的天空,彷彿在尋找著某種希望的跡象。

時間回溯到半個月以前,那天,大唐的海平面上突然出現了一艘搖搖欲墜的海船。

巨大的風浪推動著它,讓它像是一片無助的葉子般在海面上飄蕩,最終,在淺水區域,海船終於支撐不住,擱淺在了岸邊。

船上的人們在驚恐中放下了幾艘小船,然後拼盡全力划向岸邊,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惶恐,彷彿是從一場生死浩劫中逃脫出來的一樣。

“這裡...是不是大唐啊?”有人顫抖著聲音問道。

“按照方向來說的話,應該是大唐無疑。”另一個人回答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確定。

在這群人中,有一個年少的男子格外引人注目,他雖然看起來有些狼狽,但是氣質依然尊貴不凡。此時,眾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殿下,您沒事吧?”有人關切地問道。

少年搖了搖頭,他的目光堅定而深邃:“我沒事,前邊好像有個小城,咱們先去確認一下這裡到底是不是大唐!”

“殿下,不可!”一個人急忙阻攔道:“此地形勢不明,您身份尊貴,不宜冒險。還是讓末將先去探查一下再做決定吧!”

少年皺了皺眉,他明白對方的擔憂,但是心中的急切卻讓他無法等待:“我們出海已經一個月了,王姐那邊已經快堅持不住了,時間不等人,咱們必須儘快確認這裡是不是大唐!”

說完,他毅然決然地向前走去。眾人見狀,只好緊隨其後,一同向著前方的小城進發。

原來這位風塵僕僕、卻依舊難掩貴氣的少年,便是新羅女王的族弟、新羅王子金春秋。他的眉宇間透露出一股堅毅與果敢,彷彿所有的艱難困苦都無法壓垮他那瘦弱的肩膀。

金春秋的心中,承載著整個新羅的希望和未來。

每一刻的沉重,都讓他明白自已不能失敗,也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國家的命運、族人的生死,全都繫於他一人之身。

“我必須儘快找到大唐的援助!”金春秋在心中默默地告訴自已。

只有大唐的強大力量,才能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新羅,他深知,此次高句麗與百濟聯手進攻新羅,若得不到大唐的及時援助,新羅怕是真的要永遠的滅亡了。

正是因為如此,新羅女王才會派他帶著使團前來大唐求助。

她深知金春秋的聰明才智和堅定決心,相信他一定能夠不辱使命,求得大唐的相助。

一行人緊趕慢趕,終於走到了這座小城的近前。

當看到城門上那醒目的大字時,他們的臉上頓時露出了欣喜之色。

“殿下,您看!是大唐!”隨從激動地指著城門上的字喊道。

金春秋聞言,抬頭望去。

只見城門之上,赫然寫著江陵縣三個大字。

“咱們終於到了!”金春秋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久違的笑容。

他知道,接下來的路還很長很艱難,但至少,他們已經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