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章 姐姐的日記(上)

“你是不是春天一過,就要走開。真心的花才開,你卻要隨候鳥飛走,留下來,留下來…”—選自著名歌手齊秦的《花祭》。

6月的日子,在平房屋外的梧桐樹蟬鳴聲中一天天地度過…

晚上,在戶外可以看滿天的繁星。時不時,還有一兩顆流星劃過天際。這時候,女孩子們還沒有流行開,向流星許願的行為。天上的繁星如此之多,就像地上芸芸眾生。

夏天,天氣炎熱。大人們吃完晚飯,就帶著板凳椅子,到屋外乘涼,一起聊天。而住在平房的孩子們,有的則是跑去某研究所門口,去看有沒有好看電視節目。那時候,日本的動畫片,美國科幻片流行一時。記得第一部是引進的《鐵臂阿童木》,裡面的那個機器人無所不能,一次又一次打敗破壞世界的壞蛋。後來又引進了另一部動畫片《森林大帝》,裡面的主角是一隻白獅子,故事很長,大致就是講述小獅子成長為獅王的勵志劇。而美國在與我們建交以後,引進第一部電視劇科幻片《大西洋底來的人》,這部劇很奇特的一點就是沒有男女主角談戀愛的戲份。(難道就像現在流行的一句話,女人只會影響到我拔刀速度。換成劇裡,難道會影響男主角麥克哈里斯,游泳的速度。額,他比海豚遊得還快。)

可惜,此劇沒有放完,就爛尾了。

後面一部槍戰片《加里森敢死隊》,背景是美帝敢死隊打擊德國人的戲。可惜,也沒有播完。因為有人反映,此劇對國內治安帶來不好影響。結果,當晚央視就斷播了…

這幾天,班上的男生都在討論即將開始的足球世界盃。官方的電視臺也決定直播一些比賽場次。雖然這時候的世界盃的熱度,遠遠比不上後世那樣的誇張。但是,終究國人可以透過逐漸開啟的大門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偉人曾經去法國留學,他明白一個封閉的國家,只能帶來落後和愚昧。這一點,從開放的唐朝,達到萬國來朝的盛世,就可以證明這一點。而後世的清朝則是反例出現,因為出於維繫自已統治需要,自私自利制定閉關鎖國的政策。

而逐漸開啟眼界的國人,透過引進來,走出去方式,知道原來世界如此精彩…也意識到自已國家在很多方面落後於西方先進國家。對於後進者,虛心向先進者學習,是唯一正確的方式。

這次世界盃預選賽,國足經過努力,可惜最後一戰,在新加坡,以1:2輸給了紐西蘭,無緣參加本次世界盃決賽。

國人感到惋惜,又要等四年。其實他們卻不知道的是三年後,七年後,在世界盃預選賽上,都是功虧一簣…之後的國足,就成了與大A一樣,無可奈何的存在…

6月14日,在歐洲西班牙,這次世界盃開始的揭幕戰…足球的狂歡要持續到下個月。

而班上的女孩子,對於這屆足球世界盃,大部分是無感的。反而關注點,放在即將在月末開始的期末考試。一個學期的學習成果如何,終究需要透過期末考試來檢驗!

這個學期,姐姐已經是進入初中學習第二個學期,這次期末考試,也是對初一年級學習的檢驗,因此她也很重視。主科裡面,她在小學數學成績相對比較弱,經過一年的努力,數學成績能穩在前三。英語是初中新開的,基本上不會拖後腿。在原來的時空,她的英語成績是所有科目裡最好的。至於語文,她比較弱的就是作文,這個環節。沒辦法,只有從多讀多寫的角度,想辦法提高作文水平。

為此,平時除了學習語文課本上課文,還買了一些合適中外名著,積累寫作經驗,名句,名段。還讓父親訂閱了《中學生作文》,《少年文藝》等雜誌。

在多讀情況下,姐姐堅持寫日記,寫讀後感,遊記,議論文,說明文。各種題材,都嘗試去寫。

她的語文老師,是有著多年語文教學經驗,還是學校初中語文教研組的組長。

說起這位語文老師,因為姐姐跟她接觸比較多,也從側面瞭解到她的一些逸聞趣事。而謝老師的這些逸聞趣事被寫進了,姐姐的日記裡。

姐姐的日記平時放在裡屋,立櫃的下面兩個抽屜裡。日記被她分為兩部份,一部份涉及個人隱私,放在下面一個抽屜裡,外面上了鎖。而上面一層,放的日記就是不涉及隱私部分的內容,所以也不在乎被家裡人看。

拉開抽屜,映入眼簾的是放置整齊的日記本。姐姐的日記本,是父親單位上發的那種工作日記本,泥黃色的封面,上面印著紅色四個字:工作日記。姐姐每個月用一本,從上初中一年級開始,第一本日記,時間是1981年10月8日—10月30日。這是放在最下面一本,日子越近越放在上面,最上面的一本日記是:1982年5月1日—5月31日。

這個月6份的日記,因為這個月還沒有完,所以還沒有放進抽屜裡儲存。

我隨意翻開今年3月那本,發現裡面一篇有關她的語文老師—謝老師的內容。

從姐姐這篇日記得知,她語文老師姓謝名韻玉,據說是江南那邊過來的,她的家族好像跟歷史上那個謝家有點淵源。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江南淪陷敵手,幾年後年幼的她跟隨家人,沿江而上,與眾多躲避戰火的人一起進入西川省。

因為某些緣故,她家定居在嘉陵江畔,她家不遠處就是那個著名的大佛。

小時候,她和夥伴們經常去大佛那裡玩。大佛可不像後世那樣,維護的很好,上面長有不少樹木,藤蔓,樹木上還有鳥窩,不時還有鳥糞落在大佛身上。

夏天來了,她看到河水上漲,但始終沒有淹過大佛的腳趾…

大佛不遠處,有一座形似蓮花的山。當地人叫它蓮花山。因為周圍的山, 形如蓮花的花瓣 ,一層又一層。而蓮花的中心,建有一座小的道觀。

這個道觀也是童年時,謝老師和小夥伴們,經常去玩的地方。

道觀裡不大,有一個大殿,裡面供著三清祖師。道觀裡有道士數人。平時,道士以給人做白事誦經打醮為生。孩子對高高在上的三清塑像,沒有多少敬意,眼睛裡,只有濃濃的好奇。

謝老師在嘉陵江畔讀了村小,在臨近畢業那一年,紅色大軍開進西川省,從她家鄉的大路走過,一條由人匯聚成的“長龍”繼續向南挺進…

後來她去了縣城讀中學。縣城這所中學,規模雖然不大,但近代卻是出過一些名人。比如寫出《女神》這樣作品的人。還有寫出《鄉愁》的詩人,也曾駐足於此。後來,去了海那一邊…

中學畢業後,她選擇了讀師範。教書育人,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不失一種不錯地選擇。

她在師範讀的系,原來叫國文系,後來改稱中文系。到畢業時,她被分配來到姐姐就讀學校教書。

那時姐姐就讀學校還在護城河邊上,南邊就是國內著名某醫學院。

謝老師說“:她還清楚記得,剛來工作時,省會護城河上,那座後來當地人熟悉的護城河大橋,還沒有建成。來往的人,都是需要坐船,才能擺渡過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