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章 這尼瑪是自爆啊!

“將軍,敵人的車隊已經快到谷口了。”

聽到傳令兵小聲彙報的唐笠只是微微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對方也沒有覺得他是架子變大了,山谷埋伏戰本就是要小心隱藏行跡的。

眼見山谷入口處出現了五十個後秦軍步卒,趴在已經開始竄新草叢中的唐笠眼皮都沒眨一下,也沒有像以前那樣走出下達命令的準備。

現在的他已經不需要再事無鉅細的指揮這種伏擊戰了,早期的數百盤古軍老兵早就打熟了這種伏擊戰,鄭大等幾個將領更是成了指揮這種戰鬥的行家。

經過最近一次擴軍,此次唐笠帶出山的人馬足足有三千多人,可謂是傾巢而出了,只留下了一個百人隊留守盤古寨。

新兵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全部來源於俘虜的秦人官軍,絕大部分都是這幾個月來在大規模基礎訓練中表現最好的青壯。這些人中最多的是歷次劫糧戰中解救的秦人民夫,也有不少主動攜家帶口逃進山中的秦人百姓,能逃到山中的無不是生命力頑強之人。

這些或被盤古軍救了性命,或因盤古軍而讓一家老小免於餓死的秦人百姓,對於加入盤古軍的熱情非常高漲,在各項訓練中都表現的十分積極賣力。或者都不能說是賣力了,簡直就是拼命。因為他們一路逃來,哪個沒有家中之人死於路途的?

山裡冬天也沒法種糧食,唐笠就讓因傷致殘的盤古軍退役老兵做教官,將所有山中青壯都組織了起來進行一些基礎訓練。然後選擇其中表現好的編成新兵隊再進行進一步的訓練和淘汰。

兩輪合格後再和部分老兵混編後進行一些基本的戰陣訓練,其實也還算是新兵營,再次過關後才有資格被補充進盤古軍的正規軍中。

唐笠也對擴軍後的盤古軍按照各方通行的、承襲自大秦朝的軍隊體系進行了重新整編。

整編後,鄭大、大春和齊大毛的第一、二、三隊全都擴充到了一千人,三人也都由之前帶領一百多人的隊率變成了統帥千人的軍侯。所率部曲裡的五百主、百將、屯長和大部分什長等各級軍官都由以前隊中的老兵升任。只有個別的什長是從表現最好的新兵中挑選,以為鼓勵。

李程的斥候隊也擴充為了斥候營,只是人數僅從原來的五十人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人。實在是合格的斥候對一個人的各項素質要求很高,必須寧缺毋濫。不過他的軍階也和鄭大三人一樣都是軍侯。

老樁也再次離開了唐笠的親兵隊,被任命為了新組建的人數有三百人的輜重營軍侯,他的假軍侯則是當初從銅川縣城帶回來的張震。

這小子一開始還不情願,找到唐笠表示要加入戰兵隊伍,寧可當個小兵也不去只管吃喝拉撒的輜重營,結果被正因糧食問題而焦頭爛額的唐笠一頓劈頭蓋臉給罵了回去。

張震不敢違逆唐笠的命令,只能不情不願的去了輜重營報到,結果被老樁揪住耳朵又是一通罵。

老樁在盤古軍中年紀最大,資格也最老,唐笠見到都會親熱的叫一聲“老伯”,張震哪裡敢跟他還嘴?只能委屈得直掉眼淚。

不過老樁雖然脾氣也很火爆,偶爾發起火來連號稱盤古軍第一炮仗的鄭大都得退避三舍,卻對軍中的年輕後生格外的照顧。對山裡百姓家的娃娃更是一見到就樂得合不攏嘴,任由小傢伙們扯鬍子揪頭髮。

大概是見到這些孩子們就會想起自己已經慘死的小孫子吧!

因此無論是在盤古軍中還是在山裡的百姓中人緣都是最好的一個。

張震只有十六歲,父親是銅川縣城中開鐵匠鋪的,家境原本尚可的他從小就被老爹咬著牙堅持送去城中私塾讀書,希望他以後能有大出息。張震人也聰明,就連陳道清都曾向唐笠要過他給自己幫忙。

老樁打心眼裡喜歡這個知書識禮的小子,發脾氣只是覺得自己被嫌棄了。

好在也是盤古軍老兵的張震熟知老樁的脾氣,心裡也清楚他對自己的喜愛和照顧,倒是沒有一絲怨氣和不滿,耷拉著腦袋只是一個勁兒的委屈。

後來還是心細的老樁特意跑去找來了唐笠,一番解說之下才讓他的思想轉過彎而來。

唐笠告訴他,第一盤古軍中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輜重營也是戰鬥部隊,作用一點也不比三個戰兵曲差;第二盤古軍現在最缺的就是像他這樣識文斷字的人才,尤其是要和數目越來越多的物資打交道的輜重營,在這裡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他的作用。

張震並不笨,相反十分聰明,不然陳道清那個算文人也不會開口向唐笠要人。之前只是一時心裡沒轉過彎兒,其實唐笠那樣安排的道理他本來也就明白。經過唐笠的一番耐心解釋,雖然還是不太甘心,卻也算得上是高高興興的跟著老樁幹活去了。

至於陳道清則徹底脫離了軍隊體系,就連教書的任務都不再做了,徹底的幹回了老本行,成為了山中事實上的行政負責人。這也是實在沒辦法的事,現在唐笠手下不缺兵源,可像他這樣讀過書、有學問,又有治理地方經驗的寶貝疙瘩就這一個。

陳道清本人對此也是樂見其成,而且也算是人盡其才了。

這麼大規模的隊伍再想像之前那樣完全隱藏行跡是不可能了,唐笠卻還是將這第一戰的戰法選擇了最熟悉的伏擊戰。

雖然這些透過了三輪篩選的新兵本就是一輩子吃苦耐勞的底層秦人百姓,吃飽肚子後的他們本身素質就不錯,又有數百老兵做骨架,基礎訓練也算得上充足,但還是差了殺敵見血這一最後一步。

所以這第一戰就要務求穩妥,正面硬戰唐笠認為太冒險,即便勝了估計傷亡也不會小。

在太行山裡待了一個冬天的盤古軍新兵對此時埋伏的環境感覺很熟悉,自然沒讓那一屯探路的後秦軍發現蛛絲馬跡。得到探路隊回報的後秦軍輜重車隊開始進入谷口,兩側山上的盤古軍第一、二兩曲也做好了準備。

這次伏擊的後秦輜重隊規模很大,足足有大車近百輛,看得兩側山上埋伏的盤古軍將士一個個兩眼放光。按照以往的經驗,一支輜重車隊中至少有七成都是糧食。七十車糧食足夠山中幾萬人吃上一陣子了。

趴在地上的盤古軍士卒突然聽見轟隆隆的一陣響,接著感覺到身下的地面都震顫了起來,心裡就都知道戰鬥開始了。

兩頭被堵的後秦軍輜重隊還沒等到兩側山上埋伏的盤古軍放箭、扔石頭就已經開始混亂了,顯然也算被伏擊出經驗的他們也都第一時間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等到盤古軍的第二輪箭雨射下,谷底的後秦軍就已經崩潰了。

領軍的羌人將領已經從箭矢的密集程度判斷出了伏擊自己的至少有兩千人。在心裡迅速盤算了一下五百人對兩千人的勝率,果斷的對已經開始混亂的手下下達了一個命令。

山頂上的唐笠發現下面的後秦軍突然丟下了自己保護的輜重大車,方向十分統一的向著來時的谷口退去,緊隨其後的是更加驚慌失措的大股民夫,心裡陡然升起了一絲不祥的預感。

敵人的反應有反常,己方連石頭都還沒開始扔,僅僅兩輪箭矢不可能讓總數得有五百的敵軍作出如此舉動。

難道其中有詐?

還沒等唐笠來得及細想,他就看見被敵人放棄的輜重大車開始冒煙,然後就騰起了火焰。

“操!”唐笠破口而出一句髒話,接著焦急的縱聲大喊:“傳令!全軍衝鋒!”

他已經明白了敵人的意圖。

可是接到命令的盤古軍將士衝得再快也比不上火勢起得快,很明顯輜重車上是提前準備的有引火之物,所以這火絕對是早有預謀的。

面對已經完全燒起的大火,衝到谷底的盤古軍將士沒有絲毫辦法。這種情況人根本無法靠近,更別說去滅火搶救了。

於是一個個滿腔怒火比眼前的大火還盛的盤古軍很快就嗷嗷叫著衝向了逃向谷口的敵人。

可是逃走的後秦軍顯然早有準備,狂奔到入口後沒有絲毫猶豫的就開始攀爬堵路的亂石,就連其中羌人騎兵都不例外。速度最快的他們第一時間就拋棄了戰馬開始攀爬。

盤古軍這邊因為提前發動了衝鋒,齊大毛的第三曲沒能及時從藏身處趕到谷口封堵。谷內追擊的第一曲又被最後面混亂異常的數百民夫阻擋了一下,還真讓不少後秦軍成功逃走了。

這讓三千盤古軍憋屈的怒火只能發洩在那些落在最後面的二百多敵人身上,不到一刻鐘就前後夾擊的將其殺了個一乾二淨。

帶著輜重營原本是趕來接受戰利品的老樁看看不遠處山谷裡依然沖天的大火,又看看眼前蹲在地上的幾百秦人民夫也傻了眼。

這是連根毛也沒撈著啊!還他孃的多了幾百張要吃飯的嘴!

“誰放的火?這是那個兔崽子放的火?”心中其實是有點數的老樁還是沒忍住吼了一嗓子。

唐笠轉頭看看他那難看至極的臉色,嘆了口氣道:“是後秦軍自己放的火。老伯,咱們這次遇到麻煩了!”

戰鬥還沒結束唐笠就已經把事情想明白了,其實根本也不復雜。

這次下山前唐笠就從斥候那裡得到了秦魏雙方輜重隊有了變化的資訊,只是當時沒有深想,興許還有點心存僥倖吧。

自從自己帶人在過年時連搶了兩批後秦軍輜重隊後,秦魏雙方就都加大了在對手後方的遊騎投入,其中一些偷偷越過戰線的人馬還是走的太行山外圍山道以隱藏行跡。自己還還派人藉此在山中劫殺了好幾股兩方隊伍,搶得了不少戰利品。

那之後就陸續有斥候報告說遭到襲擊的輜重隊被大火燒燬的情況比以前多了不少。

當時唐笠以為都是劫糧一方乾的,因為無論是北魏還是後秦派出的劫糧遊騎,其主要目的都和己方不一樣。

自己這邊在打擊敵人的同時,搶奪物資尤其是糧食其實才是最重要的目的,殺敵和解救秦人民夫只能放在第三位。

可秦魏兩軍的遊騎不一樣,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打擊對方的補給線並讓對方的物資受到損失。所以他們即便是成功擊敗了護糧的敵軍後也只會帶走很少的一部分必要物資,然後就會放上一把火。反正要一直在敵後活動的他們也無法把東西運回去。

還有就是據他所知,胡人軍法規定,輜重如果被搶或被毀,負責押送的軍隊從士卒到主將全都要受到處罰,所以之前從沒有遇到過主動焚燒輜重的事情。

可剛剛後秦軍很明顯的就是早有準備,而且動作十分熟練,發現自己沒有取勝希望後立刻就毫不猶豫的自己點了火。這一定是收到了明確的命令,允許甚至是要求他們這樣做的。

後秦軍一定是修改了相關軍法,估計北魏那邊情況也是一樣。

原因也不難猜得到。

能保就保,保不住就主動毀掉,總之不能讓敵人搶了去。這樣可以讓對手的遊騎得不到物資尤其是食物的補充,從而更快的退回去補充給養,可以變向減少己方被襲擾的次數和頻率。

“這尼瑪是自爆啊!”唐笠在心裡惡狠狠的罵了一聲,心知自己這回遇到大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