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五章 李儒與蒯良在江上對峙

劉陵三人吹著江風,坐在船舶之上,聽著船槳在水中搖晃的聲音,李儒將畫地為牢之策娓娓道來:

“主公可先率精兵三千駕鬥艦與那蒯良會於巴丘港與洞庭港之中央,而後將我等放置於小舟之上。”

“在小舟一圈以內讓周倉將軍埋伏一干水手,待到小舟飄到中央之時,蒯良必會親自帶兵來迎。”

“當蒯良之小舟與載我等小舟碰撞之時,可令周倉將軍帶水手立即上岸將蒯良活捉,黃祖必顧忌傷到蒯良而不敢放箭,如此一來不僅解了兵戈之危,還可以逼迫他們達成了和議”

李儒計畢,劉陵和蔣琬無不佩服。待思索一番後,劉陵心下一橫,隨即帶領周倉以及三千精兵,還有李儒蔣琬等人約定蒯良於三日後的清晨在巴丘港和洞庭港中央交換人才。

當黃祖接到劉陵的信件之後,不禁有些疑惑,這劉陵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所招攬來的大才,不乏李儒這樣在董卓手下極其出名的名士。就這樣心甘情願而交給他黃祖?

蒯良卻不以為然道:

“黃兄,這劉陵雖然我等並未與其正面交手,但觀其信中懇切之語,並親自派人將那些文人送到河中央,我料定必然無詐。”

黃祖身為劉表一直以來提拔的二把手,其不僅擁有韜略之外,還更加處事謹慎,不願冒之大險,有著很多將領都沒有的特性。

“我看還是不妥,子柔,你乃主公帳下智囊,你若出事,我不好與主公交代,這樣,我和文聘帶五千軍士乘艨艟隨行,待你接到那些人才之時,我才讓文聘帶數百精兵分數舟來策應,方為穩妥。”

蒯良聽罷,拱手對黃祖坦言道:

“如此則多勞黃兄了!”

數日後,洞庭港與巴丘港之中央交界。

劉陵軍與黃祖軍很快會於江面之上,在兩邊敲鑼打鼓下,劉陵派軍士護送李儒以及蔣琬上船,而與此同時,周倉早已帶著數百名水手潛伏於河中央。

上船之前,劉陵看著李儒和蔣琬,眼中滿是擔憂之情。即便有所準備,可他還是深怕發生意外,到時候傷到這兩位頂級策士,自身可就得不償失。

“文優,公琰,你等二位定要密切注意安全,若是黃祖敢硬來,大不了直接開戰,還不用讓兩位軍師冒著如此安危前往對峙。”

李儒擺擺手對劉陵說道:

“主公不必擔憂,此去定然能在周倉將軍的保衛之下安然歸來!正巧李儒投軍以來還未能給主公攬個謀士,今日儒便把那蒯良活捉過來獻於主公!”

劉陵欣慰之餘,還是點了點頭。就這樣,他目送著李儒和蔣琬的小舟漸漸離自已的鬥艦越來越遠,此時的劉陵只希望一切能夠如李儒所料的進行。

大江之上,波光粼粼,特別是清晨剛剛出沒的紅日,將李儒和蔣琬的影子連同兩旁的群山一併對映在江面之上,宛如一幅絕妙的山水畫。

在小舟飄蕩之中,李儒淺淺說道:

“公琰,自儒投奔以來,慢慢看著主公一點點壯大,雖然如今還是侷限在零陵一地,但儒深知,主公其人,遠遠勝過恩相,但並不會像恩相一般對在下。”

蔣琬對董卓並不熟悉,他只知董卓是個篡逆之輩,但畢竟李儒在董卓門下很長一段時間,這些想法平日間也不好當面提到。

“敢問文優兄,為何主公對汝不及董卓對汝?”

說到這,李儒便苦笑著,望著前方清澈見底的江面,不時有些小魚蹦躂出來,他的眼角慢慢落下淚水,似有千言萬語,但是說出來卻只有那麼幾句:

“恩相雖然殘暴不仁,甚至嗜酒好色。但他對於自已的同僚以及手下部將那是無話可說的。李傕以及郭汜,都在西涼掌有十萬兵馬。”

“試問他二人有何之能?武藝稀鬆,又無謀略。但恩相豈能不知?恩相任人不為賢,俱為親,所以即便恩相如此倒行逆施,但他的嫡系之臣卻還是矢忠不二。”

蔣琬聽著十分入迷,他沒想到還能從李儒口中得知不一樣的董卓。也許是人便有缺陷,但在個別的角度來看,也會有一定的閃光點。

“反觀主公,主公確實對在下有知遇之恩,不遠萬里前來招攬儒某,我感激涕零。然而主公愛的是儒某之才,而並非在下這個人,日後定會有勝吾才十倍之人來追隨主公。”

“屆時,主公還會不會如今日這般器重我等,那就不可而知了。”

“公琰,今日之言權且是當茶餘飯後閒談,你我一齊爛在肚子裡即可。”

蔣琬不傻,當然明白李儒是何意思,李儒投奔劉陵,也並非是完全心甘情願,而是迫於時勢。只不過他選擇把這種後悔藏在心底,不願再挖出來罷了。

恍然間,兩人便看到從對面也有一小舟過來,領頭的正是蒯良,帶著數十名士兵前來,正在向著李儒和蔣琬這邊揮手。

然而就在李儒等人慶幸準備讓周倉動手之時,在蒯良後面,卻還有數只小舟,正是劉表帳下大將文聘帶兵隨行防護。

看到這,李儒瞬間便不淡定了,如若對方有了防備,就不能再小舟相連之時下手,而是見機行事。於是,李儒附在蔣琬耳邊說道:

“公琰,待會兒小舟相連之時,你我佯裝成不熟水性的樣子,不敢過小舟,那蒯良便會讓其身邊計程車兵去接我等,屆時,我會往我等小舟後方一倒,你便大喊動手。”

蔣琬點了點頭表示意會到李儒之意,隨後,兩方小舟連線了起來,而李儒和蔣琬卻趴在邊上嘔吐,蒯良見狀忙關切的問道:

“二位先生!這是何故,爾等皆為南人,為何卻如此不識水性?”

李儒裝作臉色很難受的樣子解釋道:

“蒯兄......嘔,有所不知,儒本為北人,後董卓被誅,儒便南下來投劉陵,誰知根本不識水性,當時便叫儒一陣好吐啊!”

蒯良半信半疑的讓舟中軍士前去將其扶過來,心想後方反正有文聘坐鎮,應該無事。

哪知道這些劉表軍士剛上李儒的小舟,李儒就嘔的更厲害了,反倒還往後面一倒。蔣琬見狀,當機立斷,大喊道:

“周倉快快動手!”

此時,蒯良小舟的一圈以內突現幾十名水手一湧而起,濺出不少的水花,頃刻間,文聘、蒯良等人反應不及,蒯良被周倉摟著脖子跳下了水,而李儒和蔣琬也跳下了水被水手接住。

站在舟上的劉表軍士幾乎傻了眼,下一秒,就被迅速衝來的水手推入水中,紛紛溺亡。

文聘見狀,拔出劍來,指揮著其餘數舟的兵士大喊道:

“眾舟給我上前救回蒯良!快!”

正在此時,只見江面上又多出一位影子,一名白衣白甲手持龍膽亮銀槍的戰士單獨乘一舟而來,隨即就是一陣洪亮的聲音喊道: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誰敢與我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