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陵等人至李儒面前時,李儒對劉陵拋來及其感恩的眼神,並鞠躬說道:
“若今日不是中郎出手相救,儒現已死無葬身之地。”
劉陵扶起李儒,對於李儒遇險,他早已瞭然於胸。
如今李儒歸順自已,自已帳下便有了二流頂尖謀士。對比以前來說肯定是如魚得水。
“文優無需客氣,陵求賢若渴,不忍天下大賢就此喪生,從今往後,先生有何打算?”
李儒毫不猶豫的便回答道:
“現董卓已誅,罪臣無處可去,願投效中郎大人麾下,盡犬馬之勞!”
劉陵心中雖喜,可表面依舊平靜如風,淡然說道:
“先生能夠懸崖勒馬,為時不晚。不過現如今零陵太守是劉度大人,日後先生可跟陵一同為劉度大人效力。私下嘛,先生自然是我的智囊。”
李儒瞬間明白劉陵深意,當下保證道:
“臣自當全力以助中郎,至於劉太守,中郎如何與之虛與委蛇,我便如何與之虛與委蛇。”
劉陵聽到這才漸漸放下心來,隨即他回首對趙雲說道:
“子龍,你可先修書一封報與太守情況,而後我等立即啟程回往零陵。”
“趙雲遵命!”
數日後,零陵郡將軍府內。
劉度滿臉躊躇的看著劉陵遞上來的書簡,不由面色有些難看。
四下策士都望著一言不發的劉度。現場陷入了沉默。
良久,劉度才敷衍眾臣道:
“中郎方才來信稱如今董賊已誅,皆大歡喜。現已在歸來路上,眾臣可安心退下了。”
話畢,各路文臣都準備退去,正待楊俊也要離去之時,卻被劉度叫住了。
“季才且慢,本府尚且有事跟你商談。”
楊俊愣了一下,而後又呆在了原地,待眾臣都走遠之後,劉度示意左右將府門關緊。隨後問楊俊道:
“季才,你自投奔於本府有多少時日了?”
“稟太守,比中郎晚大概月餘左右。”
“原來如此,季才你且猜猜,那劉陵送來的書簡之中,究竟所述何事?”
楊俊苦思片刻後說道:
“末將聽聞劉陵出發日前,曾密召趙雲、周倉等將領到他府上商議,具體何事不得而知。”
劉度隨即點破道:
“方才我之所以壓下暫不報予群臣,便是因此,劉陵已收服那董卓麾下第一謀臣——李儒。如此一來,猛將謀士盡為他劉陵所用。”
楊俊聽後,不甚贊同的說道:
“太守不必如此悲觀,想那劉陵不還是得聽從太守您的號令,你若不允,何人敢造次?再說,依末將看來,那劉陵如今還不敢有反意凌駕於太守之上。”
“即是如此,那季才認為本府在將軍府更得人心,還是中郎在將軍府更得人心乎?”
這一問,把楊俊難住了。雖說自已跟劉陵有打過幾次交道。
但是介於並不是由劉陵親自招攬過來的,劉陵對自已一直都不冷不熱。
包括在劉先與劉陵的鬥爭中,也曾未明顯站過隊。
這就使得自已一直以來在零陵就是個中間性人物,存在感最低,作用也不大。
他深知要想獲得注意,自身得做些什麼,如今劉度既然發問,那麼他還是覺得要好好表現一下自已對劉度的忠心。
“太守大人盤踞零陵已久,無論是各方百姓也好,還是郡內士族地主也罷,無不對太守心悅誠服。若零陵無太守,則便是能征善戰的將軍斷了頭。”
“可中郎只不過輔佐太守一小臣,任誰人都能代替。只是太守暫時沒有好的人選替代他罷了,中郎對於零陵來說,實是可有可無。”
劉度會心一笑,楊俊這一回答就足以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的,曾經劉先還在的時候,跟劉陵二虎相爭,權力則穩穩在劉度手上。
而現在,將軍府中,不是劉陵招攬過來的名臣武將,就是和劉陵有著密切關係的友人。自已深感逐漸越來越要被架空。
自已兒子劉賢又尚還年幼,不懂心計,斷然不是劉陵的對手。
而邢道榮雖然名義上比劉陵位高,可以制衡,然其政治覺悟極低,思想只是一根筋。
只知一味的聽從上面的安排,自已心裡卻沒有一點想法。
如今能夠制衡劉陵的人選,只剩下這位一直沒有被重視,地位在邊緣化的楊俊。
“季才所言,也有道理。只不過劉陵為本府立下汗馬功勞,季才如此之說,難免有些傷其本心。”
劉度說到一半,話鋒又突然轉變道:
“不過,季才倒也說中了要點,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嘛。劉陵確實有功,只不過,如今你也看到了。”
“朝野上下,皆已經變成了他劉陵的同黨。久而久之,本府地位岌岌可危,不知季才是何想法?”
楊俊一看機會來了,不甘落後於人的他,當然不會輕易放過此次機會,只見他激動的拱手說道:
“稟太守,末將願為太守分憂,值此關鍵時刻,在下也要獻身為零陵局勢安定做力所能及之事!”
劉度見楊俊這麼容易就上道了,不禁心生竊喜。
於是他咳嗽了兩聲呼喚出來了內侍說道:
“聽令,偏將楊俊,忠懇勤幹,任勞不怨,今擢升為零陵府都尉一職,總督一半護衛。”
楊俊心中頓時樂開了花,他滿心歡喜的跪下謝恩,殊不知從此刻開始,他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待楊俊接令後,劉度特地起身在楊俊耳邊囑咐道:
“日後季才定要好好掌管護衛,如若劉陵等人慾要欺下犯上或是不聽指令,屆時汝可要令行禁止。”
楊俊點了點頭,接下了都尉令,隨後說道:
“末將謝過太守提拔之恩,今後如若有人與太守作對,便是與我楊俊作對,我三尖兩刃刀下必不留活口!”
劉度一看哄的差不多了,便對楊俊說道:
“好,季才,汝先退下歇息吧,此時暫且無事吩咐了。”
楊俊誠惶誠恐的看著劉度,邊後退邊說道:
“那太守您好生保重,楊俊告退。”
楊俊走出將軍府後,內心壓抑不住欣喜。沒想到自身在時勢之下,居然掌握了軍中要職。
如此一來,那劉陵日後想調兵,都得看自身臉色。
想到這,他不禁快步前往邊讓府上,想把這個訊息第一時間告訴自已的恩師。
哪想剛走到半路,正巧遇見邊讓匆匆而來。此時,邊讓的臉上的神情也顯得比較急促。
還沒等楊俊開口,邊讓便先說道:
“季才,汝可算出來了,太守因何事留你如此之久?為師深怕有意外,故而特地前來尋你。”
楊俊便把劉度封其為都尉一事告知了邊讓,邊讓聽後,愈加焦急了起來道:
“季才,為師多次教育於你,無功不可受祿,無功不可受祿,你為何就是不聽?”
“你在劉度帳下許久,並未立功,而其卻委你為都尉,定有他意!你卻不察,貿然之間便接任,糊塗啊!”
隨即,邊讓握住了楊俊的手,怒斥道:
“你現在隨我回將軍府,請太守收回成命!快!”
怎料楊俊十分反感的撒開了邊讓的手,並說道:
“恩師,恕學生不能從命!”
隨著一記響亮的聲音,邊讓一個巴掌重重的打在了楊俊臉上,此時的這對師徒,面面相覷,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