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豆腐買給玉珍樓

菊花娘很快就拿著黃豆過來了,她家裡還有兩個孩子,聽周嫂子說這東西還能當零嘴兒吃,於是就買了三斤,這也算李依依豆腐做好後的第一單生意,分量也給的足足的,還給多放了一塊兒,菊花娘樂呵呵的走了,後面陸續來了幾人,也都是用豆子換的,李依依也同樣的都給搭了一小塊兒。

晌午過後,李依依正翻攪著澱粉,聽著有人來了,她轉身看去,是一個婦人,看起來四十多歲,身材有些微胖,看穿著,家裡日子應該是好的。

不等李依依反應,宋李氏就站起來,熱情道:“王嫂子,你今兒怎麼有空了,快屋裡坐。”

“我就不坐了,我今兒來啊,是來買豆腐的,昨兒啊,來興回去帶了兩塊兒,說是大山媳婦做的,我就將那豆腐燉著肉吃了,都說好吃,我那孫兒小豆兒今早起來又鬧著吃,這不,剛吃過晌午飯我就過來了。”

話說到這兒,李依依才知道這個婦人就是宋來興的娘,里正的老婆,於是道:“嬸子,說什麼買不買,不過是些吃食,孩子想吃我給裝點就是了。”

王氏聽著李依依的話,一邊嘆著她機靈會說話,一邊仍然笑著說:“這東西別的地方可沒有,怎麼叫不值錢,況且我今天要是白拿了,回去得被你寶民叔罵死。”

李依依聽了這話,也就沒再說,笑著去給王氏稱豆腐了,她買了五斤,都用的是銀錢,李依依又給多裝了一斤,她還有事兒要求里正呢,不能不給自己鋪路,雖說都是小東西,可是吃人嘴軟不是。

王氏接過豆腐,放在手裡暗中掂了掂,臉上的笑意更濃了:“大山娘,其實我今天來還有一件事兒,想請大山媳婦幫忙。”王氏說著她真正的來意。

原來她還有一個女兒,叫宋小琴,今年剛十二,已經給相看了人家,是隔壁王家村的,王家村本就富裕,這戶人家還是王家村有名的富戶,和宋琴結親的是小兒子,是個讀書的,今年十三,書讀的很是不錯,這條件太好了,王氏就整日裡擔心女兒以後被人看不起,但是丈夫又對這門親事很滿意,她一個婦道人家說了也不管用。

過幾天兩個孩子定親,王家那邊就要上門納禮了,她和丈夫本想著當天請玉珍樓的廚子,雖說貴點兒,但讓女兒不至於讓人看不起,想想也是值得的。本來這事已經定好了,結果昨天二兒子回來,帶了幾塊白嫩嫩的東西,說是叫什麼豆腐,她燉著肉吃,家裡幾個人都吃的狼吞虎嚥,連平時嚴肅的丈夫也破天荒的說了句好吃,她正高興,沒想到二兒子嚐了一口說是相較大山媳婦做的差遠了,人家的手藝比那玉珍樓的廚子都好,她一聽這話立馬就上心了起來,吃過飯就趕緊過來了。

李依依聽完了來龍去脈,思索了一下,答應了,做席面對她來說不在話下,她也有自信做的好吃,真正讓她心動的是她可以借這個機會把豆腐推廣出去。

送走了王氏,李依依察覺到自己婆婆宋李氏心情好像很好,幹活間腳下都輕快了不少。

宋李氏這幾年從來沒有像今天那樣暢快過,自從自己男人去世,兒子又摔斷了腿,她家裡這日子算是村裡最難過的了,飯都吃不太飽,村裡同情他們家的人多,來往的少,更別說像今天這樣,里正家的來找他們幫忙,宋李氏覺得這太有臉了,這幾年的鬱悶之氣一下子煙消雲散,整個人都暢快了。

晚上,宋大山回家李依依將此事告訴了他,他對此是支援的,而且還向李依依說了另一件事情:“我今天問了大林哥,他說趙家村有一個大一點兒的石磨,沒人用了,主人家想賣了,我就想著現在做豆腐不是要用嗎?咱們那個石磨太小了,做著太慢了。”顯然宋大山從李依依答應里正家這件事裡已經看明白了她的意圖。

“那太好了,大山哥,我們買了吧,兩個石磨,就夠用了”李依依高興的拉著宋大山說道。

“嗯,那我明天去跟大林哥說,剛好嫂子的孃家就在趙家村,到時候讓她孃家兄弟用牛車給送過來,我們給銀錢就行”宋大山說。

她做的那批豆腐第二天還不到一日就全賣完了,村裡買了的,有不少都給小孩兒當零嘴吃了,那沒有的孩子看別人吃,回去就哭著纏著大人要吃,大人也就買了,況且可以用豆子換,那些捨不得銀錢的人想著豆子又不值錢,就紛紛來換,不過李依依也不是什麼豆子都收的,像有些人拿著發黴的豆子,李依依就沒要,對方罵罵咧咧的回去了。

隔了兩日,李依依將新做的蕨根粉全部裝起來,打算一次性給玉珍樓送去,後面一段時間她就打算忙她的豆腐事業了。

到了玉珍樓,掌櫃的見李依依來,很是熱情,將剩下的蕨根粉都過了秤,一共是六十斤,還是原來的價錢,掌櫃的一共給了四十兩銀子。

“宋娘子,今天可有帶什麼新鮮的沒”劉掌櫃笑著說,他剛說完就看見李依依從揹簍裡拿出東西說道:“劉掌櫃還真的讓您給猜著了,今天我帶的這個東西叫豆腐。”

李依依給劉掌櫃說完,就見劉掌櫃一直盯著那塊豆腐看,彷彿要盯出個花來,察覺到李依依一直看著自己,劉掌櫃才輕咳了一聲,說道:“宋娘子的本事,我劉某佩服,不知這豆腐怎麼個吃法?”

豆腐的做法李依依沒想全賣,畢竟她以後還自有打算,但是要是不賣這方子,他們不會做這東西,李依依就沒辦法讓玉珍樓長期訂貨,想到這兒,李依依說道:“那就老規矩,我用這豆腐做幾道菜給掌櫃的看看。”

李依依打算就將最家常的麻婆豆腐小蔥拌豆腐這兩道菜,再加一道豆腐羹,麻婆豆腐和小蔥拌豆腐簡單,李依依很快做好了,接下來就是這豆腐羹了。

豆腐羹要用嫩豆腐,剛好她今天點的豆腐很嫩,一路上她就怕壞了,很是小心,她先將幹黃花菜和木耳都泡好,將木耳切成絲,黃花菜去除頂端硬的部分,從中間劃開,將嫩豆腐切成一厘米厚的片兒,鍋內加入開水燒開,加入蝦皮和薑末煮三分鐘,將蝦皮的鮮味煮出來,再下入木耳和黃花菜煮幾分鐘,然後調味,燒開,下入豆腐片煮三分鐘,撇去浮沫,淋入半碗水澱粉勾芡,再小火讓湯汁變的粘稠,撒入白胡椒,淋上香油,攪拌均勻,出鍋後撒上香菜,就做好了。

三道菜端出去,劉掌櫃嚐了嚐,確實是不錯的,這個叫豆腐的東西入口嫩滑即化,配上小蔥也別有一番滋味,他放下筷子拿起勺子又嚐了嚐那道豆腐羹,豆腐羹更是嫩,裡面還中和了蝦皮的鮮和香油的香,胡椒粉的辛又讓人胃口大開,更難得的是這豆腐羹的口感,吃起來滑滑的,劉掌櫃不禁想起了他曾經在雍州吃過的用牛乳做的東西,形狀和眼前的豆腐相似,味道卻是豆腐更勝一籌,畢竟這裡面沒有腥味。

吃過這幾道菜,劉掌櫃看著李依依也不繞圈子:“宋娘子,那這幾樣東西確實不錯,那咱們就按照老規矩,你看怎麼樣,還有就是你這豆腐能不能給我們玉珍樓供貨。”

李依依帶豆腐來正是這個意思,怎麼會不答應呢!她心裡一高興還給那三個方子打了個折,一共收了七十兩銀子,兩人也說好了,豆腐的價錢加到五文錢一斤,每兩日玉珍樓讓人去宋家村取一次豆腐,一次五十斤,包含二十斤嫩豆腐,生意就這麼談成了,李依依高興的走了,留下的劉掌櫃也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條縫了,這波實屬實是兩個人都覺得自己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