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章 入京

周家赴京時,趕了九輛牛車,那張桌子和桌子上的物品就佔了一輛。北宋少馬,便是牛也不多,周家的養了六頭牛,不捨得過分用力,就都用來拉車分擔。又僱了富戶的三頭牛,一家人整整齊齊,宋伯、蘇伯、崔伯三家人也跟隨,這些都算是周家人了。

天矇矇亮就出城,鄭州各級官員都來送行,幾番客套,走時天大亮,好在鄭州離汴梁不算遠,一日便到了。幾日前遣了宋伯在開封府租了套宅院,很多家當也陸續收拾妥當,一家子到了就能住。宋朝房價不算貴,但是開封城常駐人口超百萬,城內房價也是不低,即便周家老爺子的俸祿不低,家裡也多有產業,在這東京城裡想買套宅子也不容易。

第二日周儀到吏部報備,就被叫到宮裡。小皇帝坐於上首,太后劉娥在側方簾後。

此時的首輔是王若欽,丁謂已在不久前罷相。

馮拯是次輔,與王若欽坐在一起,還有王曾、李迪、曹利用等兩府大佬分坐兩側。宋朝朝堂風氣寬鬆,不是正式場合,皇帝都會與大臣相坐論事。

周儀一進來,太后劉娥讓小黃門搬來凳子:“卿坐下說話。”

周儀急忙行禮,又向諸位相公見禮,才敢坐下。

劉太后這才說道:“卿是雍熙二年的進士,多年在地方,政績頗佳,馮相公舉薦委以諫議大夫之職,不知卿意下如何?”

周儀這才知道是馮拯舉薦的自已。諫議大夫是知諫院首官,在漢時算是九卿,僅次於丞相,北宋官制為言官,彈劾百官、監督不法。可是當今年幼,太后主政,真宗留下的朝堂一群附庸權謀之臣,首輔是王若欽,為人貪婪奸詐,自已由次輔馮拯舉薦,怎麼可能不受王若欽攻訐。但周儀為人方正,操行有度,也是不怕,便回道:“太后、官家和諸位相公賞識,臣敢不受命。”

王若欽道:“聽說你近來得一孫,極其聰慧?”

周儀說道:“尚未週歲,怎麼敢稱聰慧。”

王若欽又問道:“都說你孫出生時天有異象,雷霆降下神物,可是真事?”

紙裡包不住火,很多事情傳著傳著就變了味,只是周儀沒想到京城的人也知道了。

“相公不可聽信坊間胡言,去歲鄭州風調雨順,哪有什麼異象,所謂神物也只是得一精緻物件,少室山老僧不認識,說些諂媚話罷了。”

小皇帝趙禎驚奇道:“是什麼精緻器物,鄭州竟無人認識?”

周儀起身禮道:“大約是‘頗黎’嵌在鐵內,製作精巧,沒有什麼神異之處,陛下是國家根本,不可迷戀因這些奇技淫巧。”

小皇帝訕訕點頭。

幾位相公又和周儀一翻囑咐,便放他回去了,接下來的日子太后劉娥手腕高明,真宗入葬時,大臣問先帝請回來的“天書”如何安置,劉娥說:“先帝的東西就隨先帝入葬吧。”結束了真宗朝的“天書運動”。同時提拔了許多能臣,迅速將朝堂穩固,王若欽也在不久罷相。周儀的諫議大夫一下子沒多少事了,每天上朝、教周湛讀書、帶周躍逛街。宋朝的官就是這麼愜意。

第二年,周躍剛兩歲,已經能走路,並且學會了宋朝官話。朝廷在這一年開恩科,父親周湛應考,不出意料落榜了,開始更加發奮讀書,每日看書到入夜。

老父親周儀看著很是滿意,總說科考嘛,看實力也看運氣,只要下功夫,早晚會中的。

周躍呵呵一笑:“就怕運氣一直不好。”老爺子一瞪眼,抄起周躍就打。

周儀心裡有桿秤,他知道自已這個孫子大約來歷不凡,一年多來細心觀察,發現周躍不像其他小孩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反而表現得見怪不怪。無聊時總是拿著一根樹杈子在地上寫寫畫畫,看似天馬行空,卻也好像有些章法,沒人能看懂。

周儀詢問過,周儀只是說快了快了,想好了跟您說。此事就作罷了。

其實以周儀的官位,恩蔭一兩個後輩為官很容易,但是周湛還是想靠自已,恩蔭得來的官和自已考取的官是不能相比的。

如果周儀致仕時已經進入兩府,周湛大機率會是一任地方文官,將來能走到哪一步全看自已本事。

若是自已考中進士,前三甲自然留在館閣,待幾年去了地方也是知州、知府一類的地方主官,磨勘幾年再回京就能按部就班的往兩府努力了。進士及第會外放,也是從州縣做起,同年、同鄉都會幫襯。

兩者的路看似差不多,但後者會很好走。

……

周躍看著小夥子父親在科舉道路上水深火熱,也開始尋思自已的路了。作為官宦子弟,幾乎不用為生活發愁,自家一脈單傳,沒有族親,祖輩的遺產都會是自已的,躺平就能過上優渥的生活。

但是作為一個正常的現代人,怎麼可能就此荒廢一生。

再有九年,劉娥去世,小皇帝親政,各種自然災害就會連續發生,接著就是西夏不安分,然後嶺南、然後盛世結束。要早做準備了。

如果是一般人,多半會利用前世的一些知識混個官,要是能折騰一點,或許能改變一些時間線。

周躍是搞過大型科研的理工人,掌握的知識就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走的路也要不同。

首先,要有完備的工業體系,要建立工業體系就要從基礎開始,大鍊鋼鐵。

這時代鍊鐵其實並不犯法,只要有官府的許可。真正犯法的是私開鐵礦,與造反是同罪的。

只要能從正規渠道弄來鐵礦石,周躍就能鍊鋼。

創業第一步,搞錢。

周躍搞錢太簡單了。

周湛的書房和周儀的書房相鄰,兩間屋子還有一個打通的門。周湛讀書時常請教父親,周儀也教導周湛一些為官為政的經驗。

周躍平時是不來的,一歲的年紀,路都走不好,還不需要讀書。

今天竟然進了父親的書房。

“小子稀客呀,怎麼來這裡了,你母親呢?”

“母親在與婆婆說話,我來找父親要些紙筆。”

周湛極是高興。

“我大兒這麼小就想學字了?來,父親教你如何?”

“不學不學,我只要紙筆。”

周湛苦笑,是自已想多了。

周儀聽到聲音也走了過來。

“你要紙筆做什麼?”

“翁翁,我生來知之,您問過我,我來解釋,您聽一聽。”

接著,周躍就開始拿著一根小毛筆在紙上寫寫畫畫,周躍寫的是簡體字,畫的是結構圖。

“翁翁,我周姓始祖是哪位?”

“我周姓可追溯到上古,但是真正以周為姓大約是從周朝開始的,武王伐紂,周朝滅商,定都鎬京,後來周朝滅亡,王室後裔為避禍,改姓而來。”

“那周朝滅商的原因是什麼?”

“商紂王無道,寵幸後宮,奸臣當道,周文王、周武王秉承天命,伐紂滅商。”

“翁翁,那是書上寫的,不是真正的原因,我說一說,您看對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