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章 新科進士,請仙典儀

在兵器司的工匠們加班加點地趕工時,文熙廳和禮儀司的官員們也沒有閒著。

文熙廳的大學士們在批示完舉生們的試卷後,便會一同協定這些試卷的名次,並最終把擬定的名次和試卷送給天璇星審查。

在李瑾親自看完所有試卷的內容和評分後,認可結果無誤的她便會對此蓋上天璇星玉印,批准就此擬定的名次放榜。

在這之後,禮儀司的官吏們就得連夜印刷黃榜,確保在放榜日準時公佈結果。

春分日,這是璃月請仙典儀的日子,也是科舉的殿試日。

三天前,印有新科進士的會試榜單便已公佈了,總共錄取了一百五十名進士,其他未中榜的考生全部撲街,只能三年後再來。

不過,在巖王爺的授意下,為了表達對士子的重視,璃月七星允許落榜的考生們在這三天內到文熙廳請求複查。

但就歷年結果來看,還從未有考生因為複查而被重新錄取,是以大多數人也絕了僥倖心思,在落榜後選擇直接打道回府,早早開始準備三年後的會試。

而對於這些中榜的考生來說,這三天可就是他們人生中最得意的時刻之一了。

璃月的殿試在原則上並不刷人,只是確定三甲名次,但凡春闈中榜的考生,便都是妥妥的準新科進士,成為一員功名在身的璃月官員預備役了。

是以,往年多見的榜下捉婿的畫面在這幾天再度上演,璃月港內的富商豪紳傾巢出動,只為給自已挑得一個前途似錦的金龜婿。

有些中榜的考生出身微末,本就奔著功名利祿而來,如此之事,大多都樂意接受。

還有些考生本就出自達官顯貴,對此不甚在乎,內心打著更多的算盤。

不過,對於這些場景,作為開陽星的古瀾並不感冒。

此刻的他,已經和七星來到了玉京臺的中央高臺上,做著請仙典儀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而在高臺下方,一眾前來參考的考生們也早早在此等候。

按照往年的流程,在由主持儀式的星君請來帝君後,帝君便會向諸位星君就新年的政策變動下詔,之後再向早已等候在此的考生們釋出殿試的題目,而後考生們將就地開始考試。

是的,雖然叫做殿試,但考試場地就在玉京臺上,並不在倚巖大殿之內。

在玉京臺廣場上,整齊地排列好了一百多張桌椅,都是千巖軍為各位考生安置的桌案和紙筆,等待準進士們按照自已的號牌依次入座。

“吉時已到,恭請帝君。”

在玉京臺周圍,數千千巖軍侍衛在廣場外圍,槍尖如森,甲士林立。

而在場地中央,七位星君身著冕服,神色肅穆,居於正中的古瀾手持開陽玉令和典儀貢品,按照璃月的大典禮儀恭請巖王爺的到來。

在往年的請仙典儀上,各行各業的民眾都能夠來到現場觀禮,但在科舉當年是個例外。

為了防止殿試的考生們受到干擾,場地中除了維持秩序的千巖軍軍士,便只有一百五十位前來參考的準進士,以及恭候帝君聖諭的七位星君。

古瀾神色嚴肅地走到儀壇前,按照預先演練好的流程上好貢品,很快,玉京臺上方的天空便是風雲流轉,天色轉變,一道長達百丈的暗金龍形在雲間若隱若現。

“大朝會上都是以人形現身,為何典儀上卻得化身為龍呢?”

古瀾抬頭看著空中的金龍,表面上神情嚴肅,心裡卻是在默默吐槽。

“老爺子大概已經在上面看了半天了吧...”

自從大災變之後,摩拉克斯這些月大多時間都在倚巖殿和絕雲間兩地之間輾轉,古瀾每次有事去倚巖殿求見都是一找一個準。

可以說,這段時間的巖王爺一反常態,拋卻過往一年不上朝的傳統,堪稱一千多年來最勤政的時刻。

沒過多久,威嚴高大的巖王爺(龍形)便從天而降,穩穩地落在了高臺上的眾人面前。

“臣等,拜見帝君陛下。”

以古瀾為首的璃月七星一同向巖王爺朝拜,玉京臺上的考生們同樣如此。

“開陽宮武曲星君,一切從簡,開始彙報吧。”

龐大而威嚴的龍頭微微俯首,摩拉克斯頷首微張,語氣聽起來雌雄莫辨,此刻的祂看起來便和古代神話中高高在上的神祇沒有區別。

“是。”

接下來的典儀就簡單了,以古瀾為首,各位星君依次把負責的各項事務匯總稟報摩拉克斯,聆聽巖王爺的首肯或是批評,之後記錄祂對於新年各項政策的調整,請仙典儀的相關工作就到此結束。

實際上,大多數事項都是七星和摩拉克斯在倚巖殿內提前商議擬定,此刻不過在眾人面前走一個流程,如此也是防止出現七星和帝君意見相駁,拖延典儀流程從而耽擱殿試。

而在臺下,對於一眾考生而言,此刻的事情看似與他們無關,實則每個人都是打足了精神,專心致志地聆聽帝君的聖訓。

且不提一年中能面見巖王爺的機會本就少之又少,此刻老爺子的任何一句話,都有可能是在給接下來的殿試題目劃重點,眾人如何能不專心?

對於這些準進士而言,殿試說到底就是揣摩上位的施政理念,只要他們能夠把握住巖王爺的心思,知道老爺子想看到什麼樣的答案,那他們的名次就越可能靠前。

“好,開陽星,今年的典儀便到此為止吧。”

高臺上,君臣之間的絮叨已經步入了尾聲,龍形的巖王帝君朝鞠躬的古瀾輕輕點了點頭,然後抬頭看向了玉京臺上規規矩矩等候的考生們。

“來到這裡的諸位士子,都是我璃月萬里挑一的人中龍鳳。”

“此次殿試,僅定諸君名次,不復淘汰之事。”

“場面之言,吾就此略過,本次殿試命題,各位且仔細聆聽。”

聽到巖王爺終於開始發題了,場上的考生們一個個都是屏息凝神,抬頭注視著高臺上的巖王帝君,生怕聽漏一個字詞。

“災變雖畢,然璃月百廢,歸地荒殘,百民失所,工商兩興未艾,不勝昔日千帆俱發...”

“今吾將復開七神之盟,以佐大陸無有,復昔七國之民齊聚海港盛景…”

“然於農事,國將何為?然於工商,將何為?然于軍政,亦將何為?”

“以此為題,請諸公為策,字不減萬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