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教?”徐聞莫眼中滿是殺氣,“是他們?”
楊橋猛地連連點頭,“對!”
“就是他們,而且他們還在糾集人手趕往西河村。”
“所以我師父讓我連夜到長垣鎮撫司搬救兵。”
“沒想到先是碰到這頭蚰蜒妖怪,接著又遇上了你。”
徐聞莫抬頭看向了夜空,嘆了口氣說,“還真是巧!”
一邊說著,他一邊從懷中拿出一個巴掌大小的龜甲,並將三枚銅錢放入龜甲裡。
“嚓嚓嚓!”
隨後徐聞莫舉起龜甲就開始搖了起來。
這是…搖卦!
專業的稱呼叫做,六爻!
總共需要搖六次,每一次搖出來的銅錢,有三個正面,就稱為老陽,三個反面為老陰。
二正一反,為少陽。
兩反一正,為少陰。
老陽和老陰是變爻,少陽和少陰不變。
很簡單的小奇門!
而此時,楊橋卻憑藉著悟性逆天的天賦,獲取了完整的奇門。
奇門實際上是一個統稱,有天盤、地盤、人盤、神盤四個盤。
天盤的代表技藝是,紫薇斗數。
地盤的代表技藝是,九宮飛星,三元九運,葬經。
人盤的代表技藝就比較多了,有梅花易數、六爻、太乙神數、鐵板、相人相面,甚至就連中醫都算作人盤之中。
至於神盤,則主要是在神像面前扔茭杯,問神。
“轟隆!”
隨著龐大的資訊湧入楊橋的腦海,他只覺得腦袋差點炸開,奇門的相關資訊實在太多。
好半晌過後,楊橋長出一口氣,暗暗心想道,這奇門的內容,居然囊括了所有玄學相關的東西。
很快,他不自然的想到。
那麼……更進一步的風后奇門呢?
先天領周天?
“不,不止那麼簡單。”
這一刻,楊橋悟性逆天的天賦徹底啟用,全力參悟起風后奇門。
風后奇門總攬全域性變化,想要真正掌握,首先一個前提是真正學通了天、地、人、神四盤。
最後,化吾為王?
“不,應該是化吾為神,我即神明。”楊橋心下喃喃道,“想要達到我即神明的地步,就必須要先天炁足,甚至可以隨時從外界獲取先天真一之炁。”
想到這兒,他心下嘆了口氣,沒想到,竟然又回到了先天真一之炁。
不過也對,也只有作為萬氣之祖的先天真一之炁,才有化吾為神明的神奇能力。
正自暗想著,徐聞莫搖龜甲卦,已經搖完了六次。
他最後得出來一卦,“復卦!”
“嘖嘖!”
“復卦,地逢雷處見天根,六陰壓一陽,看似兇險,實則卻有一線生機。”
徐聞莫一轉過頭看向楊橋說,“不用擔心,從卦象來看,還不是大凶之局。”
此時,楊橋恰好掌握了奇門所有的絕學,他沉吟一聲,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說,“復卦還有一個隱藏的卦意,為七,七天來複!”
“必須要在七天內完成,才能化險為夷。”
徐聞莫驚奇的看了一眼楊橋,“哦喲!”
“你看起來年紀不大,想不到還會我這一手搖卦?”
聞言,楊橋丟給他一個白眼,“別小瞧人好不。”
徐聞莫咧咧嘴說,“不是我小瞧你,而是因為你師父林原漢。”
“林原漢就是一個莽夫,仗著一身鐵雲氣只會無腦向前衝。”
“他一個莽夫能教出你這等聰明伶俐的徒弟?”
“要不回頭我給你介紹幾個厲害的師父?”
林原漢……莽夫?
“咳咳!”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楊橋抱著手臂說,“我又不是照著我師父所教授的東西,依葫蘆畫瓢。”
“衍明道兄介紹師父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不用。”
徐聞莫當場豎起一個大拇指來,“有骨氣!”
他誇讚一聲過後,便拿出一個火摺子,點燃旁邊的蚰蜒妖怪。
“噌”的一聲,蚰蜒妖怪被點燃,身上頓時燒起熊熊大火來,直把半邊天都給染紅。
可能因為燒的是妖怪,這場火焰燒的很旺,也很快。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如同小汽車一樣大的蚰蜒妖怪就只剩下一片漆黑的痕跡。
徐聞莫隨即收起火摺子,朝著長垣縣的方向望去,“走吧!”
楊橋在他後面詢問,“現在先去哪兒?”
徐聞莫理所當然的說道,“我們先去找幾個人,之後我們再出發前往西河村。”
“圍捕神教中人!”
聞言,楊橋興奮的答應一聲,“好!”
眼下神教來人,有了解決之法,這讓楊橋心中的石頭落了地。
趕忙跟了上去。
……
前往長垣縣的官道上。
“我靠!”
“你小子居然就這麼睡著了!”
徐聞莫一陣嘀嘀咕咕的,但還是揹著楊橋繼續往前。
因為年齡尚小,再加上一直緊繃的神情鬆懈下來,楊橋在剛剛步行的過程中,就睡著過去。
索性,徐聞莫就揹著楊橋繼續前進。
不過還好,距離長垣縣已經不遠,徐聞莫看著不遠處緊閉的城門,臉上泛起一抹苦笑,“先在城外對付一晚上。”
“明天天亮了再說。”
他把楊橋放下,靠著路邊的田埂坐下,凝練五雷氣。
直到第二天清早,楊橋在一陣陣“噼啪”聲中,緩緩睜開朦朧的雙眼。
接著就看到端坐在田埂上,周身不時有電光遊走的徐聞莫。
他正在內煉五雷法!
內煉的過程中,都屬於重要時刻,萬萬不能打擾。
一旦驚擾到對方,就是壞了他的修行。
嚴重的,會導致走火,五雷氣亂竄,甚至經脈盡毀而亡。
所以,楊橋也就沒有過多打擾,而是自顧自坐到一旁,開始……發呆。
放空一切!
這是練炁體源流的最佳方式!
有過前兩次的經驗,楊橋這一次進入狀態的速度更快。
他身上明顯開始發熱,汗水流淌。
緊跟著,小腹內下丹田隱隱有了一開一闔的跡象,這在傳統的內丹學中,也叫做開啟,內呼吸。
到了這一步,就算有了初步的進展。
能在一天的時間裡,有這樣的進展,全都因為他是十三歲的童子身,丹田內的先天一炁正處於比較完足的狀態。
若是年齡超過二十歲,甚至是三十歲、四十歲,絕對沒有這麼快。
至少要好好補上幾個月,補回先後天的根本。
再才能有機會見識到丹田氣機像一隻蛤蟆一樣開闔、鼓盪,並初步形成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