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佑進了奉天殿
想起來也是一陣感慨,寒窗苦讀數十載,才有倖進了這皇宮大殿
說起來他並未有啥感覺,只感覺到這奉天殿的金磚是那般寒冷,那大殿是如此空曠,他孫某人的膝蓋是那般硬
此番以勝利者的姿態站著進了奉天殿,要不是顧及眾人
他孫某人必定仰天長笑、神情瘋癲
奉天殿的柱子讓他孫某人挨個拍了個遍,要問他幹啥
要問孫一佑為何這般?
他必定回答
好奇
孫一佑落座,右邊文臣左邊武將
孫一佑佔的先手,反客為主
“明皇,咱們可是神交已久呀!”
“我在慶業府的時候,早就巴不得和你見面了。“
此刻的孫一佑表現的可是和朱益禹初出見面一樣,上來一陣寒暄
朱益禹自然捧場,配合著孫一佑,演好這出大戲
在場所有人都是外人,只有他們兩個算的上是名義上的“盟友”
一番客氣的寒暄後,孫一佑介紹其和談一行人
自由聯軍泰山軍宋自力將軍、馮和山將軍
西北軍軍長唐舟將軍
南路軍軍長吳獻辭將軍
東北軍張雨行將軍
白蓮軍吳當將軍、白空將軍
西寧軍馬一民、馬二權、馬三財三位將軍
.....
軍政部長、副總理河三立
內政部長、副總理段先真
副總理王世其
副總理馮自立
所有隨著孫一佑點名挨個起立
以泰山軍軍長馮和山為首
“敬禮”
一行軍長級別的自由聯軍高層文官武官向著朱益禹和列強見證人敬禮
“禮畢”
聯軍內政部長、副總理段先真發話,眾人坐下
朱益禹微笑著向眾人回禮,然後自然開始解釋已方和談代表
宗正、慶王朱啟尚
五軍都督府大都督、開平郡王常金玉
太師英國公楊輔
太傅沐國公湯晟
太保揚國公陳敢
吏部尚書齊善於
禮部尚書揚齊山
刑部尚書白雲風
戶部尚書展宗西
工部尚書周樺
兵部尚書胡惠
雙方人馬各自行禮,氣氛便略顯緊張起來
沒有願意先開這個口
“孫總理,和諸位將軍為了和平能夠前來和談,我甚感欣慰。不過,具體的和談事宜,還需我們進一步商討。”
朱益禹先行定下和談基調
孫一佑點頭道:“明皇所言極是。此次和談的目的,是為了停止戰爭,造福百姓。”
“我自然希望我們雙方能夠坦誠相待,共同商討和談方案。”
此時,慶王朱啟尚站出來
說道:“陛下,孫總理,諸位臣公、列位將軍。”
“孤認為,和談的關鍵在於我們雙方的誠意,沒了誠意和談將失去意義。”
慶王擺了擺手
朱益禹先發制人
沉思片刻,道:“赦免大明帝國各州各府各縣在押、通緝、反叛等罪名涉及自由聯軍的人犯、叛軍,同時發還沒收的土地、房屋等財產”
孫一佑眼神一震
心中暗道不好,讓這小子搶了先手
可是事已成定局,孫一佑只能捏著鼻子認下了
當即說到
“既然明皇有如此誠意,我自由聯軍自然也當展現誠意。”
“從即日起,赦免自由聯軍佔領區的大明各州各府各縣在押、通緝等罪名涉及的官員、百姓、軍隊,正在審判、服刑的一律予以無罪赦免,自行歸家。”
這是朱益禹和孫一佑提前商量好的,也是雙方表示誠意的第一步。
可是孫一佑離經叛道慣了,自然不會只有這些規規矩矩的招數
朱益禹微微頷首,表示認可
還未開口,便聽見孫一佑的聲音
“自由聯軍將根據大明帝國各級勳爵、文武官員現實表現,給予未佔領地區官員赦免、處罰金、沒收財產、處刑等方式進行處理。”
此話給在場所有人大明官員極大的衝擊,佔領區的已經被清算了,現在沒事了
合著現在準備清算未佔領區的呀
打了一棒子便又給了一棗
“大家放心,死刑只會是那些罪行深重的頑固分子。”
說這話的是內政部長、副總理段先真
孫一佑接話
“將會由段總理出面,成立特別事務委員會,全權處理此事情。”
孫一佑這話就是給在場所有大明官員施壓的,讓所有人好好聽話,在和談中為自已爭取最大利益
和談基調已經定下,和談成功率不說百分之百,百分之七八十還是肯定的,就和談成功後雙方權利劃分,自然雙方寸土不讓
孫一佑現在意思很明顯,敢為明皇爭利益的,必定秋後算賬
大明帝國和談代表們多少內心動搖了
直至自由聯軍和談來京,眾人才知道其中的道道
和談成功,大明皇室將退居幕後,掌權的是以孫一佑為首的自由聯軍高層
此刻已經有官員後悔,沒跟前太子他們一樣移居國外
這樣不管誰掌權,也處理不了他們在國外當個富翁
恐懼的氛圍在大明和談代表中漫延
朱益禹自然不會讓孫一佑如願
“既然成立特別事務委員會,自然不能只勞煩自由聯軍,我方自然要出人幫助你們瞭解情況。”
“不會放過一個壞人”
“自然也不會冤枉一個好人。”
說最後一句話時,朱益禹是直接站起來對著大明官員說的
一番拉扯,孫一佑見意圖基本達成便也同意了
慶王朱啟尚、五軍都督府大都督開平郡王常金玉、吏部尚書齊善於等三人,作為特別事務委員會七個副委員長之三參與,多少可以掌握一些許可權。
這算是給了所有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朱益禹與孫一佑見各自達到目的基本達到,和談繼續推進。
隨著談判的深入,各種權力、利益的分配問題逐漸浮出水面。
第一個擺在桌面上的便是皇帝和內閣首輔大臣權利之爭
成立內閣已經毋庸置疑,但是內閣掌權多少還是需要協商的
總體基調兩人已經商量差不多,接下來的戲自然是要演下去的。
那封信的事情,見過的、沒見過的絕對都會閉口不談
“我決定大明帝國行君主立憲,設定內閣,由首輔大臣負責全國軍政”
朱益禹的話語震驚了在場的眾人,朝堂上頓時一片譁然。
更有甚者竊竊私語,對於這個大膽的提議感到驚訝和擔憂。
大明帝國置內閣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很久很久以前,雖然中間幾度廢立,但是內閣終究只是充當協助皇帝處理朝政的工作,沒有具體的權利,只是一個不高不低的正五品官,權力來源於皇帝的信任,掌權的還是六部堂官和各衙門長官
現在讓首輔大臣負責全國軍政,可是實權,已經超越品級限制,根本就是一人之下,九千九百九十九歲了
皇帝在無限制放權,這是要做傀儡皇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