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章 投後估值200億

公司退市之後,引入戰略投資人,完成股權融資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公司雖然在美國上市多年,但畢竟規模偏小,在國內知名度不高,因此引入知名投資人,對公司後續開啟國內市場,登陸國內資本市場,都是非常關鍵的。這在香港叫基石投資人(Cornerstone Investors),就是IPO之前引入的一流的機構投資人、大型企業集團、知名富豪等,透過基石投資人對公司基本面和發展前景的肯定,給市場帶來信心,保障IPO順利發行。通俗來說就是資本市場江湖的拜碼頭,抱大腿。

總的來說,投資人分為兩類,一類是產業投資人(CVC),或者政府背景、金融機構背景的投資人,他們出價低,但是能給被投企業帶來產業資源,全方位賦能企業。中國在網際網路時代,騰訊、阿里、百度、京東、位元組跳動(抖音)、美團都形成了自已強大的CVC,佈局生態圈。在半導體領域,有CVC三巨頭,分別是哈勃投資(華為系),小米產投(小米系)和中芯聚源(中芯國際系)。

另一類就是財務投資人,可以接受比較高的估值,不謀求控股,但需要公司高成長,提供高回報,對公司上市和投資退出有明確要求。就是賺一票就走的私募股權基金,看準機會跟公司共富貴,但不會共患難。對公司來說,利用財務投資人抬高估值,加強公司股權的流動性和稀缺性,各自賺好各自應得的回報,也是好事。就像操盤房地產專案,在正常的自住剛需客戶裡,也希望有一點比例的投資客,這樣專案才火,給人供不應求行情看漲的感覺。

股權融資通常上市前做兩輪融資,第一輪是產業投資人,估值不高,但迅速融入投資人生態圈,獲得訂單,擴大生產銷售規模,降低採購成本,實現高成長。半年或1年之後,引入財務投資人,拉高估值,衝擊IPO。石榴集團是一家成熟的公司,上市只是換了個地方,換了個市值,所以希望能儘快在科創板申報IPO,因此股權融資計劃兩輪並一輪,一次做完Pre-IPO融資,然後直接上市。要想講好公司的財富公司,快速拿到融資,我們需要一家財務顧問機構(FA),熟悉半導體行業,熟悉各類投資人,能寫一份漂亮的BP(商業計劃書)。根據行業排名和券商的推薦,我們選中了光源資本,這是連續多年被評為最活躍財務顧問機構榜第一名的FA。更大的挑戰是,Guava Tech退市交易金額是3億美元,折成人民幣約20億。老闆的目標是投後估值人民幣200億,短短半年,估值漲了10倍。

這是交給光源資本的一道證明題,而且得找人買單。光源資本在私募行業有較高的知名度,與各大投資機構、各地政府、金融機構、研究機構有著深厚的資源。無論人民幣融資還是美元融資,都有豐富的經驗。是上海本土的私募股權融資顧問,2014年成立的,除了融資顧問,併購重組、資產管理、證券承銷、產業規劃也做的很好。遇到合適的標的,也可以直接投資入股。曾經投資過快手、貨拉拉等知名企業。半導體行業領域做了很多家的融資獨家顧問。他們對半導體、生物醫藥、新能源等科技行業有專門的研究團隊。光源資本的口號是“助力1%的企業家改變世界”。他們在上海、北京、深圳、新加坡有辦公室,團隊都來自世界各大名校。

光源資本負責石榴融資的專案經理是他們合夥人雷總,他也是公司半導體業務的主管。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博士。他總是西裝革履,看來非常精神,說話言簡意賅,觀點鮮明,說過的話都能兌現,非常講誠信。

雷總首先帶領5個人的團隊對公司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盡調,從銷售、研發、供應鏈、專利情況、產品情況、財務狀況、人力資源,不僅梳理前三年的歷史資料,還預測未來5年的運營和財務資料。他們跟公司高管和銷售、研發、採購等代表進行了訪談,還走訪了我們一些典型客戶和主要供應商,工作非常認真。

關於估值的問題,從相對估值和絕對估值,多個維度進行測算。相對估值方法有很多,PE法,PB法,PS法等,石榴集團目前已退市,是一家高成長性的科技公司,我們討論先用PS法,就是以營收作為估值的基礎。絕對估值法就是根據未來現金流折現的方法,包括股利折現模型DDM和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DCF。石榴集團沒有股利支付的要求,所以選用DCF模型作為絕對估值方法。

光源資本的盡調完成了,雷總約了會討論估值問題。我們這邊Lisa、Daisy和我參加。

“潘總,各位好,我先說說我們的結論”雷總上來先彙報盡調結果。

“石榴集團是一家非常優秀的企業,未來發展前景非常看好,根據我們盡調和測算,200億完全有支撐”看來光源資本這個顧問業務是志在必得了。

“感謝雷總和團隊的工作,請介紹一下估值的具體情況和背後邏輯”作為FA,他們要做到比客戶更懂客戶,只有自已相信了,才能在融資過程中讓投資人相信。

“PS法,同行可比公司平均是13-16倍”雷總說道,“石榴集團2022年合併報表營收10億人民幣,預計2023年營收13億,我們估值200億的話,對應PS是15.4倍,屬於合理範圍。”

關於同行可比公司,中信建投、光源資本和公司討論後,確定了境外四家和國內5家,境外的四家分別是TI(德州儀器)、ADI(亞德諾)、NXP(恩智浦)和INFINEON(英飛凌)。國內的5家,韋爾股份、聖邦股份、思瑞浦、中穎電子和傑華特。我找了這些公司的招股書、近幾年的年報,持續跟蹤他們的業務和財務資料。這些資料也分享給了雷總團隊。

“DCF計算出來的估值是多少?”我問道,兩個方法應該相互印證,這個最好。

“根據我們的測算,結果是205億”雷總說道,他同事已經把測算底稿投影到會議室大屏上。

“雷總,請講講你們的估值邏輯”Lisa對結果很滿意,但將信將疑,看測算表格對她來說比較吃力。

“我們梳理了公司資料和市場資料,公司在消費級、工業級和車規級的產品,未來都有一定的增長。高估值來源於高成長,而高成長的因素,短期來說是基石業務的增長,加快國內市場拓展,提高市場份額。中長期看,是汽車晶片的量產,快速放量,帶來的業績增量。”雷總邊介紹邊引導我們看測算表,他們也同步做了PPT,有文字結論和各種圖表。還總結了公司的各種競爭優勢和發展規劃。

“雷總你們工作非常細緻,看來BP也出具模型了啊”Daisy聽了忍不住誇到。

“Daisy,BP我們已經在全力準備了”雷總回答道。

既然老闆左右護法都沒意見了,光源資本的獨家融資顧問協議就可以走法審流程了。老闆的200億證明題已提交完美答卷。顧問協議約定融資顧問費是2%,如果是公司自已完成的融資,那也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