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他身邊只聚集起了20餘名少年,但這根本就不夠,人數自然是越多越好。
“你們趁這幾天到各家眷營去招人,招到五人做伍長,十人就是什長,若是更多便是隊長!”
“除此之外,隊長以上的,我還會給你們分發武器。動起來吧,少年們!”
羅峰滿臉微笑,拍著手大聲的鼓舞道。
二十名少年聞言後,七嘴八舌簡單商量後便一鬨而散。至於這幾天能招收多少人,全靠他們本事。
接下來的幾天,這群少年果然沒讓他失望。十六、七歲以上的少年,幾乎現在都跟著大人打仗。
而剩下的一些年幼體弱的,便幾乎被一網打盡。除此之外,居然還將附近縣城的少年招來不少。
羅峰單獨給劃了一個地方,還找了幾名老秀才。萬事俱備,少年營便正式成立了。
將這批少年簡單的進行了整頓,按照官軍編制分配後,就站在高臺處進行訓話。
“你們別以為這是小孩子過家家鬧著玩的,既然進入軍營,那你們從現在開始,就是一名兵卒!”
“你們要知道,訓練好了不但關鍵時候能保命,等你們長大一些後,才有能力保護你們親人。”
“當然了,有些人想死我也沒有辦法。從今以後,我就是你們的頭兒,你們必須聽命行事。”
“不聽命令的,輕則軍棍伺候,逐出少年營。重則,腦袋不保。”
他兩世為人,自然能輕鬆駕馭這群無知少年。
“老子說話算話,隊長以上發兵器。但若是在營中拿武器打架傷人,後果你們應該清楚。”
“哨官先上來挑選武器,然後隊長次之。其餘沒有拿到武器的,便拿著竹槍!”
“你們可別小瞧了竹槍,它可與長矛相媲美。現在是難得的休整時間,因此現在教你們列陣殺敵!”
羅峰說完,便示意姜武十幾名邊軍老卒開始調教。
從此以後,早上、上午教他們識字。下午,便教他們各種武藝,以及列陣殺敵。
休息的時候,羅峰便進行思想教育。偶爾還將後世的一些佇列、野外生存等,全都用心傳授。
雖然因為伙食問題不能提高訓練強度,但少年營只管中午一頓。吃飽喝足後,勉強能完成各種訓練任務。
這群少年都是一張白紙,因此也沒有讓他失望。在姜武等人的棍棒鞭策下,少年營逐漸有了一絲官軍模樣。
羅峰帶著小弟羅文林與他們一起識字練武,加上他能言會道,沒過多久,少年營全都為他馬首是瞻!
朝廷商議拉扯許久,最後張秉忠被委為明官軍副總兵,還獲得了半年軍餉,比其他官軍待遇都好。
孫可望、李寧宇等人被任命為副將、參將,而羅峰,居然被任命為遊擊將軍。
其他各營主將,自然就被朝廷任命為營官、守備等職務。雖然官不大,但都是明廷正規編制。
但張秉忠依舊不知足,變著花樣的拒絕接受改編和調遣,官銜也是變相拒絕。
他以舉人王秉貞為謀主,諸生徐以顯、潘獨螯等為謀士。不但學兵法戰陣,還繼續想辦法擴軍。
用搶來的金銀珠寶四處購買囤積糧草,打造軍器。還在暗中繼續招兵買馬,訓練士卒。
透過這些跡象表明,他正在藉此機會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東山再起的時機。
當然了,羅峰也在趁這個難得的機會,打造他的嫡系。在合適的時機,他必然也會趁機選擇分道揚鑣。
因此,除了五百餘名少年營,他這一營也迅速招兵買馬,有五千可戰之兵。
時間如梭,轉瞬間便過去幾個月。
“頭兒,周文翰派人來了!”
這天正在營中習武練槍,麾下把總便找到他。
“人在哪裡?”
“已經安置在你的營帳之中了。”
聞言大喜,趕緊跑回營帳之中。
“頭兒!”
“王莽子,原來是你狗日的啊!”
羅峰見狀,笑著上前用力的擁抱了他。
“說說吧,這段時間怎麼樣?”
“是,頭兒!”
王莽子擦了擦激動的淚水,講述起這段時間發生的事。
“我們離開後,周文翰便帶著我們去了南京。畢竟他在那面還有些關係,很快就穩定下來了。”
“然後我們按照你所說的,用哪些錢財經商。經營的範圍主要就是糧食,還有西洋貨。”
“......”
羅峰聽完後,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
“我手中還有一些金銀珠寶,這次你一併帶回去。既然現在安頓好了,那麼就要繼續賺錢買糧。”
“想辦法聯絡到鄭芝龍,聽聞他是福建泉州人。他不是在福建就是在臺灣,務必搞好關係。”
“這兩年想辦法收集會造槍炮的人才,還有想辦法找到馬鈴薯、紅薯、玉米等等種子。”
說完,便從營帳之中拿出一個本子遞給他。
“我以後需要的東西,包括需要的種子,全都寫在上面了,還有一些簡單的圖形文字說明。”
“南京的水很深,讓周文翰暫時不要摻和朝廷的事。你這次帶了幾個人,需要幫手嗎?”
“頭兒,我帶了兩個軍中兄弟,我們也招了一些人手,暫時不需要。”
王莽子說完,想起一件事,連忙從懷裡掏出兩封信。
“差點忘記了,這是卞敏、卞賽兩姐妹給你的信。頭兒你放心,她們倆不敢接觸其他人。”
羅峰聞言愣了一下,隨後就笑了。
開啟信件,快速瀏覽了一遍。無外乎就是女兒家的相思之苦,什麼相公別忘了她們的話。
“你先在軍中休息一天,這麼久沒有聚,我跟兄弟們為你接風洗塵。”
拍了拍他肩膀,便轉身離開了。
晚上將主要骨幹叫來,眾人吃喝一番。隨後,便寫了三封信,讓王莽子帶著金銀離開。
11月,韃子突然又趁機來攻。明廷的就將重心放在九邊,只是讓熊文燦保持對張秉忠的壓制。
大部分官軍被抽調,四周便沒有多少官軍威脅。於是,張秉忠便暗中聯絡羅汝才,並趁機支援李自成,伺機而動。
隨著韃子入關禍亂遼東,四處劫掠,打得官軍節節敗退,張秉忠更是蠢蠢欲動。
明廷將最能打的兩人相繼調走,任洪承疇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薊、遼軍務,孫傳庭總督保定、山東、河北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