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章 軍事工業,起步!

思索片刻後,楊瀚文故作鎮定道:

“趙先生倒是真有意思,一份真假未辨的圖紙,就想換這些大型機械,你可要知道,這些機械可都是些緊俏貨!”

聽到楊瀚文的話,趙子銘知道他這是在討價還價。

不過趙子銘也不著急,目光盯著楊漢文瀚文看了會兒,緩緩說道:

“既然楊先生認為用這份圖紙來交換這些機械不值,那我想也就沒有再談下去的必要了。”

“不過,既然楊先生對這份圖紙不感興趣,那我就去聯絡一下日不落的人,想必他們也許會出個好價呢!”

話說完,趙子銘就立即起身,朝著包廂門口走去。

看到趙子銘一言不合就要掀桌子走人的談判態度,楊瀚文心裡頓時有些慌亂。

他原本想的就是我坐地起價,你就地還價的事。

談生意嘛,不都是這樣嗎?

結果沒想到趙子銘壓根不接他這茬,竟然扭頭就要走。

他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啊!

看到趙子銘要走,楊瀚文一下子急了,連忙站起身說道:

“趙先生,您先別急啊!我也沒說不想交換啊!您先坐下來聽我說!”

聞言趙子銘緩緩轉身,靜靜地看著楊瀚文一言不發,等待他的下文。

見趙子銘暫時不打算走人了,楊瀚文接著道:

“趙先生,這份圖紙的真偽確實需要驗證,不過請放心,我會派人將圖紙快馬送到天津港,從天津港到普魯士國最多一個月時間,屆時只要訊息一出來,我就讓人透過國際電報立馬告知。”

“只要你這份圖紙是真的,那到時候用這些機械交換也未嘗不可!”

“不!這些機械我現在就要,圖紙你們可以拿去驗證,如果願意交換的話,到時候我再把剩餘部分的圖紙全部交給你!”

趙子銘正色道。

開玩笑呢,等一個多月之後,你驗證結果倒是出來了,我們趙家到時候還在不在就不知道了。

你楊瀚文能等,人家王友邦可不管你這些。

如果不能利用這一個月時間趕緊把軍工生產線建立起來,把民團擴充起來。

到時候就只有被王友邦吃幹抹淨的份兒。

“趙先生,這……這是不是有些不合生意場上的規矩啊!”

楊瀚文也被趙子銘的話搞得有些不會了。

還沒見過這樣做生意的,你給我的東西真假還不知道呢,就想把我這些價值五十萬大洋的機械先拿走。

這要是放到以前,聽到這樣的話,楊瀚文絕對是扭頭就走。

在夏國,他所出售的這些產品就是賣方市場,根本不愁沒人要。

但是這次,他卻猶豫了,畢竟以他的眼光看來,這份圖紙是假的可能性不大。

而以這份圖紙的價值,足以讓他在普魯士軍工集團裡躍升好幾個臺階。

甚至於成為夏國乃至遠東區域的負責人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這裡,他咬咬牙,繼續說道:

“趙先生,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們定一個折中的方案,圖紙我們拿走一部分回去驗證,這些機械你們也拿走一部分。等到一個多月後,圖紙的驗證結果出來後,我們再一手交圖紙、一手交機械,怎麼樣?”

“是不是楊先生沒有這麼多的機械存貨啊,這是故意拖著我呢?”

“既然楊先生辦不到,那我就去問問日不落的商人,他們也許可以呢!”

趙子銘故意用話來激楊瀚文。

楊瀚文也知道趙子銘是在激他,不過他可不敢打這個賭。

萬一人家真去找日不落商人了,那他可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沉思良久,楊瀚文猛的抬起頭,“啪”的一聲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行!就按趙先生你說的辦!”

他現在就是在賭博。

用這份圖紙的價值和趙子銘的誠信,來賭自已在普魯士軍工集團的前途和地位。

“那就祝我們合作愉快!”

趙子銘笑著伸出手,和楊瀚文緊緊握在一起。

隨後,楊瀚文提出要派人將這批機械幫助趙子銘送到指定地點。

趙子銘當然不會答應,自已的底細現在還不能暴露。

一旦暴露出自已來自一個小山村的鄉紳家庭,這筆生意大機率就黃了。

兩人約定好提貨時間之後,就分頭離開了。

從雍城回來之後,這批採購的機械也隨之運進了梨林川鄉。

有車床、銑床、刨床等工業機床裝置兩套,水力發電機組一套,柴油發電機3臺……

這一切都是在避人耳目的情況下進行的。

機械全都在凌晨時分走小道運進梨林川鄉,並且全都安置在了提前準備好的窯洞之中。

而從外面看上去,窯洞依舊是普通的窯洞,沒有一絲一毫的不對勁之處。

隨著趙子銘一起回來的,還有經威爾遜介紹請來的十個老師傅。

這十人全都是晚清時期長安機器局的工人。

起初這些人都不願意跟隨趙子銘來,畢竟在這些人的眼裡,汧縣一帶,就是窮困偏僻的代名詞。

直到聽說趙子銘給他們每人開出了每月十五塊大洋的薪水,這些人才欣然接受。

只用了三天時間,這些機械裝置就全部安裝到位了。

很快,這些機械裝置就馬不停蹄的投入到了生產之中。

當然,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生產軍械,這是趙子銘目前迫切需要的。

一旦能夠量產軍械,對於當下的趙家,將會是一個質的飛躍。

“父親,現在我們的軍工生產線也初步建立起來了,現在200人的民團既要維持治安,又要保證工業區的安全,恐怕有點捉襟見肘!”

“而且,我們的槍支很快就能生產下線,武器這方面也不用擔心。”

“我打算在現有200人的基礎上,再增加兩個營的編制,將民團擴充到三個營600人!”

一旁的趙維德聽完趙子銘的話,連連點頭表示認可。

自從得知兒子趙子銘搞到200支步槍之後,趙維德的心中就有了些別樣的想法。

早年間曾走南闖北、見過世面他深知,在這個世道,有了槍桿子就有了無限可能。

而得知趙子銘竟然連軍械加工裝置都搞到手的時候。

他更是沒有絲毫猶豫,迅速變賣了在縣城的全部資產回到了梨林川鄉,以此來支援民團的發展壯大。

此時聽到趙子銘要繼續擴大民團規模,他是舉雙手贊成。

“招募團丁的事你不用操心了,這事就由我來負責,我在鄉里當了這麼些年鄉董,說話還是有人聽的!”

回到梨林川鄉後,二弟趙維民由於以前常年負責商鋪的採買事宜,因此就接手了民團的後勤保障這一塊。

三叔趙仁義則負責民團的平時操練。

只有趙維德還沒有任何安排,整天無所事事的他看到別人忙裡忙外,是心急如焚。

此時,趙子銘提出要擴充民團的事,他就立即攬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