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章 殿前公公,正三品

“王昆,你不過是二妹身邊的狗奴才罷了,有什麼資格嘲笑司徒朗?”

“不好意思,既然你說我是狗奴才,那你為什麼跟狗講道理?”

王昆的話無疑令長公主很沒面子,偏偏一時之間找不到反駁的話。

總不能說自已就是在跟狗講道理吧?

“長姊,你先管好自已的狗,另外小昆子不是狗奴才,他是本宮的朋友。”

說話間,二公主看向王昆吐了吐舌頭,那樣子彷彿在說著:“本宮對你好不好?”

見此情形,對面的司徒朗再度破防。

“為什麼啊,這是為什麼?”

他又看了看長公主,只見對方很是嫌棄的往另外一邊挪動。

正當他覺得很沒有面子的時候,皇帝總算來上朝了。

緊接著百官上殿了。

“昨夜之事,相信諸位愛卿皆已知曉,此事惡劣不比以往,朕在此言明,若不將此事調查清楚,誓不罷休!”

皇帝話音剛落,只見張長生走進殿,“陛下,太后已於昨夜平安歸府。”

“張愛卿,昨夜真是辛苦你了。”

百官以為是張長生找回太后,紛紛拍起了萬年不變的馬屁。

“張統領果真是國之棟樑。”

“簡直乃吾輩之楷模!”

“我看是陛下的應夢賢臣才對。”

正當眾人七嘴八舌聊以稱讚之際,張長生卻尷尬的搔了搔頭皮。

“那個…太后不是我找回來的。”

啊?

百官一時之間愣住。

王昆看了這滑稽的一幕,忍俊不禁的笑了笑。

張長生強忍著心頭怒火,面色不悅地問:“怎麼,我的確沒找到,但你王公公就找到了麼!”

“我沒找到啊,但我為什麼不能笑?”王昆回答的很坦然。

張長生忽然有了種臉被人狠狠抽打的感覺,“朝堂之上,不要欺人太甚!”

長公主道:“陛下,王昆如此藐視朝堂,臣懇請立刻將他給押入地牢。”

她一說話,司徒朗緊跟道:“是啊,王昆已經不止一次這樣無端發笑,恐是頭患暗疾,陛下還是早些整治的好。”

“你們屢次三番壓力王昆,究竟是何用意。”

二公主站起身,“今兒當著陛下的面,本宮倒想問問你倆,王昆屢屢建功,怎麼惹得你倆對他如此心懷恨意。”

“誰說本宮對他心懷恨意?”長公主道:“本宮是何用意,二妹應該最是清楚。”

“夠了!”

皇帝出言制止,有些頭疼的看著她倆。

雖然站在她的角度,二人之間有點爭鬥,其實反而是件好事。

她私底下也沒少分別召二人說話,為的就是令二人始終都有些摩擦。

但這是要分形勢的。

眼下還要針鋒相對,無疑是不把自已這個皇帝放在眼裡。

丞相及時扯開話題,“陛下,敢問究竟是誰將太后找到的?”

皇帝搖了搖頭,“朕也是一早才得到訊息,其餘的一概不知道。”

丞相一聽這話就知道皇上是在扯謊,但也沒有拆穿。

因為這時只見太后有些腳步浮虛的走出來坐在看座。

“哀家昨日不幸被人擄走,幸得王公公傳話的及時,陳總管來的也及時,否則……”

話語至此,不復再言。

朝堂上的百官一時齊刷刷的看向王昆。

“想不到此次又是王公公發力。”

“王公公簡直神人也!”

“這才是陛下的應夢賢臣!”

二公主聽著百官讚歎王昆,自已便也為之笑了。

有人歡喜,有人破防。

長公主和司徒朗無疑是後者。

“太后,你沒說錯吧,怎麼會是王昆?”

“是啊,怎麼會是他?”張長生不明白。

自已昨夜特麼的找了一宿,那王昆搞了雞毛啊,怎麼就是他了?

然而,太后對此回道:“就是王昆最先估測賊人會在一個僻靜之處暫且安置本宮,而不是往外走,陳總管聽了他的話,便第一時間在宮中各處偏僻之地勘察起來。”

張長生看了眼王昆,嗤之以鼻,“就算這樣,不過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了,功勞不也應該是陳總管的麼?”

“陳總管固然是頭功,王公公也功不可沒,哀家此次前來便是為了褒獎他的。”

太后看向皇帝,“陛下,王公公救哀家有功,不可不賞。”

其實就算她不說,皇帝也會賞的。

不過既然說了,那就更好辦了。

“王昆救太后有功,即日起擢升為殿前公公,正三品。”

“謝主隆恩!”

長公主眼睜睜看著王昆升官,臉色難看至極,又瞅了眼身旁的司徒朗,這種不爽的感覺更強烈。

“公主,你這麼看下官做什麼?”司徒朗迷惘道。

給他的回應只有兩個字:“閉嘴!”

便在這時,有位官員從殿外急匆匆的走進來。

“陛下,急報,江南災情嚴重,兩岸百姓流離失所,數百萬的災民食不果腹,有些地方甚至發生了易子而食的慘狀。”

“這怎麼會!”

皇帝嗖的一下站起,盯著官差滿臉不可置信,“此事如此重大,按理說要三段稟報,怎麼只有你親自來?”

官差聽到皇帝如此說辭,不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訴起苦水。

“陛下,之前州府連續發了三道急報,結果都是了無音訊,下官這才鋌而走險,斗膽上京稟報,還望陛下速速賑災。”

等到他將這番話說完的時候,整個朝堂上一點聲音也沒有。

因為皇帝大怒。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她掃了眼朝上百官,最終將目光定在丞相的身上。

“陛下,老臣也未得到訊息。”

“朕要你查!”

丞相對於皇帝此時的話不敢有絲毫的違拗,“老臣盡力而為。”

“另外,此次賑災共需多少錢糧?”皇帝看上官差問道。

“陛下,此次賑災粗略估計至少需要二十萬擔糧食方夠一月之需,錢物還未估算出來,臣就已經上京。”

此言一出,皇帝沉默半天,這才詢問戶部尚書,“國庫尚存多少餘糧?”

戶部尚書想了想,說話都有些不利索,“啟稟陛下,國庫存糧應有三十萬但。”

這話險些又把皇帝弄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