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高衙內下了鉤子,便不再言語。
“你個小兔崽子!”宋徽宗剛提起興趣,心如貓撓,他一生人中,吃喝玩樂一條龍,
極想知曉八大菜系評價內容詞藻,這還得了,頭腦一熱,衝口而出:
“你說,你的要求,我答應你。”
說出口之後,便後悔了。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李師師抿嘴,心如死灰。
“女兒啊,這就是我們做歌妓難以擺脫的多舛厄運!”李媽媽長嘆一聲。
周邦彥如喪考妣,哭的梨花帶雨:“完了完了完了完了,我的心肝寶貝,落到了這個花太歲手上,還能有啥剩?渣渣也沒有了!”
“上仙老兄,你這三寸不爛之舌神通,不如改名為【鉤子神通】好了。”
上仙老兄沒好氣說:【本來就是叫鉤子神通好不好!】
“咦,有什麼出處?莫非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非也非也,他給那人挽鞋也不配。】
“是誰啊?”
【張良你知道嗎?】
“大名鼎鼎的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當然知啦!”
【那你知道他的師父是哪一個?】
“誰?”
【黃石公。】
“黃石公?好牛逼嗎?他與張良有什麼故事?”
【黃石公,乃是秦漢之際的隱世高人,其智慧超群,授業於張良的故事流傳千古。】
上仙老兄娓娓道來,【當年張良在圯橋偶遇黃石公,黃石公三次考驗其耐心與誠意,最終傳授《太公兵法》。
這一段奇緣,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圯橋進履’典故。
黃石公教導張良,助其成就一番輔佐劉邦建立漢朝的大業,
因此黃石公也被後世尊為張良的授業恩師,足見其智謀深遠,影響非凡。】
“《太公兵法》不是出自姜子牙一手麼?”
“非也,此書乃六韜三略結合,最早出自是軒轅三皇五帝嗤尤等人戰鬥之心得。”
高衙內聽罷驚奇:“原來『鉤子神通』之稱並非出自姜太公,而是源於『黃石公』這種深藏不露的高人。牛逼!”
【黃石公還有一個身份,就是『老子』親傳十二弟子,你說牛不牛?】
“不是吧?沙扯淡,你有什麼證據?”
【靠,我說的話就是證據,你還想要什麼證據?】
“……你是老大,你說了算!反正我高衙內也算是太上老君的隔代弟子,”
高衙內聞言,喜上眉梢眼角,
“好,官家大氣磅礴!”眉梢輕挑,不疾不徐地回應道:“官家所言極是,小可雖不敢自誇天下無雙,但對於華夏大地的八大菜系,的確略知一二。
川菜,以其麻辣鮮香、變化多端著稱,尤以火鍋、魚香肉絲等為代表,口味豐富,層次分明;
湘菜則酸辣濃重,擅長調味,剁椒魚頭、臘味合蒸皆是其精髓所在;
粵菜注重原汁原味,品種冠天下,
也講求火候,白切雞、燒鴨燒鵝以及早茶腸粉蝦蛟點心譽滿天下;
閩菜素以清鮮淡爽為主,佛跳牆則是集百味於一壇的典範;
蘇菜精緻細膩,燉、燜、煨、焐技法獨特,松鼠鱖魚、響油鱔糊盡顯江南風雅;
浙菜口味清淡,刀工精細,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充滿詩情畫意;
魯菜作為宮廷菜系代表,博大精深,爆炒腰花、九轉大腸彰顯大氣磅礴;
徽菜則擅烹山珍野味,火腿燉甲魚、黃山燉鴿凸顯山區特色。
每一種菜系都承載著各地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各有各的千秋魅力。”
宋徽宗聽罷,眼中閃過一絲讚賞,旋即又饒有興致地道:“果然見識不凡,看來朕還需多多向你討教才是。”
話畢,二人相視哈哈一笑,
繼續沉浸在美食與文化的交談之中,
宋徽宗又說:“我聽聞有一種生吃的手法,你又可知曉?”
高衙內摸了摸下巴,面帶神秘笑容回稟道:“當然,
官家所指的生吃手法,是一種獨特的料理方式。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地區,民間乃至皇宮貴族間都有食生的傳統。
比如冷盤中的果蔬脆嫩的生食部分。
其實古時有些地方就有生食魚膾、醉蟹等水產的習俗。
春秋戰國時期的記載中,亦有壯士豪傑生啖彘肩的典故,
大傢伙耳熟能詳鴻門宴上的樊噲,據說曾有過生吃豬腿的驚人之舉。”
他停頓了一下,察言觀色後繼續補充:“不過對於生食必須要採取謹慎的態度,
一些生鮮食材的特別處理方式,
否則就會有蟲子進肚,引出來腹絞痛,危險性極高。”
宋徽便立刻來了精神,宗擺擺手:“我自曉得分寸,傳聞吃蝦生味極鮮?”
高衙內一聽,笑了笑:“吃蝦生,確實有一道頗受歡迎的菜餚,名為刺身或曰醉蝦,
尤其是沿海地區頗為盛行。
不過,這道菜餚的製作要求極為嚴格,需確保食材的新鮮。
首先,選取新鮮活蝦,確保其潔淨無汙垢。
蝦子洗淨後,可用高度白酒或者優質花雕酒進行短時間浸泡,殺菌消毒的同時賦予蝦體酒香。
隨後,去頭去尾去腸,削薄片。
配以檸檬汁,利用其酸性成分進一步殺菌並增添清新口感。
其次,準備配料炸面,花生壓碎,
榨菜絲,酸蘿蔔絲,辣椒絲等,適合各人口味取之食用。
生菜葉用於墊底,增加爽脆口感和視覺效果。
以上為至上優先吃法。”
宋徽宗動了動嘴唇:“還有什麼下等吃法不成?”
“有一些人口味重的同時還可以搭配薑絲、蒜末、香菜等調料,
有時還會加入一些特製醬汁,如醬油、芥末醬等。
不過此等方式破壞了蝦的鮮味,等同於對牛彈琴,白費勁。”
周邦彥聽罷,是極討厭此人,但心中也暗贊:“高衙內雖非文藝才子,
然,其對美食之道竟有如此獨到見解,實令人刮目相看,真可謂俗中有雅,不愧為市井之中的一位‘美食通’。”
李師師儘管對於自已下家著落心緒紛亂,
卻也不禁對高衙內的博學感到十二點驚訝:“呀,太不可思議咧,
即便他是聲名狼藉的花花太歲,
但論起美食來倒是一套一套的,
這舌尖上的學問,怕是不少文人墨客,宮中御廚都望塵莫及也。”
李媽媽撫掌而笑,她心底暗忖:“這小祖宗,真是的,
剛見面看似浮躁,沒想到對華夏美食研究至此,
若是能收斂些脾性,做個廚藝大師也未嘗不可。
嫁給他定是不愁吃的精細!”
想到i此,身子一熱,哎呀,我想什麼了,一把年紀了……
他只是隨便說說笑笑,當不得真,自已什麼身份
她一時患得患失……
宋徽宗悠然點頭,心下小贊:“想不到這小王八蛋對於飲食文化鑽研頗深,
不僅熟知各地佳餚,更兼曉生食之奧秘,
真令朕眼界大開,此乃皇家宴飲不可多得之人才……”
“不如讓他當一個廚房火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