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沒多久就到了城門口,翻進城牆後就看見玄青已經早早的等在在那了。
玄青帶著三人趁著夜色向韓老的宅子飛奔,韓老的宅子位於豐嵐城西,是個三進小院,對於韓老這樣的地位來說,實在有些寒酸。
夜晚的豐嵐靜悄悄的,韓老的宅子也黑乎乎的,唯有書房燈火通明,韓老坐在書房裡靜靜地等著,韓老已年過古稀,花白的頭髮,臉上皺紋一層疊著一層。可一雙精明清正的雙眸好似能把一切看透。
到了門口,孟輓歌趁人不注意把李鐵柱放了出來。白易行看著悄無聲息出現的李鐵柱雙目瞪得溜圓。“你什麼時候追來的?”
李鐵柱白了他一眼,沒理他。內心腹誹,怎麼不嚇死你。
白易行又看看賀知衍和玄青,倆人尷尬的看看天,瞅瞅地,不敢解釋。
“韓老,小子深夜拜訪,叨擾了。”賀知衍給眾人互相介紹後,又帶著孟輓歌等人恭恭敬敬的給韓老施了一禮。
“賀家小子,不用客氣,你來找老夫,可是有事相商量?”韓老笑呵呵的虛扶了一下賀知衍。黑幾人讓了坐,眼神裡透露著親切溫和。
韓老本以為賀知衍來找他是為了他被誣陷叛國的事,他雖然遠離朝堂,但這事鬧得沸沸揚揚。他也有耳聞,畢竟但凡有個腦子的人,也不可能相信賀知衍會通敵叛國,思來想去就是皇上小心眼的毛病又犯了,賀家這才飛來橫禍。他想著如果賀知衍讓他幫忙遊說皇帝,他也會盡力一試,不想寒了賀家忠君愛國得心,所以他並未用求字而是說商量。
賀知衍恭敬的回道:“晚輩這次前來,確有一事相求。”
韓老點點頭。“可是賀家的事?這事你不說,其實我也想著呢。”
賀知衍否認:“不是這事,韓老,我是為了豐嵐城的百姓而來。”
韓老有些意料之外“豐嵐城的百姓。”
賀知衍繼續說:“韓老,地龍翻身之後,如今城中百姓如何啊?”
聽到這裡韓老嘆了一口氣:“哎,現如今豐嵐城的百姓可以說是身在水深火熱之中啊,這地龍翻身時就我這磚瓦房都裂了好幾個大口子,廚房和雜物間都塌了,可想而知那些住土坯房的百姓,現在都已無家可歸了。
百姓平時儲藏的糧食大多因為地龍翻身被埋在地下,這幾天因為受傷沒有及時醫治,病死的,餓死的比比皆是。百姓流離失所,我每每看到也是痛心疾首,可是官府非但不作為,還封了城。
前兒我去找了婁謙,婁謙滿口的藉口,一會說事發突然人力不夠,一會說調配物資需要時間。顧左右而言他,找各種理由。也是給我氣的夠嗆,奈何我現在白身一個,一時也奈何不了他。”
說到這,韓老氣的滿臉通紅。
“韓老民別急,我這次就是為了解決這事而來的,內人心善,聽見城中百姓遭此橫禍於心不忍,便籌集了十幾萬斤糧食,想要救濟城中百姓,幫百姓度過難關。可是這事還需您來幫忙。”
韓老聽聞頓時轉怒為喜。“哈哈哈,你小子真是好福氣,能得一這麼一位深明大義的妻子,實在讓人羨慕啊!你說吧,有什麼老夫能幫得上忙的,儘管開口,老夫定當仁不讓。”
“韓老,你也知道,我們如今的身份多有不便,所以救濟百姓的具體事宜還得您代為出面,對外就宣稱是您救濟災民。”
“這本不是大事,只是這麼一件大功德的事情,老夫來冒領,著實讓人臉紅啊!”
韓老想到賀知衍幾人如今都已是流放犯人的身份,如果他們出面確實不合適。就說剛被抄家幾天,手裡就有幾十萬斤的糧食,這到哪都說不通。
當然韓老並不想探究這糧食的來源。甚至他非常佩服這對小夫妻,自身難保之時還能想著黎民百姓,實在是難得啊!
“韓老,這事不僅需要您勞心勞力,還可能會有一些危險,甚至可能惹來殺身之禍。所以在韓老答應前,小子還得請您三思。”賀知衍語氣真誠。
“哦?此話怎講?”韓老有些不解。
“韓老,不知道您最近聽沒聽說過一些關於地龍翻身的謠言?”
韓老想了想點點頭:“是的,聽到一些風聲,城中百姓都在議論,說這次地龍翻身是因為縣太爺婁謙隱瞞朝廷,私自開採礦脈,惹怒老天,降下天罰,這才導致地龍翻身。城中百姓也殃及池魚。
不過老夫覺得這個傳言有些荒謬,而且傳的蹊蹺,所以並未相信。
婁謙還派了官差抓走了不少散播這些流言的。”
賀知衍回道:“不敢隱瞞韓老,散播謠言的人確實是有意為之,就是這位白公子,不過這不是謠言,只是一部分事實。”
韓老瞬間雙眸凝視著賀知衍,審視的意味毫不掩飾,語氣中有些不悅,沒了剛剛的溫柔。“這事你且仔細道來,這等謠言有禍亂朝綱之嫌,賀家小子,你可不能胡來。”
賀知衍忙低頭拱了拱手:“韓老,小子絕無不臣之心。”
白易行一看這場面,趕緊插嘴道:“韓老,韓老,這事你別怪賀知衍,這事是我乾的,我知道前因後果,我來給您解釋。”
“嘿嘿。”白易行摸了摸後腦勺“這個傳言是我讓人傳出去的,地龍翻身那天,小子正在豐嵐城,原本我是路過豐嵐城在一家飯館吃飯時,無意聽見一對夫妻說自已兒子被官府抓了壯丁去挖鐵礦的事。
我一聽就覺得不對勁,豐嵐方圓幾十裡沒有官府登記的鐵礦啊!而且咱們東寧自古挖礦,不是那些最近就是正常僱傭,怎麼會出現強制要求的呢!這事絕對有蹊蹺。
我就詢問了這對老夫妻,可是這老夫妻只知道兒子唄官府抓走了,具體去哪裡挖礦什麼的都一無所知。我只能自已想辦法探查。
我用了好多天,費了好大的功夫,才找到線索,婁謙膽大包天私自在豐嵐抓了很多人,囚禁在岐山給他挖鐵礦,不但有鐵礦還有一個銀礦,只是銀礦是剛發現不久,剛開採了幾個月。
他們偷工減料,開採不當,導致鐵礦洞坍塌,坍塌時我正好在附近,親眼所見好多人都被壓在礦洞底下沒出來,場面混亂急了。地龍翻身就是這個時候發生的。當時情況太混亂了,我本想著趁亂逃跑,哪知道被人發現了。我逃脫他們追捕後找了幾個小乞丐,讓他們幫忙散發地龍翻身的原因。
後來我想著這麼大的事,得去找賀知衍商量,那時候豐嵐已經封城了。沒辦法我找了人幫忙想偷偷出城,結果又被婁謙的人發現了,還一路追殺我,直到找到賀知衍我才留下一條命。”
韓老已經信了百分之八十,他知道賀知衍是個為人清正的好孩子,也不覺得他會使奸計攪弄風雨,剛剛也是著急才會質疑賀知衍,這事實在是太大。他又認真的問了一句。
“此言可當真?”
“真真的,千真萬確。真得不能再真了!”白易行忙不迭的回道:“韓老,我發誓,如有需言,我生不出兒子,上我家老頭子沒孫子抱,你是知道的,我家可就我一個獨苗苗。全家都等著我給他們延續香火呢!”
韓老沉默良久,深深的嘆了一口氣。若說不失望是不可能的,婁謙是二皇子的人,這誰不知道,這事婁謙自已可沒那麼大的膽子。
二皇子在其中參與了多少,大家心知肚明。韓老不禁對皇室,皇上和幾位皇子更失望了。再看看面前的兩個小子,哎,一言難盡!
“我能幫上什麼?”
“我們現在有幾十萬斤的糧食,需言由韓老出面組織人手救濟百姓,只是這事牽扯到二皇子,我想不用小子說,韓老也能明白這其中的彎彎繞繞,二皇子寧可放棄這一城的百姓,也不會想有意外發生,所以這事別人不行,必會引來殺身之禍。
而韓老您,二皇子還是多少有些忌憚的,只是也不敢保證他會不會。。。”
賀知衍沒往下說,但是韓老懂了,如果二皇子毫無顧忌,那他這個歸隱的帝師就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該殺一樣殺。這就是賀知衍覺得要讓韓老想清楚的原因。
“無妨,事有所為有所不為,老夫一把年紀了,已經不在乎能活幾天了,能為百姓辦點實事,死有何懼?
只是老夫自從歸隱後,身邊大部分僕人都遣散了,現在留下的不足十人。
這人手問題,還得提前商議。”
“韓老,小子有一辦法,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有什麼可遮掩的,講!”韓老大手一揮。
“韓老以您的威望,您說一句話,天下學子可都會馬首是瞻。如今豐嵐城封城,百姓還得自救。不能一味的等待。只要您開口。豐嵐城的學子一定都願意幫忙動員組織安排救援,而這次的事情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場難得的學習經驗,豈不是一舉兩得?”
韓老聽完大笑起來。“哈哈哈,是個好辦法,好辦法啊!果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好,老夫佩服,這事明天一早我就去辦,你且說說細節。”
………………
榮城知府
“廢物,都是廢物。一群沒用的東西。”二皇子在屋子裡暴跳如雷,雙眼猩紅,生氣的想殺人。底下烏央烏央的跪倒一大片。
報信得小廝更是嚇得渾身發抖。
“二殿下息怒,您千萬彆氣壞了身子。”二皇子身邊的李公公忙勸著。
“息怒息怒,全完了,這麼多年的心血。這幫廢物,山洞這麼安全的好地方,怎麼會被人一鍋端了呢?這山洞我也是去過的,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如此隱蔽,還有裡面成山的兵器,你告訴告訴我,是這麼沒得?”二皇子盯著報信的小廝,眼裡的憤怒都能把小廝燒成一堆灰。
小廝戰戰兢兢的回道:“回二殿下,奴才也不知道啊!原本咱們定的是山洞周圍把守人員三天給咱們傳一次信確認無事,前幾天規定的時間沒有收到訊息,奴才們趕緊派人前往山洞檢視。
那知守山洞的人和兵器全沒了。一點痕跡都沒有,就像憑空消失一樣!二殿下,奴才說的都是實話啊!不敢有絲毫隱瞞。”
“報,二殿下豐嵐城有急報!”門外小廝通傳。
“進來。”二皇子語氣裡帶著難以掩飾的怒氣。
小廝進來跪下行禮,然後拿出密函雙手奉上,一個字都不敢說,生怕有去無回。
二皇子開啟密函看了幾眼,頓時胸腔怒氣恒生,眉毛直抖,牙咬的咯吱咯吱響,憤怒的撕掉手中的密函。
“天要亡我是嗎?嗯?天要亡我?”二殿下一把拎起跪著的小廝,怒不可遏的問著。
小廝閉著眼睛根本不敢回視二皇子的面容,內心祈求老天爺能看在他一輩子沒犯啥大錯得份上饒他一命。
“宣白崇明!”二皇子隨手一扔,像扔破抹布一樣把小廝扔在一邊,對李公公道。
李公公忙貓腰跑出去找白崇明,出了屋子也長嘆了一口氣,別說小廝了,他跟了二殿下這麼多年,也時常被他的喜怒無常嚇得魂飛魄散。這差事不好當啊。
“白崇明,拜見二殿下。”白崇明走進屋子裡時抬眼觀察了一息,滿屋子跪著的下人,嚇得快要尿了的小廝,二皇子臉上的憤怒。趕緊又把頭低了下去,看來這次的事情很糟糕啊!暗暗告誡自已小心謹慎切勿出錯。恭恭敬敬的行禮問安。
看見白崇明二皇子面上的憤怒散了一些。起身虛扶了一把道:“給白先生賜座。”
“謝二殿下!”白崇明趕緊又謝恩,才坐在李公公搬過來的椅子上。
“我有事,需要與白先生相商。”二皇子開門見山。
“白某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你先看看這個。”二皇子把第一份密函,先遞給白崇明。
李公公看到趕緊把地上被撕爛的密函撿起來,拼在一起,一會好給白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