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5 26 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

第25章 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一)義和團運動(1900年)

一、背景

①甲午戰後,帝國主義國家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空前深重。②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開始覺醒。

二、口號

①除清滅洋(清政府承認義和團的合法身份前)②扶清滅洋(清政府承認義和團的合法身份後)

三、性質:極端的愛國主義運動。

四、結果

①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勢力,彰顯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②導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

(二)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年-1901年)

一、代表國家:英國、美國、日本、奧匈帝國、義大利、俄國、德國、法國

二、背景

①藉口保護外國僑民,鎮壓義和團運動。②瓜分中國(根本目的)

三、結果:清政府戰敗,被迫與帝國主義國家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四、條約內容

①賠償白銀 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多億兩,以“關稅”和“鹽稅”做抵押。

②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外國人派兵保護,不允許中國人居住。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臺,北京至山海關的鐵路沿線戰略陣地允許各國派兵駐守。

④懲辦參與義和團的反帝官員,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參加反帝組織⑤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上。

五、影響

①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嚴重破壞。

②鉅額賠款使中國人民的負擔更加沉重。

③使館界稱為“國中之國“,是帝國主義國家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

④中國完全處於帝國主義國家的軍事控制之下。

⑤清政府徹底淪為“洋人的朝廷”

⑥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六、未被瓜分的原因

①中國人民的激烈反抗,粉碎了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中國的企圖。

②帝國主義國家內部矛盾尖銳。

第 26 章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

(一) 清末新政(1901-1911年)

一、背景

①《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國人普遍感到應當推翻。

②清政府為了挽救自身的封建專制統治。

③受“西學東漸”思潮的影響。

三、主要內容

①政治: 實行“君主立憲制”,組建“皇族內閣”。

②經濟:廢除“重農抑商”政策,設立“商部”,轉而鼓勵工商業的發展。

③軍事:建立新式軍隊(北洋新軍)

④教育:廢除科舉制,建立近代新式教育體系,培養全方位的新式人才。

四、評價

①“清末新政”是一次保留了大量封建色彩和專制色彩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②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壯大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

③使“立憲派”官員(投機革命者、漢族地主集團)倒向革命。

④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程序的發展。

⑤客觀上促進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加速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到來。(二)(舊)三民主義

一、發展歷程

年,孫中山在夏威夷檀香山創立興中會。

a.性質:中國近代第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革命團體。

b.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狹隘的漢民族革命觀)

c.評價: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刺激了大批革命團體的誕生。 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創立中國同盟會。

a.性質: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b.主要內容

①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推翻帝制)

②民權主義:“創立民國”(建立共和)

③民生主義:“平均地權”(不切實際的土地方針,沒有真正出動封建土地制度。) c.評價

①迫於時代侷限性和階級侷限性,沒有提出明確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綱領,因此缺乏群眾的支援。

②提出了較為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理論,成為領導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

(三)辛亥革命(1911-1912年)

一、背景

①《辛丑條約》簽訂後,清政府徹底淪為“洋人的朝廷”,國人普遍感到應當推翻。

②“清末新政”的失敗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

③清政府頒佈“鐵路法令”激起了人民的激烈反抗。

④民族資本主義取得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的加強。⑤資產階級革命派宣揚革命思想,武漢成為民主革命的搖籃。

二、具體過程

①1911年4月廣州黃花崗起義,敲響了清政府的喪鐘。②1911 年5月,四川保路運動爆發。③1911 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

④1912 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⑤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⑥1912年3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佈評價:

A.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 B.特別規定實行責任內閣制。

C.充分體現了三民主義的思想,是辛亥革命的思想結晶。

⑦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四)歷史意義

A.不足

①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落後性質。

②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B.進步

①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②開啟了中國思想解放的大門,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③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勢力,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一定的障礙。

C.定義: 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民族民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