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章 救危

王二三個月前從衢州離開,走陸路去了溫州,乘船返回同安,一路艱辛自不用說。回同安之後,李雲梯派他去了一趟廈門買洋槍。

他跟劉勇強去過科利洋行,科利也剛剛返回,並從英國採購了一大批軍火,真是瞌睡遇到了枕頭。科利開價一杆槍20兩銀子,如果李雲梯不要,他就要帶去上海了。

李雲梯財大氣粗,一口氣全部買下。交給王二讓他訓練新的洋槍隊。現在李雲梯可以大張旗鼓的組建新的鄉勇,除了目前戰況緊急之外,還因為一件事,以前一直警惕李家這種地方豪強編練鄉勇的呂佺孫死了。

呂佺孫身體一直不太好,他常年抽大煙,也不知道是因為身體不好抽大煙陣痛,還是因為抽大煙導致身體不好,反正沒能熬過去年冬天。呂佺孫一死,有王懿德支援,李雲梯可以放開手腳。

這兩千人直接帶到了延平府,現在訓練剛剛兩個月。

“能排成隊打排槍。就是走路還走不太好,容易走亂了。”

劉勇強練了五年兵,天天練佇列,現在他的隊伍也不敢說能如臂指使,兩個月能打排槍已經不錯了。

“這就夠用了。跟我一起出戰。救援建寧府!”

跟王二打過招呼後,馬上去找李雲梯商議。

李雲梯已經進了大營,隨同富勒興正在接見一群太平天國投降軍官。

富勒興也來了,這次將他手下兩千人全部帶到。

有了這些人在此,劉勇強才能徹底放下這些降兵。

李雲梯和富勒興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富勒興負責威脅,李雲梯負責鼓勵,讓一群軍官唯唯諾諾。

見劉勇強進來,富勒興擺擺手讓他們退下,李雲梯讓他們回去好好安撫部下,日後安心為朝廷效力。

三人坐在一起,劉勇強立刻就催促進兵。

“李大人,富總兵,何時進兵?”

富勒興推諉道:“雖然太平驛的賊兵投降了,可粵匪還盤踞在對岸,怎能安心進兵。”

李雲梯默默點頭。

劉勇強道:“那就先攻對岸,在救建寧。”

“不急,不急。我軍剛到,人困馬乏,休養三日再說。”

“三日?”

劉勇強看到李雲梯也皺起眉,知道李雲梯也不敢拖三日,他從劉勇強帶去的口信中已經知道,建寧府斷糧了。

“那你們就抓緊休息,今天我來打。”

隨即給李雲梯使了個眼色,告辭離開。

劉勇強緊接著去找了何名標,找他借人。他要從山上把大炮搬下來,何名標此時急於表現,親自帶了兩千人去搬運彈炮和彈藥。

一門炮很快就擺在了河邊,衝向對面太平軍大營轟擊起來。

李雲梯此時也找到了劉勇強,他知道劉勇強有話要跟他說。

“大人。富勒興靠不住,建寧等不起,十幾萬人要餓死了。”

“我知道。”

“讓王二帶人跟我過去,水師幫忙把大炮送過去。”

其實福建水師的戰船上也有大炮,但這批船都是小船,不是主力戰船,大海船根本進不了內河溪流。

“什麼時候?”

“今晚!”

“那對岸的粵匪怎麼辦?”

“丟給富勒興。”

李雲梯很猶豫:“這可是好幾萬賊人。丟在背後不管,是不是太犯險了!”

劉勇強解釋:“只要進了建寧府,送一船糧食進去,裡邊有的是兵。”

“那萬一解圍不利,就要腹背受敵!”

劉勇強著急道:“大人,別忘了我可是從衢州一路打回來的。粵匪的營寨我碰過,經不起一炮。只要開啟一個缺口,人就能進去。現在攻過去,是我們跟建寧府裡應外合,對粵匪不利。”

李雲梯終於點頭:“那就按你說的辦。”

劉勇強又交代:“總督那邊你得打點好,別讓富勒興搶了功勞。救粵匪重兵之下一座孤城,這樣的功勞,夠讓你當上縣令了。”

劉勇強知道李雲梯要的是什麼。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暗示他,功勞都是李雲梯的。對方答應之後,才提這件事,沒有之前說,是擔心影響對方的決定,畢竟讀書人又是又當又立,明明想要,你直接提出來,反而要反對。

“放心,我有主意。”

李雲梯眼神閃爍,仗是劉勇強打的,命是劉勇強拼的,他拿走所有功勞有點說不過去。

又補充道:“該你的功勞,我會替你爭取。”

劉勇強擺手:“我的先不用說。你得先當上縣令。你有了實缺,我還怕沒機會?”

李雲梯拱拱手,面色微紅,不知道是激動的還是什麼。

沒有等到晚上,因為炮轟了幾下對面大營後,太平軍就拔營了。留下了一隊人,其他人陸續往建寧方向撤退。站在他們的角度,這是正確的選擇。清軍大軍已到,這邊的何名標投降,那邊肯定會受影響,因為對面軍中也是少量石達開太平軍主力帶大量花旗軍。石達開從江西過來,他攻下了大半個江西,江西幾十萬人加入了他的麾下,其部隊主要成員,其實已經是江西人。只是真正能打的精銳,還是一兩萬從廣西打出來的老兵。

對面大軍逼近,還有戰船控制了水面,內部不穩,各種複雜因素作用下,對面的太平軍撤退是最理智的選擇。

他們退,劉勇強這邊的人要追,所有人登上戰船,僱傭民夫拉縴前進。

拉縴的速度自然跟不上輕裝簡行,晚上還要停靠休息,第二天中午才趕到建寧府外,此時撤退的石達開部早就撤進了營壘。

李雲梯身邊還帶著何名標,把他帶在身邊,一個是讓他離開他的人馬,更方便李雲梯和富勒興控制那兩萬花旗軍,另一個原因是希望他能勸降更多太平軍。無論是楊輔清還是石達開的麾下,都有大量江西兵。

從何名標這裡瞭解到太平軍部隊中很多情報,他們主要分三種成分,一種是最核心的太平軍主力,從旗號可以區分,這批人打黃旗;另外一部分,是在太平軍佔領江西后,加入的江西新兵,這批人也是打黃旗,可以說是太平軍的二等部隊;第三部分才是花旗軍,他們有自已的組織,也不信太平天國那一套,旗幟都沒有換,所以是另一套班子,相當於偽軍。

石達開的嫡系部隊是非常能打的,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作為太平天國碩果僅存的一個能帶兵的王,他手下的廣西老部隊最多;另一方面,石達開或者說石家是大宗族、大地主,不過是客家人,在廣西當地遭受排擠,於是他將全族、全村四千男丁都帶進了太平軍,在能打的部隊中,他的勢力還是最有凝聚力的,這也是為什麼,其他人火併的那麼厲害,洪秀全敢殺韋昌輝,卻沒有殺他,因為韋昌輝一死,他的人就是一盤散沙,石達開一死,他的人會起來報仇。

有四千跟他從廣西打過來的同族兄弟,意味著石達開的嫡系部隊最有凝聚力,最有戰鬥力,但也意味著最排外。因為這四千人早就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團,有什麼好處,都要先滿足他們,他們會最排外。

楊輔清是太平軍正規軍,從廣西打過來的老牌將領,但在石達開體系中,依然只能是外系。楊輔清很有能力,被排擠的也最厲害,甚至可以說時刻被石姓勢力打壓。

雙方矛盾很深,所以才會分頭駐紮。劉勇強還得知,當初楊輔清部試圖借石達開部的大炮,也沒借到,否則建寧府早就被打下來了。而楊輔清部碰到劉勇強帶領的火槍隊吃了大虧後,也沒有通報給石達開部。

“所以說,建寧府外的圍城部隊是沒有大炮的。而且現在石達開的人過去了,他們內部還會不和。”

人心不齊,就不可能死守,沒有大炮,就會陷入被動。

劉勇強越發感覺這場救援很有希望。

有這些情報,劉勇強讓船隊進抵到對方外圍一里才靠岸。

一邊讓王二帶兩千新兵幫助水師守船,一邊帶著老兵將大炮搬了下去,建寧城南岸就是雲際山,這不是什麼險峻的高山,最高峰也不過四百來米。劉勇強也犯不著登頂,因為山頂距離建寧城有公里,超出了大炮射程。他將一門炮搬上了山坡處一座茶園裡,居高臨下開始構築炮位。

劉勇強很留意後方山頂。

劉三虎注意到了:“師父。要是粵匪在山上紮營,架一門大炮,我們在這裡根本就站不住腳!”

劉勇強考問他道:“那你猜猜,他們為什麼不在山上紮營。”

劉三虎看了一眼四周。

建寧府城依河而建,建在建溪和松溪交匯處,周圍雖然號稱群山林立,可都距離城牆好幾裡遠,就城牆防禦而言,距離城中心的制高點是黃華山,位於建寧北邊,早在明朝時候就被包在了城牆之內。

“師父。就算粵匪有炮也打不到城牆,他們是圍城,不是守城,南邊也沒有敵人,所以不願浪費力氣上山。”

“很對。那如果有可以打十里的炮呢?”

劉三虎一臉不信,但還是思考了一下:“那這座山就是必爭之地!”

打十里的炮,快有了,線膛炮時代即將到來。

此時炮位終於修好。

正對一里外建溪匯流處的太平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