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章 鰲拜:我不是下場最慘那個權臣

毫不知情的鰲拜正解釋剛才的問題:我再強調一遍,沒有韋小寶,也沒有什麼那麼多陰謀論!那天我就是進宮面聖,毫無防備就被抓了!為什麼這麼簡單,本來就應該這麼簡單!不信你問問梁冀、何進他們是怎麼死的!做輔政大臣七八年,進皇宮對我們這樣的人就是家常便飯,我從來沒想過小皇帝對我下手!我一直按照世祖順治囑託將他當成我的學生,沒想到這熊孩子……

張三:就跟我上學時在教室門上放了盆涼水,老師一推開門就被淋成了落湯雞!

鰲拜:你這說法還挺形象,對小皇帝而言,召集一群摔角手把我摁住不就是相當於潑我一盆涼水嗎?

張三:你可是滿洲第一勇士……

鰲拜:啥第一勇士,我就是一個年老體衰的老頭子,年輕時在軍陣中率領幾百人一衝鋒就取得了勝利,其實戰場個人武力是次要的,關鍵是你有勇氣往前衝,你當官的衝上前,士兵們自然一鼓作氣,這樣敵人就慫了。更何況當時我就是一個五六十歲老頭子,一個年輕小夥子就是夠摁住我了,兩個都嫌多,何況上來就幾十個往我身撲,都差點把我壓死!

李四:所以不到一年你就死了,受了內傷!

鰲拜:我是被氣的,說我有反心要學曹操。就別說我有那個心,我也沒那個力啊!

我就是愛新覺羅家一個奴才管家,平時橫一些才能鎮住那些窺探玄燁皇位的旁系主子們,沒想到時間久了,連我自已都忘了在皇帝面前如何的了,連皇帝都怕我了!

年羹堯蹦出來點了個贊!

鰲拜:其實索尼一死,蘇克薩哈又被我搞死了,我就知道今後沒有好下場了。

作為一個輔政大臣,我其實想過乖乖地交出權力然後給先帝去守墓可我剛剛處死了蘇克薩哈,這麼幹是不是太打臉了,何況真交出了權,就算皇上不找我府煩,會有人給我秋後算帳啊……

畢竟當年霍光是怎麼一個下場,他死了,結果霍家落了個滿門抄斬。

雖然正式的理由是霍光的妻子霍顯害死了皇后,但這個理由可信度值得懷疑。

至於張居正,既沒有如霍光那樣兩立新帝、讓小皇帝感覺芒刺在背,更沒有什麼害死皇后,讓自已女兒上臺,結果仍然不免死後家產被炒,兒子被活活餓死的下場。

作為輔政大臣,我再忠誠也要為自已考慮,更何況在臺上的時候我可沒少得罪人。所以選擇乖乖交權,絕對不是我鰲拜的第一選擇。

交不了權,學王莽也是一個辦法,這個我真不止一次想過。

但是可惜我生活在清朝初年,這是一個政治體制與漢朝完全不同的政治體制。八旗制形成了完整的制約機制,哪怕掌握三旗的多爾兗兄弟也只能稱攝政王,再進一步也無法稱帝,因為其他五旗不幹。

而到了我鰲拜連一個鑲黃旗都掌握不了,我的家族到是有幾個牛錄一千多人,但靠這點人連個紫禁城都佔不了。

更不要說北京周邊全是八旗將士效忠皇權,一但起事必將受到與我有舊怨的正白旗及索額圖所在的正黃旗抵制,還將受到諸王統領的下五旗攻伐。

當時清朝愛新覺羅宗室力量仍然很大,我雖然在朝廷可以隻手遮天,但就跟當年權傾天下的大明首輔張居正一樣,表面風光,但也只是一種假象而已。

張居正:你比我強,還有點人!

鰲拜:我又不姓愛新覺羅,只要掌握皇權者動一動手指,我只能乖乖束手就擒,絕無反抗餘地。

有人說我自領若干八旗精兵,實質可以篡位云云。

那更是胡說八道,就連攝政王多爾兗都辦不到的事兒,我鰲拜更差著十萬八千里呢。

大清朝除了一個小皇帝康熙,還有一個太皇太后孝莊。作為清太宗皇太極的妃子、清世祖順治帝福臨的母親、康熙帝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歷輔三帝,智慧過人,手段老辣,背靠母族蒙古科爾訫部實力強大,令人忌憚。

一批開國的功勳親王仍然在世。比如順治後期議政王會議之首的安親王嶽樂,鐵帽子王康親王傑書。他們都是文武雙全,一代帥才,後世平定三藩的強人,一但有變,必率八旗討伐我。

我知道我只是皇權授予的輔政大臣,一但反叛將受到諸王大臣的制約討伐,八旗將士必定追隨者少討伐者多所以我不敢反也沒能力反。

索尼解釋道:從朝廷內部看鰲拜雖然手握大權,但因為有諸王的限制,權勢仍然無法達到攝政王多爾袞那樣在八旗中獨尊的地步。自清軍入關之前,皇太極還要自領上三旗精銳兵馬以取得對他五旗的實力優勢,但入關以來,八旗的經濟基礎已是國家機器掌握的財稅,每個八旗子弟都仰仗皇權為代表的清廷國家機器進行財政分配,皇權對八旗的掌握較之以往要牢固得多,八旗兵可都是指望朝廷發餉的,鰲拜派下去幾個人就想著他們能跟著你走?

鰲拜:更何況,我鰲拜出身滿洲八大家族,本身便是貴族體系的一員,我是出名的保皇黨,曾為支援太宗血脈繼位,率兵對抗多爾袞,深受太宗世祖兩朝重恩和信任。我鰲拜承認我為人自傲,看不起少年康熙,但頂多也不過是認為康熙是個不懂事的小孩子,還需要我繼續教導!

平心而論,說我鰲拜掌握朝政,乃至權傾朝野是不為過的,但我真的能達到“欺君擅權”的地步嗎?

把我抓起來後,康熙親口列了我罪狀十二條。僅僅十餘日,由於康熙帝鼓勵揭發,我的罪狀從十幾條漲到了三十條。輔臣遏必隆、大學士巴泰都遞上了瑣碎詳盡的舉報信,有些還算事出有因,有些則屬於無中生有、莫名其妙。歸根結底,跟所有權臣一樣,我的罪狀也只能是結黨營私,擅權專橫,不利於玄燁的乾綱獨斷,而不是別的。

面對三十餘條罪狀,我承認9條,辯解11條,否認7條。我承認“上則違背皇考重託,下則侵害眾民”,還有“無故遷徙定居之民”,說句實在話,當年清朝入關時跑馬圈地,朝堂之上有幾個人不犯這幾條的?

所以,我受審時反覆提及一句話,反覆說“皇上旨意,有何辯正”,當年死保順治登基的我當然知道至高無上的皇權威力。在庭審時,就算我各種不服,但康熙已經掌握了大權,當年我鰲拜對蘇克薩哈窮追猛打,現在康熙對我也無需處處以理服人,我心知肚明。

為何要除掉我鰲拜,康熙比誰都清楚。下獄當天我時曾請求覲見康熙,讓康熙看我身上的傷疤,那是自已年輕時為了救康熙的爺爺皇太極而受的傷。我鰲拜剛愎自用、氣量狹隘都是事實,但我鰲拜的確是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康熙對我的功績是清楚的。

康熙:擒鰲拜,真正的原因不過是鰲拜不願交權而已。這一點才是主要的!

鰲拜受到了相應的懲罰,朕才能真正的獨攬皇權。

當然鰲拜事件也就到此為止,與順治時期的攝政王多爾兗相比以及明珠、索額圖相比,鰲拜既無圖謀不軌的勃勃野心,更無嚴重的違法私紀,又無惡性貪汙受賄行為,反而卻做了很多有利於王朝穩固、社會發展的事。

甚至在鰲拜被抓後,要求覲見朕,鰲拜請朕看了他搭救太宗時在自已身上留下的傷疤,所以朕最後改判鰲拜幽禁,而且是在康親王傑書的府上看管。

他的家族也沒有受到太大連累,比如原來家族的五個牛錄以及在鰲拜輔政時期增加的兩個牛錄仍然是由鰲拜的侄子們掌管。

至於他的妻子家產雖然在剛開始的時候被籍沒充公,但隨著鰲拜本人在一年後死於康親王府,鰲拜的妻子子女也被解除了監管,被貶出京是難免得,但至少保留了旗籍。

張三:說句公道話,康熙皇帝與一百多年前的明朝萬曆皇帝相比,他在處理鰲拜一案的過程中,就顯示了襟懷坦蕩、豁然大度。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鰲拜是他親手抓住的有關。

康熙五十二年開始大談鰲拜功績,認為鰲拜這個人有功勞,他家的孩子也應該繼承他的爵位。這句話從康熙口中說出來,鰲拜家族身上的禁錮算是徹底解開了。

此後,康熙更是下令查詢鰲拜的子孫,此時鰲拜的兒子們都已經死了,只找到了一個叫達福的孫子,於是就恩賞給達福給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這個爵位相當於男爵。

因為皇帝的參與,這件事情完成的非常順利,不僅為鰲拜平反了,還為他的後代升官加爵、賜予他們房產。

而令鰲拜後代最為高興的事情就是自已再也不是罪臣之子了,就連擁有至高無上權利的皇帝都稱他為忠臣。

到了雍正時期,作為康熙的兒子要麼是按照康熙的既定方針,要麼是想體現自已的寬宏大量,又進一步恢復了鰲拜的一等公爵位,讓鰲拜的孫子達福繼承了爵位。達福這個名字雖然沒有鰲拜那麼威風,但卻真正完全了祖輩們的期望——有福、有很大福氣。

其實不僅僅是康熙皇帝,歷史上的每一位皇帝都會剷除對皇位有威脅的人。但是歷史上卻很少有可以親自為曾經被自已打倒的“罪臣”平反的皇帝,可見康熙皇帝還沒有漢宣帝、明神宗那樣完全昧下了良心。看來鰲拜的倒臺與張居正相比也算值得了。

康熙:朕覺得當年擒拿鰲拜的舉動是正確的選擇,朕必不像萬曆那樣死後才由他的兒子為張居正平反,更何況朕在位六十年,這四五十年也足夠徹底清除當年鰲拜的影響了。畢竟鰲拜拜當年也是為了清朝的建立,為了他的爺爺皇太極、父親福臨立過戰功、負過傷,差點丟了性命。

鰲拜:當我也有被抓那一天的時候,我特後悔!在我當時腦子裡唯一就想到的是蘇克薩哈!沒想到我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談到坐牢這件事兒我人生經歷了三次,兩次是因為反對多爾袞,一次是因為自已做了多爾袞!跟我比,你蘇克薩哈算是走運的,前兩次都是你審我,最後一次我先動手了!

你別怪我手快,政治這東西本來就是你實力不夠時機不動你就得忍。可我天生就不是能忍得下去的人,哪怕因為反對多爾袞兩次坐了牢我仍然是我!我鰲拜既然能為我保護的人坐兩次牢,也能讓我保護的人坐牢!

你蘇克薩哈不行,你第一次坐牢就慫了,但我不會放過你,因為多爾袞放了我兩次,最後還免不了被剖棺鞭屍,所以多爾袞給我權臣第一課就是有權的時候千萬別顧慮太多。

我唯一的遺憾就是雖然看到了多爾袞走過的路,也知道他錯在那裡,但我沒有他那樣的實力!最後那兩年,你只看到了我有多囂張,卻看不到我有多害怕。

我想交出權力,卻怕沒了權力一個小獄卒都能收拾我,我不敢相信任何人,尤其是不敢相信你蘇克薩哈!所以哪怕是同歸於盡也要先送走你。

抱歉,是你讓我無可選擇!

也許從當上輔政大臣那天起,這一切就決定了。四大臣,索老死得早又會算計,可這又怎樣,你把孫女算計成皇后,兒子算計成了又一代權臣,但最終還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遏必隆你是一個聰明人,在位時你始終支援我,下臺了你帶頭揭發我,我一點也不恨你!

說到最後,我鰲拜還是有幾分感激多爾袞的,沒有他也不會有後來的我。如果說他是大清權臣第一人,我第一個服。

從多爾袞開始,所有的權臣都是從一個坑爬出來的,所以如果要說誰是大清歷史上最成功的權臣,我不知道!但絕不是我鰲拜。我最後的結局好得也許我自已都不敢相信,但我確實做到了大清一個權臣該做的事:功高震主。

可後來想想,我鰲拜的所作所為也都是為了大清著想,不管皇上是誰,誰作輔政大臣,我做過的事他都必須要做,我對大清有過功勞嗎?有。我對大清皇權有過威脅嗎?有。但如果我的所作所為是為了大清好,那我就是個合格的輔沒大臣。

作為一個權臣,在大清這個封建皇權社會里,我鰲拜並不是一個壞臣子。所以我鰲拜對蘇克薩哈還是很感激的。

最後還要說一句,我鰲拜輔政大臣的所作所為確實有罪,可我也並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

我只能說你遏必隆就是大清臣子未來的榜樣,我只能祝願你這樣的臣子越來越多,可惜人們還是很少接受教訓,那個叫肅順的我說的就是你。不過你比我運氣好,還沒來得及掌權就落個了蘇克薩哈一樣的下場,真是大快人心啊!

記得當平曾有人說過:爬得越高挨雷劈的機會越多,凡像我們這樣爬到高位的,誰的罪行不是死有餘辜!所以說我有罪我不冤,為我平反純粹也是因為政治需要。

如果說我有罪,那我至少也碰上了一個好皇帝,我可以驕傲地說康熙大帝也曾是我的學生,雖然我只教過他騎馬射箭。但跟隔壁張居正一比,他倒是拼盡全力,可曾見過培養出了一好皇帝?即使有,他的德行也配不上他的地位。

對其他三個輔政大臣,我的吐槽就這麼多了,其實也沒啥可以的了。最後寫上兩句話吧!人生何處不相逢,但有些人相見不如懷念。

也許到了這個時候我們之間也沒有什麼好談的了。哪怕再選一次我想我們的命運還是如此!

張三:這一次的吐槽大會以鰲拜圓滿結束,就不知道諸天皇帝權臣們有啥感想?

李四:我想說歷史的最大教訓就是誰也不接受教訓。肅順我也在說你呢!

張三:好了,今天的吐槽節目到此結束,下一期將邀請康熙皇帝的兒子們談談九龍奪嫡,這可是清川最熱門的話題了,盡請期待!

不理數字阿哥們的一片哀嘆,張三李四關上直播,看著被系統收走的打賞又累又心疼直接倒在了出租屋那狹小的木板床上,只希望下次運氣好,一次變首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