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章 朱標:我若不死朱棣不敢篡位

張三:自古以來,最無情無義之處當屬帝王之家。在那座金碧輝煌、權力至上的宮殿之中,無數人為了爭奪那個至高無上的皇位而不擇手段。歷史的長河中,曾上演過無數場手足相殘、父子反目的悲劇。其中,靖難之役無疑是明朝歷史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段狗血劇情。

這場戰爭發生在明朝建文年間,一方是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另一方則是年輕仁慈的建文帝朱允炆。他們本應是親如一家的叔侄,但命運卻讓他們站在了對立面。朱棣作為朱元璋的四子,一直對皇位覬覦已久。而朱允炆則憑藉祖父朱元璋的寵愛和遺詔登上了皇位。

然而,朱允炆登基後不久便開始推行一系列削藩措施,觸動了包括朱棣在內的眾多藩王利益。於是乎,朱棣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史稱\"靖難之役\"。經過長達四年的血腥廝殺,朱棣終於攻破南京城,推翻了侄子朱允炆的政權,自已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位,成為明朝歷史上的第二位皇帝。

話說這侄兒朱允炆啊!那可真是身份顯赫,他乃是明太祖朱元璋最為器重的嫡長子——朱標之子。想當年,朱標風華正茂,卻不幸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嘆息。

而在此後,朱元璋做出了一個驚人決定:寧願將皇位傳於朱標的子嗣,也不願傳給其他親生兒子。此舉充分彰顯出朱元璋對朱標的偏袒與鍾愛之深。朱標離世後,身為父親的朱元璋悲痛欲絕,哭得撕心裂肺,彷彿整個人都被抽空一般。僅僅一夜之間,他便變得蒼老許多,彷彿歲月在他身上加速流逝。

實際上,朱標之死不僅成為了朱元璋心頭永遠無法磨滅的痛楚,更成為後世眾多文人墨客心中莫大的遺憾。他們不禁感嘆命運無常,天妒英才,因為如果朱標不死,朱棣是絕不可能篡位的,甚至於後來的明朝歷史都會走向截然不同的一個方向。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朱標究竟有多恐怖呢?

朱標:我是朱標,我是大明太祖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嫡長子,天然的大明皇位繼承人。當然,會投胎的幸運開局並不意味著就能一直將皇位繼承人的位子坐穩,後天的能力和努力也是重要的考核標準。

除了自身需要不懈地奮力打拼外,能否順利登上皇位寶座,還與父皇對自已的寵溺程度緊密相連。要知道,在以父系權力為主導的封建時期,父親對繼任者的鐘愛之情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繼承者地位的穩固性。拿我和四弟朱棣來說吧,我們倆同屬最為出類拔萃且功績卓著的皇子之列,但朱元璋卻唯獨對我這個皇太子青睞有加。

朱元璋:

在標兒尚未出世之前,我心中最為殷切的期盼便是能夠擁有一個完全歸屬於自身血脈的孩兒。為了實現這個願望,我陸續收養了數百個孩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被收養的孩子們竟然逐漸成長為一批得力戰將,成為協助我開疆拓土、奪取天下的肱股之臣。

而就在標兒誕生之際,我恰好身處前線,忙於征戰四方。那時,我恰巧行經一片風景秀麗、風水極佳之地。當接到標兒降生的喜訊後,我激動萬分,立刻尋得一塊巨石,親手在其表面鐫刻下“來此山者,不患無子”八個大字。

正因如此,對於我的長子朱標,我自然寄予了極高的期許。自從登上吳王寶座那一刻起,我便毫不猶豫地將朱標定為世子。不僅如此,我還不惜耗費巨資,聘請了當時聲名遠揚的宋濂等大儒前來為朱標傳授經典學問。平日裡稍有空閒,我也會親自對他加以訓導,向他傳授為君之道以及如何洞察世情、瞭解百姓疾苦等重要知識技能。我反覆告誡他,務必深入民間,切身體驗民眾生活的艱辛與困苦。

朱標:除此之外,父皇更是特立獨行地讓我親自深入到民間去,切身體驗百姓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悲歡離合。這種獨特的歷練機會,可是其他皇兄皇弟們從未有過的待遇啊!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父皇對我寄予厚望,並煞費苦心地培養我成才。

而我也沒有辜負父皇母后的期望,儘管他們對我百般疼愛,但我並沒有因此變得驕縱跋扈或者玩世不恭。相反,在他們的悉心教導下,我逐漸成長為一個性格寬容大度、心地善良仁慈之人。並且能夠設身處地地理解民眾的苦衷和困難,真正做到了與老百姓感同身受。

宋廉:在親歷民間的過程中,太子看到民生凋敝之景,更是走一路哭一路,回到南京面見皇上時,仍然哭得肝腸寸斷,連皇上看了都不禁被深深打動,老眼泛出淚花來。這一刻,相信在皇上的心目之中,太子已經成為了一位合格的皇位繼承人。

朱元璋:

大明帝國開闢之後,咱立刻設標兒為太子,並給予了他極大的信任和愛護,將朝中所有忠臣賢臣都一股腦地往東宮設,至於教育培養太子的老師們,也都是些儒學大家和頂尖名師,頗有望子成龍之意。

朱標:為了讓太子能夠穩坐江山,順利登上皇位,父皇展現出了無比的決心和狠辣手段。他毫不猶豫地揮動屠刀,剷除一切可能威脅到太子地位的勢力,使得朝廷陷入一片腥風血雨之中。

在這場殘酷的權力鬥爭中,無數官員被牽連其中,有的被貶謫流放,有的甚至慘遭滅門之災。而父皇卻視若無睹,一心只為太子掃清障礙,哪怕雙手沾滿鮮血也在所不惜。

經過一番鐵血清洗,那些曾經覬覦皇位的人紛紛落馬,朝廷中的異已勢力也被徹底消滅。至此,太子手中的權杖

朱元璋:標兒不僅僅是咱血脈的延續,更是咱與馬皇后患難與共、伉儷情深的見證,意義非同一般,就猶如心頭的“白月光”,是其它所有兒子都不能替代和超越的。更何況標兒,也是一個積極向上、能力出眾的好青年,與兄弟之間的感情也處理得相當到位。

朱標:對於其他太子,那是一個高危職業,歷史上多少太子因為權力在握遭到父皇的猜忌、兄弟的嫉妒從而中道崩殂、死於非命。對於我來說,父皇的猜忌?壓根不存在,父皇就巴不得直接把自已打下來的江山送給他,對於我,父皇只有引以為傲,望子成龍的心情,完全不怕他奪權篡位。甚至於有人說就算我朱標真的造反,父皇都只會擔心我的兵馬夠不夠。至於孤的兄弟們,又是否會眼紅?恨不能將我取而代之呢?

朱棣:大哥這位太子爺可謂是眾望所歸,令我們這些做兄弟的由衷欽佩,實在是挑不出半點兒毛病來,更甭提有誰能取而代之了。但凡兄弟之間起了爭執,他必然率先站出來充當和事佬兒,苦口婆心地勸解雙方,直至眾人盡釋前嫌、和好如初。而且,無論哪位弟弟捅出婁子,惹下禍端,他總會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為之說情,始終秉持著兄弟間同氣連枝、惺惺相惜之道義。哪怕那位弟弟整日遊手好閒、為非作歹,甚至貽害蒼生,他依然會不念舊惡,盡力為之開脫罪責。

我那二哥朱樉啊!曾經可是個無法無天之人吶!他仗著自已皇子的身份四處搜刮民脂民膏不說,還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過著荒淫無度的生活。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他所做的那些醜事終於還是被曝光了出來。得知這個訊息後,父皇氣得火冒三丈,當場便宣佈要將二哥賜死。

就在這時,太子大哥站了出來,他毫不猶豫地向父皇求情,表示願意替二哥承擔部分罪責。原本以為這樣可以平息父皇的怒火,但誰能想到,父皇竟然在聽到大哥的請求後,立刻改變了主意,不僅赦免了二哥的死罪,甚至連一點責罰都沒有給二哥留下!

這件事情讓我們這些兄弟們都震驚不已,同時也深刻地認識到了父皇對太子大哥的寵愛程度之深。

因此,我們這些做弟弟的也只能無奈地放棄了那或多或少存在於心中的奪權之念。要知道,無論我們怎樣費盡心機去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父皇都絕對會毫無保留地信任朱標大哥。而如果我們妄圖謀害太子哥哥的事情敗露,那麼等待我們的結局必將無比悽慘。難道說,在父皇眼中,除了太子哥哥之外,其他皇子就真的如此微不足道嗎?

是的,的確如此。父皇二十五個兒子,其實分成兩種,一個是大哥,另一個是其他兒子!

朱標:與四弟相比,我們不僅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而且他還擁有著超乎常人的才能和輝煌的成就。更為難得的是,他的性情竟然也酷似我們的父皇,一樣的殺伐決斷,雷厲風行。毫不誇張地說,他簡直就是父皇的翻版!按照常理來講,歷代帝王往往會偏愛那些性格氣質與自已相似之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們的父皇卻恰恰反其道而行之。

朱元璋:咱打心眼裡喜歡標兒身上那股子寬厚仁愛之氣,這可是咱自個兒怎麼都學不來的啊!所以說呢,咱真心期望著下一代的君主能夠繼承和發揚這種品質,做一個賢明仁慈、廣施恩德的好皇帝。只有這樣,朝堂之上才能既有剛毅果敢之人主持大局,又有寬厚仁和之士調和關係,形成一種剛柔相濟、相得益彰的局面。如此一來,國家必定會充滿生機與活力,繁榮昌盛、長治久安也就不在話下啦!

宋廉:大臣們顯然也更希望太子能夠成功上位,因為朱元璋時期,我們上朝都得提心吊膽,生怕說錯一句話就要掉腦袋,而朱棣這樣的性格當上帝王,無異於又要讓我們提心吊膽地上朝。不過,在太子病逝之前,朱棣也沒啥希望篡位,畢竟太子的實力和地位擺在那裡,而他自已的羽翼也尚未豐滿。

朱元璋:

標兒英年早逝之後,咱悲痛欲絕之餘,也操心起大明王朝最終交付於誰的問題。想來想去,為了防止手足相殘、也為了圖個方便,朕便選擇讓標兒的次子朱允炆繼承了他父親的太子之位和所有資源,並再一次血洗朝堂為小皇孫鋪平道路,隨後才放心地駕鶴西去。

朱棣:

這就讓本王心裡有些不服氣了,之前有太子壓著,我心服口服不說什麼。但是大哥死了,自已作為兄弟裡面唯一一個能成大器的,憑啥不傳位於自已,而是傳位於一個沒啥資歷的朱允炆?再加之朱允炆也不懂得以柔克剛的道理,一接過皇位就開始迫不及待地削藩,奪取叔叔們手中的權力。這就逼得本王不得不果斷出手篡位,跟朱允炆拼個你死我活,然後成功篡位。

朱標:當然,朱棣在位確實也做出了不少的功績,但是若本太子不死,父皇也不必在暮年血洗朝堂大殺功臣,能給朝廷留下更多可用的人才,朱棣也會老老實實做大將軍,為明朝江山開疆拓土。受其鼓舞,燕、秦、晉、遼等塞王將如西周的諸候那樣向北擴張。又由於明朝的首都也大機率會留在南京而非朱棣更喜歡的北京,屆時大明孤的子孫或許就會向南開拓,發展海運,走向另一條歷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