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破巷

月懸天中,小張儉終於帶著韓青羽回到了家。被折磨這麼久一直日思夜想的家。回到土炕上,小青羽去旁邊簡陋的木櫃子裡拿出兩次床被子,還好土炕夠大,被子也被小張儉時常清洗,雖然簡陋但並不髒亂。小青羽左看看右看看,似乎是在疑惑,屋子並不是很逼仄,為何這般空曠。不過她並沒有貿然開口,畢竟這是他人的隱私。鋪上一層被褥後,小女孩脫下鞋子上床躺著,小張儉則轉頭去院子裡席地而坐。

他在思考最近的一切,他察覺到了不合理的地方。

為何張爺爺的兒子說是為了錢,卻沒有拿走我的一分一文,又說是為了打我解氣,卻又讓我生龍活虎的回來了?我又是怎麼在瀕死之時被他帶走的?那院子裡住的究竟是何人?那大叔為何如此對我?與張爺爺兒子對打那些人是什麼身份?目的為何?這一切是他想故意讓我看見的嗎?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種種思緒在少年腦海裡如蛟龍翻滾,執著的男孩無法得到答案。思來想去,他走進屋子裡,對著女孩說道:

“我去藥鋪一趟,就在前街那條巷子裡。不久便回來,你安心睡覺即可。”

女孩似是困了,只淺淺的嗯一聲,小張儉聽到後便扭頭出去,關上房門走出院子徑直走向巷子口。朝著藥鋪的路上,他又看到那鎮子中央的柳樹,夜色下彷彿樹皮又蒼老幾分。他靜靜地看了一會兒,想到昏迷前恍惚間看到的那片葉子,又回到院子裡,從井裡打了些水,倒在了柳樹下。

把水桶放回院子裡,他又關上門,走到了藥鋪門口。照例敲了三聲門,他知道老人這個時間在喝酒,便徑直走了進去。老人看到他,似有所思,但未開口。小張儉看到老人嚴肅的面龐,先拱手,再開口道:

“沈師傅,我前些日子發生了一些事,但弟子覺得有很多疑惑,想請您......”

沈長秋彷彿猜到他要說的話,打斷道:

“我早已經說過,莫要自作聰明。不過這一遭,你也是吃了些苦,當長些教訓。那柳樹葉,莫要再去摘下,此外,上次院子以及小鎮最南邊,也莫要去,近來定然不會太平,你自已掂量,總不至於做那田裡的老牛,每走一步需要我拿鞭子打。”

“小子有很多疑惑,可否請沈師傅解答?”

“答案對於你來說並不重要,你先告訴我,你活著是為何?是想回去尋你那父母,還是想繼承張老頭的賬房工作,抑或只是畏懼死亡。”

少年思考一會兒,很快便說:

“父母的確是我現在最後的掛念,但我活著的勇氣和資本,都來自於張爺爺對我的善意。我知道別人可能並不認為這有什麼,但對於我來說,就是這些年最大的溫暖。我知道他絕不會害我,但前些日之事,對我造成的衝擊很大,我不怕苦,不怕肉體上的傷痛,我只想要個答案,畏懼死亡是每個人都會害怕的事,但我覺得,我生下來若是畏懼一山高,便止步於此,那我早已死了十數次。師傅!我想要知道答案!”

少年最後幾句似乎情緒激昂,把聲音拔高了幾分。

老人對於少年這番話似乎有所差異,在印象裡,他以為少年只會一板一眼的回答:是為父母,還是為張老頭或者是畏懼,這一番話改變了他原來的看法,他沉聲說道:

“小子,真相併不一定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自已的看法和決定。現在和你說多也沒用,正如我早就說過的,這些對你說沒有意義。你只需要知道,這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理由,我現在看你不爽,就可以打你一頓。”

“但你一定要從每一件讓你心湖不平的事中吸取教訓,來穩固心神。等你足夠強大,一切都會向你敞開懷抱,而不是現在在這裡乞求我的指點,我看問題的方向不一定是正確的,你若是把我一言當做前進的標尺,那你永遠也走不出自已的路。”

“弟子謹記。如今只有一問,那熊破式,弟子可還需繼續練?”

沈長秋喝酒的手一頓。隨即說道:

“自是要練,這個月你莫要再來,若你下月一日能將熊破式的每一拳達到一熊之力,而蓄勢之拳可達三熊之力,我便教你更多。回去吧。”

“何為一熊之力?何為三熊?”少年問道。

“一熊可摧樹,三熊可裂石。”

“弟子謹記。”

張儉說完,老人讓他坐下,他看著少年,伸出手摸著他的手腕,少年不解,但沒有多問,他知道今晚說的已經夠多了,再說只會讓老人厭煩。

老人查驗一番後,發現小張儉的身體沒有什麼隱患,喝了一口酒彷彿隨口一問:

“你可知這熊破式的核心為何?”

“弟子知曉,是為蓄勢待發,一力破敵,靜可提高耐力,每日勤於修習,動可出手制敵,猶如狂風驟雨。”

“不錯,回去繼續練吧,若你可以做到,我便考慮帶你步入修行,既已入我師門,自當給你自謀自保的本領,不然這三叩九拜豈不是佔你便宜。”

老人說罷,便放下酒壺,回屋子裡拿一把木劍,木劍雖然普通,但削的光滑平整,輕巧精緻,一看便是製作者用了心,少年看到,雙手舉過頭頂接下,老人隨即一笑,說道:

“老夫最擅使劍,說是此間上乘也不為過。若你可以完成,我便教你一劍,不過你切記,執劍者,屠妖魔,斬邪祟,劍鋒所指,不可為弱,不可不平,若有違背此言,我親自斬你。”

張儉看著嚴厲的老人,點頭應是,隨即想起什麼,看向對面的老人,站起身發問道:

“若事違吾願,人非本心,困於一隅,仙神難助,我可否以身為劍,斬不平?”

“小子,仙凡兩別,俗不可觸!若知不可,豈可妄念!”

少年頭也不回地朝著門口走去,面容平靜道:

“師傅,若吾心已無高山之志,即容河湖隱沒於江。層石激盪,亦好過死水靜恆。吾心有虧,與死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