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年前,即龍庭三十七年。龍庭科舉選拔三甲,狀元安道,榜眼李格,探花裴元。狀元和探花二人皆被封銜調任,唯有榜眼留在龍庭聽宣。
這一年,李格二十九歲,置身在龍庭待了半年之久,半年內無任何差事,更無任何委命。
時至中秋之際,李格向恩師董相爺請假省親。董相爺知其心思,龍庭聽宣半年,六月虛度,便準了他假期,囑咐其不急於歸返,待龍庭降旨在做打算。
李格與龍庭諸同門好友宴別後,便返回故地金州。
李家祖宅原本在青州,後遷居到金州,李格少年時在金州長大,與同鄉好友前往龍庭應試後,全家便遷回青州居住。李格往青州書信一封,以報安好。
金州李宅也有多年無人居住,再加上年久失修,李格決定重修金州李宅。
李格在金州的摯友金泉聞知重修李宅的訊息後,連忙趕來探問。金泉備了點心登門,進門便喊:“榜眼公家的門檻要修高嘍。”
李格從院內聽到金泉的話音,心知是來譏諷玩笑的,便前往院門迎接。李格見到金泉恭迎道:“蓬蓽生灰,蓬蓽生灰。”
金泉明白字眼之意,將點心奉上,言道:“這點粗糧不知賢弟還有興趣?”
李格接過點心,請金泉屋內就坐。李格泡了兩杯茉莉,遞給金泉,言道:“青州郵寄來的茉莉,老家的人說這個原來產自幽州,現在不好得了。”
金泉拿起點心,言道:“這龍庭三甲已經選出,狀元郎安道委任東都侍郎,東都是塊寶地。探花爺裴元委任北都都護,北都是塊花地。可唯獨你二甲榜眼公,卻至今沒有任何委任,龍庭之意不敢揣測,但你心裡怎麼想的我可清楚。”
李格也拿起了一塊點心,言道:“辭別董相爺前,董相爺沒有任何的指示,只讓我在家靜候。”
金泉問道:“是靜候還是靜養?”
李格回道:“有什麼區別嗎?”
金泉言道:“沒什麼區別啊。你就好好裝修下這個宅子,過幾天安靜日子吧。等待也是一種變化,日子過的越安靜,變動就會越大。”
金泉看了看屋子,言道:“你這次回金州也不提前寄封信,自已偷摸回了,要不是聽到有人在我飯館聊起你要整修宅子,怕是你回來一年我都不知道。有時間來金闕閣坐啊,你這茶無滋無味,沒什麼意思,走了。”
李格陪同金泉走出了屋子,正見有一隻燕子飛進了屋簷的燕巢。
整座李宅翻修過後,唯獨這處燕巢附近,沒有整修,李格特意囑咐不能驚擾了燕巢。李格每日坐在屋簷下的官帽椅子上,靜靜的等待著龍庭降旨。
每日清晨就坐在了這裡,等到日落才起身回屋。李格每日都在思量,一是在猜測龍庭會降什麼樣的一道旨意,另一方面也在準備著自已人生的其他規劃。
時至飛燕回巢,李格似乎想明白了,也不再猜測,也不再焦慮。正如這飛燕,無論飛到哪裡,總會回到熟悉的巢裡。
龍庭降什麼樣的旨意?委任什麼樣的差事?在龍庭當差多少年?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李格心中突生喜悅,起身前往金泉的金闕閣。
李格來至金闕閣,金泉外出,便獨自在角落的一張桌子前飲酒。有些事情是否能夠想的通,是否不再受其煩惱,這個“通”,往往就在那麼一剎那,這“一剎那”非常的短暫,卻要為此而忍受漫長的折磨。
但是這一剎那,卻無比珍貴,求不可得。所有人都在尋求脫離苦楚的辦法,太多的煩惱無時不在,如影隨形。擺脫煩惱,心生喜悅,很多人作著不同程度的努力,僅僅為了那一剎那。
飛燕每日歸巢,李格見了許多次,每日燕影掠過,卻僅有一日的燕影,在那一剎那間,讓李格尋得了一剎那。李格想來今日再無事可思量,無事可做,便飲酒無度,只管叫店內夥計送酒。
次日中午,李格從自家床上醒來,見衣服脫盡,金泉從外端著一杯醒酒茶走來。
金泉言道:“真沒想到你喝醉後會耍酒瘋,昨晚在我店裡弄髒了牆壁,還擾了幾桌客人。”
金泉將備好的醒酒茶遞給了李格,李格言謝後便喝了下去,方覺味道不對,立即跑出屋子,在屋外吐了起來。
金泉笑道:“你家太寒酸了,廚房裡除了醋也找不到其他佐料了。”
李格嘔吐之際,抬頭見天色陰沉,有烏雲匯聚,頃刻間又有雨落。金泉撐傘告別,連忙跑回自家。雨降不止,風烈雷鳴,李格突然想起了屋簷前的燕子,跑來檢視,見巢內沒有一絲動靜,等了許久,仍不見燕歸來。
一夜大雨,李格無眠,待至天亮,聽見雨聲漸小,便起床走至屋簷。李格見屋簷下的燕巢仍沒有一絲動靜,有些失望,轉身回屋時卻見牆腳有一隻淋溼的燕子。
李格見牆上有一點血痕,恍然明白昨夜飛燕歸巢,羽毛被雨水打溼,不幸撞死在了牆壁上。李格念飛燕遭遇不幸,便將飛燕屍體埋在了院牆下。
從此之後,燕巢淒冷,李格依舊每日坐在屋簷下,望向燕巢,期待著新的燕子飛進。
林琳將李格歸來之事告知了阿果,阿果在那杯無味的茉莉中,喝出了一絲疑惑。
阿果問道:“你是說外公口中的飛燕不是某個女人,而是你口中的一隻普通的燕子。怎麼會是這樣?我以為飛燕是所愛之人,不料是所愛之物。”
阿果思來想去,總感覺林琳的話有些說不通,他感覺不明白,又問道:“不對,三十九年前的事情,你是從飛燕口中聽來的,飛燕如果真是一隻普通的燕子的話,你又是怎麼得知的。一個七年鬱鬱而終的人,所掛念的絕不是你口中的家燕!”
阿果一再追問,林琳不語。
初來金州李宅的阿果,陷入了疑問中,他想要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答案卻總是在繞彎子。也許這是十四歲的他,必須經歷的一個時期吧。但是對於李格的遺言,十四歲的阿果仍在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