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夫在巷內叫賣,劉府丫鬟聽見後出來詢問,花夫答之。丫鬟回府傳達蔣婧來至。花夫見蔣婧慢慢走出,被她的樣貌吸引。蔣婧雖戴金簪銀鐲,但並不像金石冷人。
丫鬟喊道:“喂,你的珍珠還賣不賣啊!”
花夫連忙答道:“賣,賣。只收七兩。”
蔣婧看盒內珍珠,卻是一枚金色珍珠,問道:“我兒今年已有七歲,已為他尋了一門童養媳。前些日找先生為我兒和未過門的兒媳合了八字,甚是滿意。這兒媳今時十三歲,現需要十三顆珍珠為她做霞帔裝點之用。今天這顆我留下,你若有其他金珍珠,再送十二顆同等的珍珠來。”
花夫問道:“不知貴府何日迎親。”
蔣婧答道:“還有十二日。”
花夫言道:“金色稀罕,怕是難以湊成同等一般的,我每日前來賣一顆,在這期間內湊齊如何?”
蔣婧喜道:“如此也好。我會多加銀兩。”
蔣婧轉身回府,丫鬟給了花夫七兩銀子,拿了珍珠回府。花夫在劉府門前停留了片刻,方才離去。
且說,幽山上,辛賦望向幽江,見有一戲班的船隻經過,頓時感覺到了親切,揮手向船隻打招呼。戲船徑流而過,完全沒有察覺到辛賦的存在。
時至黃昏,辛賦仍眺望幽江,花夫帶酒菜歸來,見其狀,走上前去。
花夫問道:“七個月以來,我見你每日望向幽江,是在等人吧。”
辛賦答道:“他說過他會坐船經過幽江,回到幽州城,走上幽山來找我。我會在幽山望著幽江等著他回幽州城。”
花夫問道:“什麼時候回來?”
辛賦有些傷心,搖了搖頭,言道:“已經七年了。我看見了每一條經過幽江的商船、官船、客船。今日起床後看到枕邊有一根白髮,我害怕極了。在最好的年華里,因為一個人留在了一座城,後來那個人離開了這座城,剩下一個不甘心的我,躲在這座城裡慢慢人老珠黃。每天站在幽山望向幽江,成了我生命的全部,如果有一天他經過幽江回到幽州城,我該怎麼辦?”
花夫感嘆道:“是啊。你該怎麼辦?有時我也在問自已,我該怎麼辦?今天我見到了那個人,她已經嫁人了,孩子七歲了。她沒有認出我來,可笑,她怎麼會認出我來呢。那時我還是一條懵懂無知的白鱗鯉魚。”
辛賦言道:“七個月前,我見一條白龍摔落在了幽江邊上,龐然大物瞬間就沒有了蹤影,一時好奇,待江水平靜之後就跑到幽江邊見到了你。我將你救來這裡,開始也有些猜疑,直到看到你身上的龍鱗。如果你待在水裡,就不會從天上摔下來了。”
花夫言道:“似龍非龍,充其量也只是一條濁龍,時有七載,仍難以化作真龍。魚化龍,難,難,難。”
辛賦坐在了岩石上,夕陽漸落,從此處望去幽江,非常平靜。花夫開啟了漆盒,盒內有一枚金珍珠,珍珠浮於空中,對映出一面蔣婧的剪影。燭燈下,蔣婧守在觀世音銅像前誦經。花夫將今日答應每日送蔣婧珍珠的事情告知了辛賦,希望她能代替他前往。花夫又訴表了七月前白龍摔落的事情:
常言道,鯉魚躍龍門,從此人上人。龍門者,乃江河匯海也。池中鯉魚,必先忍受鹽灼之苦,待筋骨皮肉驟變,非魚也,此為第一關。碎骨斷筋而生蛇身,非蛇也,此為第二關。斬鰭接髓而生鷹爪,非鷹也,此為第三關。挖其雙目而生兔睛,非兔也,此為第四關。頭顱綻裂而生鹿角,非鹿也,此為第五關。待其形初成,再受離水脫鰓之痛,非龍也,此為第六關。得龍珠,蛻其凡鱗,而生龍甲,方為真龍也,此為第七關。
龍珠乃龍魂也,龍魂需仁德無畏之才,慈心悲憫之人,吞其龍淚,舍已毀身,方化龍珠。得之為龍,脫胎換骨,鬚髮飄逸,其形百毀復生;失之為蟲,凡胎俗貌,奇醜怪異,其神久之潰滅。
花夫尚為魚胎,雖得龍形,但無龍珠,離海登天,忍受天雷遣退,故摔落於此地。
辛賦聽罷,為之可憐,心有一問,白鯉為何要化龍?白鯉欲作龍,其中艱苦磨難無人而知。久居池中有何不妥?非要經受毀骨塑筋之災,稍不留神,斷送凡命。
幽山上起風了,辛賦從岩石上站起言道:“幽江上過了戲班的船,明天一起去看戲吧。”
辛賦走回了茅草屋,花夫點了點頭。
花夫脫下了衣袖,露出了傷痕累累的手臂,從手臂上拔下了一片白鱗,疼痛感由心而起,眼淚也由心而落。龍鱗沾染著龍淚,化作了一顆金珍珠。花夫將珍珠置於漆盒內,手臂傷口癒合,留下了新的疤痕。
幽州城內,集市戲臺前圍滿了人。戲臺前擺放著數張方桌,數條長凳,男女老幼,齊聲叫好。辛賦和花夫擠進了人群,見有人從長凳離開,快速佔下了座位。
辛賦介紹道:“今兒唱的是《女駙馬》,以前我也唱過。”
花夫陪著辛賦看了一下午的戲,她笑了,在這天下午她笑了很多次,他突然感覺到這才是辛賦。戲臺空了,人群散了,辛賦戀戀不捨的留在原處。
辛賦說道:“以前我就站在這個戲臺上,那個人坐在臺下。他的叫好聲很響亮,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每天都來看戲,他跟我說我遲早有一天會成為臺上的角兒。後來戲班走了,我因他留了下來,再沒上過臺,也沒能成角兒。”
辛賦走上了戲臺,在臺上進入了扮相,彷彿回到了從前。花夫看著臺上的辛賦,感覺和自已像極了。一個想要擺脫束縛,一個想要安守歸宿。花夫情不自禁的喊了一聲好,臺上的辛賦落下了眼淚,繼續念著戲詞。
觸情時往往落淚,非哭也。人者,天地至弱也,難伏情慾,極易落淚。喜之落淚,悲之落淚,歡之落淚,憂之落淚;男女長幼落淚,鰥寡孤獨落淚,貧富善惡落淚,高矮俊醜落淚,士農工商落淚,三教九流落淚,達官顯貴落淚,鄉野酸儒落淚,佛陀聖賢落淚,聾啞殘障落淚。生老病死落淚,怨憎會落淚,愛別離落淚,求不得落淚,求得了亦落淚。淚有千種,情有萬別,其中滋味,唯多情者曉之。
臺下花夫看著臺上辛賦唱唸做打,有模有樣,不覺眼前一晃,昏在了地上。辛賦立即下臺檢視,花夫尚有氣息卻不省人事,遂將其揹回了草屋。
三日後,花夫甦醒,不見辛賦,也不見漆盒,明白是為蔣婧送珍珠去了。卻說辛賦,三日來照顧花夫,見其體無完膚,殘剩數片白鱗,突生鑽心之痛。辛賦持漆盒來至劉府,待蔣婧出府方才將珍珠交於她,三日如此。
辛賦見蔣婧氣質妝容,端莊不俗,又是個信佛的人,若能化作龍珠,救了白鯉一命,也是造化。辛賦雖有意,但也恐害了他人,故未破口。辛賦取了銀錢,交了珍珠,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