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趙文手握從日軍基地得來的地圖,現代版的地理圖,加上錦衣衛的實力,即使只帶一萬郡兵,他也自信能過關一戰。
“張榜招募一位懂工程之人,從農莊調撥五千奴隸,命其督造直通夜郎之路!”
既然陛下已有旨意,自已自然不能置身事外,五千人足以應對眼前局勢。畢竟在崇山峻嶺中修路,除非趙文願意動用石門空間親自勞作,否則短期內難以竣工。
隨著趙文一道道指令的下達,九江全境猶如上緊發條般迅速行動起來。
大批糧草從壽春輸送至三縣,與上次徵兵條件相同,入選者皆可獲贈一斤黃金。
雖知一斤黃金足以讓一家老小富足數年,如此豐厚的獎賞,近乎以命相搏。
即便淘汰的郡兵,亦已建屋耕田,如今在各縣中生活條件堪稱優渥。
對於被選中計程車卒,除了黃金獎勵,更有豐盛的膳食,僅此一點,九江郡內便人人豔羨。
前例在先,三縣的壯丁紛紛湧入軍營。
而趙文字人則日日在壽春城中閒逛,計算著奏章抵達秦都的時間。
他的奏章涉及大秦縣一級行政體系的現狀,推動各地設立縣學,還有南瓜種子及其種植法,以及主動請纓出塞迎戰匈奴之事。
然而,他始終未曾提及修築通往南方諸國的道路,反而是上書請求朝廷增派人力,甚至提議如若必須,願封賜楚地,集結楚地之力,有望五年內完工。
不論封賜之事是否可行,僅違背聖意這一項,哪怕皇帝脾氣再好,也會召趙文回京訓斥。
身為穿越者,明明能力超群,卻處處受制,趙文此刻迫切渴望改變這種被動。
當然,執掌天下是他穿越後的首要心願,這並非出於對權力的貪婪,而是他渴望登臨巔峰,甚至意圖重塑世界。
唯有成為世間主宰,方能令世事按其意願運轉。
若始皇帝有意權力,趙文確信在穩固大秦之後,他可以讓始皇帝擔任秦朝首任宰相,政務全權交付內閣,直至他自願卸任。
對始皇帝那不容小覷的執行力,趙文深感敬佩。
漫步在壽春城內,趙文止住修煉,自然地調整身體,然而他的靈覺仍在悄然增長。
他察覺到天地之力的增強,隱約感到並非是帶回的寶物提升此界的上限,而是他的存在,正在推動世界向更高維度邁進。
靈覺中清晰地捕捉到壽春城內能量最活躍的三處:軍營、錦衣衛駐地以及楚王宮。
楚王宮內天地能量尤為旺盛,他似乎看見一條初露崢嶸的黑龍在宮中盤旋,每一次吞吐,都會吸走大量能量。
和氏璧位於正殿之上,愈發璀璨奪目,給每位步入者帶來猶如天威般的壓力。
“殿下,諸子百家的代表紛紛前來求見,他們言辭堅決,若不見您,便不離去,奴婢實在難以應對。”
楚一、楚二的身影出現在趙文身後,兩人心中滿是對詩書的浸潤,面對這些曾在書中出現過的前輩名人,他們本該上前致意,如今卻必須擋在楚王宮之外,承受著前輩們的日日責備,面露苦澀。
“書院即將竣工了嗎?”趙文記得路過時,已見外壁建成,只是不知內部進展如何。
“只剩些收尾工作,兩三天內即可完成,所以他們才會如此急切。”
“呵,看來他們都坐不住了!”
趙文忍不住大笑,第一次招攬人才時,除了儷食其,無人矚目。他甚至已著手修建書院,那些諸子百家的大人物卻未親至楚王宮拜會,反而在壽春各地傳播聲名,顯然是等待他主動來訪。
如今眼看書院近在咫尺,自已卻遲遲無動,他們自然心急如焚。
“《千字文》和《百家姓》哪一家的版本最為出色?”
既然他們執意相見,趙文也不再推辭,悠然走向楚王宮,隨口問道。
\"\"荀卿先生推崇大秦為周之後正統,無疑是最佳人選!\"\"楚一、楚二緊跟趙文身後,相隔兩步,低聲回應。
\"\"嗯!\"\"
對楚一、楚二的學識,趙文深信不疑,他們無疑比自已更為出色,既然這兩位認定荀卿適宜,那麼國學祭酒的位置便非荀卿莫屬。
趙文預見的未來秦國,將以儒表法髓,而荀卿恰能體現這一特質,完全符合當前大秦的需求。特別是儒家的開放接納精神,他們廣納門徒,無數貧寒之士因儒家教誨而成就斐然,這正是趙文提升讀書人口數,為秦國未來儲備人才的關鍵。
眾多天下聞名的學術世家靜立於楚王宮門前,如雕像般紋絲不動。
整個九江的書院加起來,足以容納十萬人學習,趙文選擇其中一家,就意味著其他書院的衰落,此事關乎重大,無人敢掉以輕心。
\"\"殿下,請各位前輩移步殿內詳談!\"\"楚一、楚二面帶微笑,態度謙恭至極。
在楚王宮正殿中,趙文端坐首位,看著諸子百家學者陸續進入,他們的神情逐漸嚴肅,甚至看向自已的目光中帶著尊敬,心中暗自滿意。案几上的和氏璧散發出的氣息,更增添了他的威嚴。
\"\"我知道各位的來意,戰事連綿,文教式微,因此我建立壽春書院,各家可在此招攬學生,我承擔所有學資,以推動天下文教復興!\"\"趙文說到這裡,稍作停頓,目光掃過下方呼吸急促的學者,接著道:\"\"從各家編纂的《千字文》和《百家姓》來看,壽春書院的祭酒將由儒家荀卿先生擔任!\"\"
\"\"那縣學和鄉學呢?\"\"一位光腳的中年人雖神情哀傷,但語氣依舊溫和。
\"\"縣學教授儒法經典,鄉學則教授荀卿先生編撰的《千字文》和《百家姓》!\"\"
\"\"多謝殿下!\"\"十幾位身著儒服的人激動地上前一步,深深鞠躬,向趙文表示敬意。
殿內響起痛哭聲,有人甚至彷彿被重擊,癱倒在地上。儒家門生眾多,再加上九江郡的鄉學和縣學,各家的傳承之路將更為艱鉅。
趙文毫不理會那幾個哭喊求關注的人,轉而面向十幾個身著儒袍、滿面激動的大學者,嚴肅道:“壽春書院需履行幾項重要使命!”
“首要任務,編撰周代史書,收集並整理商、夏兩代的歷史文獻,用秦文記載銘記!前朝史記,後人理應承繼,雖然始皇帝未加重視,但這並不妨礙我對歷史的珍視。”
“遵命!”眾人齊聲應答。\"
“如今諸子百家僅存十餘家,其他皆已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但它們仍是華夏文明的基石,書院需蒐羅各家經典,悉數以秦文錄入儲存。”
“其中有些古籍已鮮有人問津,卻是我華夏文化的瑰寶。將其完好傳承,正是我們後輩的責任。向天下宣告,凡能提供失傳典籍者,楚王宮將以同等重量的黃金予以重賞!”
這個時代,典籍皆刻於竹簡之上,每本書動輒成冊,製作週期漫長,留存稀少。趙文深知其珍貴,不惜代價先行抄錄儲存。
即使黃金耗盡,他也有辦法補充,但一旦典籍受損,再想找尋無處著手。“遵命!”這句話,關乎存亡,讓每位讀書人心懷感激,對趙文的目光充滿敬意。
“第三,簡化秦字。壽春之地出現了神奇的紙張,文字記錄便捷,一車竹簡的篇幅,只需白紙數十張即可容納。但秦字繁複,荀先生需召集各地學者,盡力簡化,使之便於書寫。”
提到紙張,殿內眾人眼中閃爍著憧憬,頂級學者深知其價值。以往一年難以完成的燒錄,如今一日便能在紙上完成,大大推動了學術傳播。
趙文短時間內即大量提供紙張給鄉民,顯示出這種紙張的生產效率極高。“能否讓書院的學生也使用這種紙?”荀況熱切地看向趙文,對他所做的一切,視若聖賢。
“目前尚不能,還需先印製《千字文》和《百家姓》。造紙工匠正在大批培訓,不久後定能滿足大家的需求。”趙文解釋道。
“印製?”殿中眾人疑惑地望著趙文,他們絕不懷疑他的承諾,只是這個新詞彙讓他們感到驚奇。
“以墨跡在木板上鐫刻文字,覆於紙張之上,便成印刷!”
“殿下真乃奇才!”趙文言辭簡潔,眾人一聽便心領神會,如此方法,無疑能在極短時間內大規模複製相同的書籍,其效率遠超手抄本。\"
看著喜笑顏開的儒家和哭喪著臉的其他諸子百家走出宮殿,原本坐得筆直的趙文這才緩緩站起身,伸了一個懶腰。
荀況在後世被稱為苟子,純以文的方面來說,已經是這個時代最為頂級的人才,將來在許多地方還有倚重之處,趙文絕不願意在這樣的人面前失禮。
“殿下以等重黃金交換典籍,就算在千年之後,也會被天下傳誦!”楚一、楚二一臉狂熱地看向趙文,當年讀書時,最為惋惜的就是項羽的一把火燒掉了大秦的典藏。
加上秦末戰亂,無數典籍在後世就只剩下一個名字,有許多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了。
如果能夠讓這些典籍重新現世,在兩人看來絕對是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