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章 羿殺九嬰取雄黃 巴蛇被屠洞庭野

話說驩兜、孔壬、鯀三位重臣接到了陶唐侯請求協助對抗九嬰的緊急文書後,即刻聚首商議對策。驩兜首先發難:“我看這是陶唐堯不願親自率軍遠征,故意想出的難題。斬殺巨蛇,何須千里迢迢去尋雄黃?況且他居於東方,從未涉足西方,怎會得知九嬰之患,分明是在推脫責任。”孔壬反駁道:“此言差矣,九嬰之害確有其事,並非虛言。”驩兜針鋒相對:“即便九嬰存在,又與他何干?他讓我們對付巴蛇,我們卻要為他解決九嬰,這不是故意刁難是什麼?”孔壬追問:“那你認為該如何應對?”驩兜胸有成竹:“我意已決,不需他插手巴蛇之事,我自會派遣精兵前去。一條大蛇能有何等威力,只需人多勢眾,配備強弓毒矢足矣。待我解決了巴蛇,再上書責問他,說他藉故逃避,看他如何辯解。”孔壬贊同道:“言之有理。既然九嬰在西方為禍,天下共知,若朝廷置之不理,恐失民心。你既南征,我便西討,藉此機會展示軍威,你意下如何?”驩兜連聲附和:“極好極好,但該調動多少兵力呢?”孔壬沉思片刻:“聞九嬰兇猛異常,我打算派兩支軍隊前往。”驩兜不甘示弱:“那我也調兩支。”孔壬提醒:“對付一蛇用如此大軍,恐遭諸侯恥笑。”在一旁沉默良久的鯀終於開口:“確實過多,用兩支軍隊對付一條蛇,即便勝利也顯不出英勇,還是適量為宜。”驩兜權衡之下,最終決定僅派出一支軍隊。

當時,天子直接指揮的軍隊共有六支,如此兩支西進,一支南下,保衛王畿的只剩下三支。出征之日,驩兜、孔壬親至城門相送,面授機宜,直至大軍漸行漸遠,二人才返回城中,滿心期待勝利的訊息。唯獨鯀顯得漫不經心,原因在於,驩兜欲除巴蛇,是出於保護自已南方領地的私心,孔壬則擔憂九嬰勢力坐大,阻礙他與相柳的聯絡。他們行動的出發點皆為私利,並非真心為民除害或為國揚威。而鯀與此事無關,自然表現得漠不關心。小人逐利,自古皆然,實不足奇。其他瑣事按下不表。

一日,驩兜、孔壬正於朝堂等待捷報,忽聞喜訊傳來,卻不料是陶唐侯的奏報,言稱“封豕已除,桑林地區恢復安寧”。二人閱畢,面面相覷,無言以對。又過了數日,南征計程車兵零星逃回,稟告道:“巴蛇異常兇悍,我軍損失慘重,有的被吞噬,有的被絞殺,有的中毒身亡,有的逃入雲夢大澤溺斃,五人之中竟有三人喪生。”驩兜聞言急問:“你們不是配備了強弓毒箭嗎?為何不用?”士兵們答道:“我們確實嘗試射擊,但一是巴蛇行動迅速,難以瞄準;二是蛇身鱗甲堅厚,箭矢難以穿透;三是其散發的毒氣極其致命,距離甚遠便能感受到,一旦中毒,立時心慌體軟,根本無法抵抗蛇的攻擊。”驩兜又問:“你們沒有設定障礙和陷阱嗎?”士兵搖頭:“巴蛇體型龐大,任何障礙均能輕易跨越,至於陷阱,更是無濟於事。”驩兜聞言,長嘆不已,悔不當初,應聽取神巫建議,派遣羿前往。此時,訊息傳至毫都及周邊,民眾聞訊震驚,悲痛哀嚎之聲響徹四野。

那時的制度實行的是寓兵於民的政策,不同於募兵制度,這次南征西討的戰士正是從近畿各鄉挑選出來的青年,每家派出一位壯丁。南征軍隊中已有半數以上的壯士犧牲,換算下來,涉及的家庭數量驚人,怎能不令家人悲痛欲絕?而西征戰士們的親人更是憂心忡忡,急切期盼前線的訊息。某日,西征部隊的信使終於到來,孔壬急忙詢問戰況,信使沉重地回答:“戰事不利,我們已遭遇大敗。”孔壬追問緣由,信使解釋:“我們初至戰場,便派遣斥候偵查,得知九嬰並非單指一人,而是九個孩童,其中有四位是女孩。這訊息讓我們計程車兵放鬆警惕,未予重視。不料首夜即遭其火攻偷襲,營地受損嚴重,人員傷亡慘重。次日列陣對敵,準備交鋒之時,九嬰又引洪水淹沒我軍,水源不明,導致我們再次大敗。自此之後,他們輪番使用火攻與水淹,使我軍防不勝防,元氣大傷,只能退守山海邊界,懇請朝廷速派援軍。”

孔壬聞言,啞口無言,深知再派援軍亦難挽敗局,只得令其撤軍。使者領命退出。訊息不脛而走,民間更加動盪不安。驩兜與孔壬束手無策,直到此事被帝摯知曉,召二人進宮,帝摯道:“看來,還得請陶唐侯出馬,有司衡羿相助,必能平亂。”

驩兜爭辯道:“起初確是請他,但他推三阻四,我們才自行派兵。”帝摯搖頭道:“你誤解了。陶唐侯乃朕之親弟,素以仁德著稱,不會對我有所刁難或拒絕命令。他未即刻行動,必是出於對朝廷的尊重,不願擅自行動。我現決定依循古制,賜他弓矢,賦予其專征伐的權力,無需事先奏報,如此他便無推脫之由。”

驩兜與孔壬對這突如其來的決定感到驚訝,憂慮道:“如此一來,陶唐侯的權勢過大,恐難以控制。”帝摯微笑道:“無須擔心。陶唐侯的為人我完全信任,他不會有篡位之心,即便有,我也願意讓位。我身體狀況如此,時日無多,帝位對我來說並無太大意義。再說,論才德,我遠遠不及他,為了天下蒼生,帝位理應歸於他。若病情無好轉,我考慮禪位給他,所以你們擔心的控制問題並不存在。”二人聽後,沉默不語。

次日,帝摯下旨,特賜陶唐侯弓矢,授權其自主征伐,並令其即刻征討九嬰。陶唐侯接旨後,立即召叢集臣商議。務成子進言:“朝廷兩路大軍折損,重任轉至我們肩上,我們責無旁貸,應迅速行動。但領軍之人非老將不可,不知老將軍意下如何?”羿答道:“軍旅之事,老朽自當承擔,只是對九嬰之謎頗感困惑,為何朝廷大軍亦未能取勝?”務成子解釋:“九嬰乃水火之怪,善用水火,無他特殊能力。關於九嬰,其源頭與太昊伏羲氏有關,伏羲在成紀出生,自小立志創制符號,即後來的八卦,而八卦之地以成紀最早,那裡八卦臺成為文字之源的象徵。”陶唐侯好奇:“水火何以成怪?”務成子繼續說道:“其中蘊含深意,伏羲八卦不僅開創了文字的先河,也在成紀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那裡的八卦臺,或許藏著九嬰之謎的鑰匙。”

雪後時分,那八卦臺上似乎還能隱約窺見八卦圖的輪廓,據說這是伏羲精誠所凝,年深日久,竟有了靈性,逢盛世則顯現祥瑞,遇亂世則化為災禍。九嬰便是坎、離二卦精氣所化的異獸,坎卦四陰爻一陽爻,離卦二陽爻二陰爻,合共九爻,故為九體。因出自伏羲幼時筆下,且卦紋簡略,它們皆呈現孩童模樣,坎卦象徵中男,故有五個男童,喜用水攻,著黑衣;離卦代表中女,因而有四個女童,擅長火攻,穿紅衣。這類精怪之所以肆虐,皆因世人對其來歷懵懂無知。老將軍此行只需將真相告知軍中,使其心生畏懼,彼等縱有奇技,也不敢妄動。再配合您神乎其技的箭術,何懼之有?

羿聞此言,歡喜不已,連忙向務成子致謝,隨後辭別陶唐侯,精選千名勇士,與逢蒙一同西進。歷經數日跋涉,一行人抵達成紀,臨近兇水之畔,遙見兩隊九嬰兵馬,一隊身著黑衣,以一名較大的男童為首;另一隊紅衣飄飄,由兩位女童領頭。路上,羿已將九嬰的底細告知眾人,軍心堅定。古語有云,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交戰之時,羿計程車兵齊聲高呼:“坎、離妖孽,末日已至,速速退散!”九嬰聞聲,深知詭計敗露,驚慌失措,欲逃無門,怎奈羿與逢蒙箭如飛蝗,瞬息間,九嬰盡數伏誅。餘下的隨從民眾,在“降者免死”的喊聲中紛紛投誠。此次戰役,未及交鋒便告大捷,令西方諸侯及民眾驚歎不已,對陶唐侯的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九嬰既除,羿一方面派人前往武都山採集雄黃,一方面率軍凱旋。陶唐侯與眾臣隆重迎接,自不待言。待武都山的雄黃送達,羿再度向陶唐侯辭行,踏上征途,目標直指巴蛇。務成子相送時叮囑:“老將軍此行斬蛇不難,但請留心,巴蛇皮肉極為珍貴,可用以製藥,治療心腹之患,效果非凡。”羿點頭應允,與逢蒙及千名戰士再次啟程,直驅雲夢澤。

一日,抵達桐柏山之際,羿及其部眾發現一人形容憔悴,虛弱地倒在坡上。他們迅速將其救起,詢問之下得知此人名為樊仲文,來自樊山。由於先前討伐巴蛇的軍隊不僅未能除害,反而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巴蛇趁機肆虐,迫使百姓流離失所。樊仲文正欲投奔中原的族人,卻不料途中糧盡力竭,幸得援手。

羿聞言,立即命人給予樊仲文飲食,並在其恢復體力後進一步瞭解情況。樊仲文提到巴蛇難以對付之處在於其毒氣攻擊範圍廣,若能抑制毒氣,則巴蛇或可被征服。羿聽後,詢問樊仲文是否願意擔任嚮導,協助他們消滅巴蛇,樊仲文欣然同意,決定加入隊伍。

穿越桐柏山,逼近雲夢澤,羿指示樊仲文帶領小隊先行偵察,同時分發雄黃作為防護。兩日後,偵察隊回報巴蛇位置,羿隨即佈置戰術,要求每位士兵準備攜帶雄黃處理過的柴草,並指導如何應對巴蛇的追擊。

與逢蒙商議後,他們決定分別瞄準巴蛇的雙眼,以求精準制勝。一切準備就緒,大軍悄然接近巴蛇所在的山林。巴蛇體型龐大,色彩斑斕,其存在如同自然的恐怖奇觀,令人震撼。

正當眾人觀察之際,巴蛇察覺到他們的存在,頭部轉向北方,直面羿與逢蒙。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羿與逢蒙幾乎同時放箭,直擊巴蛇雙目。巴蛇不甘示弱,噴發出毒氣反擊,而此時,士兵們點燃的雄黃柴草形成的濃烈煙幕,在北風的助力下,滾滾向著巴蛇籠罩而去,戰場頓時陷入一片混沌。

緊接著,伴隨著轟隆巨響,似山崩地裂。

煙霧逐漸散去後,眾人發現對面山上的樹林大多被毀,山石也崩塌了一大片,卻不見巴蛇的蹤影。逢蒙推測巴蛇可能逃走了,提議追擊,而羿則認為此時天色已晚,山路險峻,不宜冒險,主張先派人探查情況。就在討論之時,東山上傳來了另一陣巨響,巴蛇竟出現在那裡,盲目的它時而高昂頭顱,時而盤曲身體,甚至用尾巴猛烈抽打四周,造成了更多的破壞。原來,巴蛇的眼睛已被羿和逢蒙的箭射中,失去視力的它在雄黃的刺激下迷失方向,亂竄至東山。

巴蛇因雙目失明而痛苦不堪,狂性大發,持續噴吐毒氣,但由於強勁的北風,羿等人並未受到影響。不久,巴蛇似乎因疲憊而伏地不動。逢蒙提出再次射擊,羿同意,二人再次放箭,其中一箭似乎射中了巴蛇的要害,使之劇痛難忍,再次陷入瘋狂亂撞。它試圖向羿等人所在的方向衝擊,但眾人迅速後撤,點燃柴草並投擲,煙霧阻擋了盲目的巴蛇,幾個不慎吸入少量毒氣計程車兵在緊急服用雄黃水後得以解毒,足見巴蛇毒性之烈。

巴蛇退卻後,羿決定暫不追擊,回到營地與逢蒙商議,預計次日即可徹底消滅巴蛇,但強調仍需備足柴草和雄黃以防其毒氣。次日,眾人裝備齊全,循著破壞的痕跡和血跡尋找巴蛇,最終在不遠處發現了它龐大的身軀。羿命令士兵點燃柴草,眾人再次發射箭矢,巴蛇在中箭後掙扎無力,終因重傷和雄黃的作用而癱倒在地。儘管如此,羿仍保持謹慎,命眾人用雄黃進一步測試,確認巴蛇確已死亡後,才允許靠近。巴蛇的外觀奇特,頭呈青色,身體以黑色為主,間雜青、黃、紅三色,長度驚人,眾人皆稱奇。面對這奇異生物,眾人提議立即處理,但羿堅持先用雄黃徹底檢驗,以防萬一。巴蛇雖已氣息奄奄,卻仍有餘力掙扎,最終還是無力迴天,徹底倒下,腹部朝天。確認巴蛇死亡後,羿決定明日再妥善處理,眾人遂返回營地。

次日清晨,羿吩咐士兵準備了大量工具,包括刀鋸斧鑿,以便細緻處理巴蛇。訊息不脛而走,眾多百姓聞訊趕來,為親眼目睹這一壯舉而興奮不已。在眾人矚目下,羿指揮士兵首先鋸下了蛇頭,接著翻轉其龐大的身軀,剖開了厚實的胸腹,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內臟。隨後,士兵們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將這巨蛇的皮肉逐一分割完畢。

在一旁觀戰的樊仲文心中充滿疑惑,詢問羿為何要如此費力處理蛇的皮肉。羿便向他講述了務成子關於巴蛇皮肉可製藥的說法,樊仲文這才恍然大悟。切割過程中,數百名士兵各自取了一些蛇肉蛇皮,逢蒙也取了不少,連同樊仲文及圍觀的百姓,大家紛紛索取,即便如此,剩餘的皮肉骨骼仍堆積如山。這些剩餘部分被集中堆放在雲夢大澤邊緣,覆以厚土,最終形成了一座類似小丘的隆起,人們因此將此地命名為巴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