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手持那份由二百多人聯名的奏摺,眉頭緊鎖,心中泛起層層疑雲。這份奏摺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在沒有明確的領頭人之下,這些朝臣們如何能做到眾口一詞,步調一致?
佟國維,這位沉穩的老臣,毫無掩飾地承認了奏摺的真實性。他直言不諱,解釋說推舉八阿哥是尚書房和諸多官員的共識,是為了大清江山的未來著想。在他看來,居中聯絡本就是尚書房的職責所在,無可指責。他,佟國維,願為這一決策負責,代表尚書房。
康熙皇帝將目光投向了張廷玉,詢問他對於這份奏摺的看法。張廷玉與佟國維同處尚書房,康熙希望他能給出公正的評判。張廷玉深知此事的複雜性,他明白佟國維和馬奇保舉八阿哥是出於真心認為八阿哥有過人之處,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的做法沒有問題。至於眾人串聯之事,張廷玉認為那不過是一時疏忽,忘記了君子不黨的古訓。
然而,處理推舉太子這樣的大事,要想使皇上、百官以及天下百姓都滿意,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張廷玉的話雖然看似客觀公正,但實際上卻巧妙地為自已開脫,他沒有得罪八爺的意思,而佟國維舉薦八爺也是無可厚非的選擇。但問題在於,佟國維忘記了皇上最忌諱的就是拉幫結派。這句話無疑是將暗中聯絡升級為了結黨營私的罪名。
那麼,張廷玉這是在公開挑戰尚書房的其他兩位重臣嗎?或許並非如此。這更像是張廷玉與康熙在演一出雙簧,或者張廷玉已經看出了康熙與佟國維之間的默契。平時的佟國維總是小心翼翼地揣摩康熙的心思,但這次他卻一反常態。
與此同時,佟國維也趁機反擊,直接指責張廷玉為奸臣,請求皇上明察。他列出了兩點理由:第一,心術不正。在皇上公開廢除太子的時候,張廷玉卻保持沉默,不為太子辯解;如今看到皇上有了轉封之相,他卻又要開口力保太子。第二,心思歹毒。大家都在忙著推薦新太子的人選時,他卻置身事外、不理不睬。
這場宮廷政治鬥爭愈發激烈,各方勢力明爭暗鬥,張廷玉只顧埋頭於自已的事務,對旁人的提議置若罔聞,如今卻出乎意料地為廢太子辯護,其舉動似乎暗示著將一切過失歸咎於皇上,而他本人則巧妙地贏得了不結黨營私、與人為善的美譽。
佟國維此舉更像是在為日後扶持八爺預先鋪設道路。張廷玉既然堅決支援太子,那佟國維就更要痛斥你,以彰顯扶持八爺的誠意。這樣做不僅能使八爺上位看起來更加順理成章,更能在日後八爺失勢時,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避免自身的報復。康熙皇帝對此也是心知肚明,配合得十分默契。
你們可知何為以怨報德、何為無恥小人?佟國維就是最好的例證。皇上曾如此評價他,他又何嘗不知?然而,他依然鏗鏘有力地質問:滿朝文武百官舉薦八阿哥就是無恥小人,難道只有舉薦廢太子的張廷玉才是忠臣嗎?皇上反問道:舉薦廢太子的人雖然不多,但除了張廷玉,還有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以及朕自已,難道這三人也是奸臣嗎?佟國維豈敢應聲,卻斗膽追問:那麼,為何滿朝文武不能舉薦八阿哥胤禩呢?皇上的真實想法已經昭然若揭,佟國維的這番靈魂拷問,不僅意在將八阿哥拉下馬,更是想讓他萬劫不復。
八阿哥察覺康熙無意傳位於已,且佟國維過度捧高自已,恐將招致不測之禍。於是,以自願退出選舉為由,保全佟國維,並示意其不再多言。
然而,康熙皇帝並未就此罷休,欲敲打八阿哥身後支持者佟國維,強調若不明辨是非,恐令期望八阿哥保全富貴的人不滿。至此,八阿哥地位已岌岌可危,支援其百官亦需另謀出路。
為使百官心悅誠服,康熙皇帝召見佟國維之侄隆科多。一場精心策劃之雙簧即將上演,隆科多必將竭盡所能,為六叔辯護,聲稱其保舉八阿哥全為大清江山社稷著想,毫無私心。
隆科多送六叔歸家時,六叔輕捏其手,隨即鬆開,似在暗示侄兒表現不俗,望其繼續努力。隨後,馬奇上前請罪,坦言與佟國維同念,亦請責罰。然雖受罰,仍期望皇上深思熟慮,以為八阿哥乃皇位最佳人選。在場諸人中,或許唯有馬奇未能洞悉康熙之深意。康熙冷笑,謂隆科多言佟國維糊塗,實則馬奇才是真正糊塗。遂將馬奇降級兩級,仍任尚書房差事,位列張廷玉之後,仍為尚書房之老二。隨後又讚揚四爺與十三爺,謂其摺子一心為大清江山著想,無窺視儲位之心。
康熙最終令老三將太子接出,令眾阿哥齊聚乾清門等候。此時八阿哥尚未能接受與太子之位無緣之現實。康熙對會議進行總結,關於立太子或選其他皇子之事,日後再說。經歷佟國維之事,希望大家引以為戒,切勿效仿。此次奪嫡之戰,除八阿哥外,皆為贏家。康熙消除隱患,穩固朝局。
眾人在權力場中步步為營,各懷鬼胎,卻又需維持表面之和諧。康熙之智慧與權謀,使得朝局得以穩固,然亦埋下伏筆,預示未來之爭鬥將更加激烈。張廷玉與康熙巧妙地配合,成功地觸動了佟國維。隨後,佟國維與康熙再次施展默契的雙簧,以看似讓佟國維陷入困境的策略,巧妙地將八爺捲入其中。當八爺達到頂峰時,卻發現自已無處可退,只得主動放棄,進而引發了九子奪嫡的紛爭。
在這股紛爭之中,隆科多再次與康熙合作,為佟國維求情,使其得以保全。隨後,佟國維與隆科多又上演了一出雙簧,讓隆科多成為九門提督,從而贏得了康熙的信任。
康熙為了穩固自已的江山,不惜用盡各種策略來化解親兒子們對朝野的野心。然而,剛剛平息了一場紛爭,另一場風波又起。十三爺與某人之間的衝突直接爆發,使得局勢更加複雜。康熙在這場政治遊戲中,展現出了高超的智慧和手腕,巧妙地操控著局勢,以維護自已的統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