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利用選拔太子一事,洞察了當前的局勢。佟國維背後支援八阿哥一黨,這已不僅僅是選拔太子的問題,而是威脅到了皇權。康熙深知,現在是時候打擊這股暗流湧動的勢力了。否則,即便八阿哥坐上了皇位,愛新覺羅的王朝也將岌岌可危。
因此,康熙決定單獨邀請佟國維共進晚餐。餐桌上,康熙輕鬆地聊起了家常,詢問佟國維的身體狀況。佟國維回答說自已近來腰痠背痛,晚上難以入眠。康熙順著話茬說,自已也老了,牙齒鬆動,連挑選妃嬪都感到吃力。接著,康熙話鋒一轉,說:“看來我們都得謹慎行事,既要操心,又不能太過。有些事,可以讓後輩們去處理,我們也要適時放手。”
佟國維自然聽出了康熙的弦外之音,這是在暗示他回家養老。然而,即使退休,佟國維也想為自已鋪好後路。他恭維康熙身體健壯,表示願意繼續為皇帝效勞。康熙看穿了佟國維的裝糊塗,心想他倒是想得長遠。既然佟國維不想放棄家族的前程,康熙便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
康熙問:“你們佟家有什麼後輩可以出來任職嗎?”這一問,佟國維立刻明白康熙確實要讓他退休。為了佟家的長盛不衰,他必須利用愛新覺羅和佟家的聯姻關係,為家族爭取最大利益。他感慨地說:“皇上如此關心我們佟家,我佟家的皇后和皇貴妃在天之靈也會感到欣慰。”
這番對話,不僅體現了康熙的智慧和策略,也展現了佟國維的機巧和權謀。兩位老者之間的較量,無聲勝有聲,既體現了政治鬥爭的殘酷,也揭示了家族榮耀與權力的緊密聯絡。康熙的內心多少有些觸動,考慮到自已的母親是佟國維的親姐姐,而他的第三任皇后又是這位老者的女兒,他在這既是舅舅又是岳父的雙重親情之下,不禁直接問道,如今佟家的後輩中,誰能夠擔當重任?隆科多足夠堅韌敏達,能夠勝任要職。康熙在聽完彙報後,表示了肯定,並隨即為隆科多安排了出任九門提督的職務。這場康熙與佟國維兩大傑出頭腦之間的較量,終於畫上了句號。二人達成了共識,佟國維選擇提前退休,而隆科多則成為了九門提督。
其實,作為智慧僅次於鄔思道的佟國維,早已預見到了這一切。他回到府中,取出了康熙贈送的老花鏡,戴上之後,雖然眼前有些模糊,但他的內心卻異常清晰。康熙的那句“你去試試新進的老花鏡,看是否合用”,在佟國維看來,更多的是一種暗示。那是康熙在告訴他:“你老了,已經不能勝任之前的職務了。你選擇支援老八,那就是在為自已準備退休。”
然而,佟國維並不這麼認為。他對康熙說:“萬歲爺,老臣雖老,但眼不昏花。”這句話的含義深遠,他表達的是,儘管自已年事已高,但他的洞察力和判斷力並未衰退。他早就看穿了康熙不會選擇老八作為太子,所以他選擇了逆向操作。
深夜,佟國維召見隆科多,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已對於時局的看法。他問道:“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冷落你,你是否怨恨我?”隆科多回答道:“哪能呢?”
佟國維接著說道:“我原本還想繼續冷落你一段時間,但如今形勢緊迫,有些事情我必須向你說明。佟氏家族之所以能長盛不衰,靠的就是一條祖訓——不要一條道走到黑。如今,能夠挑起家族大梁的只有你。”他解釋了為何一直冷落隆科多,原來是為了保護他,避免他捲入奪嫡之爭。
佟國維深知康熙已老,眾阿哥各懷野心,奪嫡之爭已暗中展開。為了佟氏家族的長遠利益,他必須謹慎選擇站隊。同時,他遵循家族祖訓,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以免一旦失敗,整個家族都受到牽連。因此,他一直冷落隆科多,讓人誤以為他們並非一黨。這樣,即使有一天他失勢,也不會牽連到隆科多。
隆科多聽完這番話後,雖然感動了一瞬,但他深知這是家族的責任和使命。他必須承擔起這份重任,為了佟氏家族的長久繁榮而努力。時光流轉,經過深思熟慮後,隆科多突然領悟了六叔的用意。佟國維不僅僅在熱情地扶持八爺,同時也在暗示隆科多,去接近四爺和十三爺,為他們效勞。隆科多深感榮幸,但也有些困惑。佟國維為了分散風險,自已承擔了支援八爺的大部分責任,而讓隆科多這個晚輩去接觸四爺和十三爺。這種深沉的關愛和信任,真是讓隆科多深感感動。
然而,此時的佟國維突然醒悟過來,他深知熱灶並非那麼容易燒的,一旦處理不當,就可能引火燒身。隆科多看到六叔的情況,深知風險之大。於是他決定挺身而出,和六叔一起應對這個局面。
六叔,您的期望確實很高。但您也看到了,我現在只是一個理藩院的牢頭,連單獨上摺子的資格都沒有。您讓我如何去應對這個局面呢?
佟國維卻不為所動,他早已經做好了準備。他揮筆寫下了一份委任狀,遞給了隆科多。九門提督的職位,如此重要的職務,您怎麼可能輕易交給我?隆科多驚訝地問道。
佟國維微笑著回答,皇上那裡我已經說好了,明天早朝你可以去謝恩。隆科多這才明白,原來他早就預見到了這一切,從康熙皇帝在熱河狩獵時把金如意賜給四爺的兒子弘曆,而不是呼聲最高的八爺開始,他就已經看出了八爺上位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他才會讓隆科多接近四爺和十三爺,以此來分散風險。
然而,儘管佟國維的計劃非常周全,隆科多卻有自已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