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章 叛亂

三年後的小皇帝九歲了,他在太傅和丞相的教導下越來越像一個合格的君主。

而趙家在小皇帝的庇護下不僅在京城開辦了新的饕餮樓,還開辦了一家醫館和一家武館。

醫館是趙老二開的,武館則是五娘開的。

趙明樓在第二年便回了青州府,並一舉考過了鄉試,還得了個解元的名頭。

小幼娘繼續在孫秀才的教導下讀書認字,她如今總算不會再說錯成語了。

考過了鄉試趙明樓的年歲也太過年輕,他不打算繼續去參加會試,畢竟以他的年紀哪怕考中了進士,朝廷也不會給他授官的。

他打算再等一兩年去考,否則他讀書的時間太短,要是真一口氣中了六元,少不得有人要說嘴。

眼看著趙家在京城站穩了腳跟,趙明樓更是顯露出天資卓絕的一面。京中的勳貴們漸漸也和趙家有了來往,不再像一開始那樣排斥他們了。

等江秋娘帶著幾個孩子出去參加了幾次宴會後,鄙薄趙家人根基淺、都是泥腿子的話漸漸也消失不見了。

後面趙氏醫館和武館相繼開業後,家中有親人生病的官員簡直把趙家人當做真神來看了。

畢竟趙氏醫館賣出去的藥實在好用,堪稱保命神器。

武館一開始還沒人在意,直到某一年番邦來朝,其中一個小國帶來了一位武者,直言要向大周的武者挑戰,似是知曉皇帝年幼,故意不給大周面子,想要試探大周的底線。

當時大周暗地裡培養的武者隊伍剛好被外派出去探查越王,一時間宮中也找不出合適的武者跟對方打。

禁軍中有名的幾位小將都輸給了那個大力士,一時間大周的臉面被這個小國踩在了地上。

就在眾人愁眉不展,想著要派誰扳回一城的時候,趙五娘主動站了出去,要跟那大力士挑戰。

一開始所有人都不看好趙五娘,大周這邊的朝臣紛紛出口勸她回來。畢竟五娘一看就是個嬌嬌弱弱的小姑娘,那大力士都有三個她高了,這樣懸殊的身材要怎麼打?

趙太后也生怕五娘會因為一時衝動丟了性命,忙讓趙老二勸她從臺上下來。大周那麼多能人異士,沒必要讓一個小姑娘去冒險。

然而五娘根本沒聽任何人的,在眾人不贊同的目光裡,搶先對大力士出手了。

大力士本以為這個小姑娘只是來湊熱鬧的,根本攔都沒攔,結果就被趙五娘一拳打落臺下。

當時整個會場鴉雀無聲,別說大周的朝臣們了,就連大力士所在的那個小國都愣怔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

等他們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之後,小國的使臣立刻冒出來說之前的那一場比試不算,還說他們的大力士都沒準備好呢,要重新來過才行。

趙五娘想著許久沒有活動筋骨了,索性給了他們這個機會。

宴會場上的官員權貴們再不像一開始那樣反對,反而滿懷期待地看著趙五娘和大力士重新對上。

而趙五娘的表現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待,這次面對準備好的大力士,趙五娘依舊一拳將人揍翻,隨後一腳把他踹到了擂臺底下。

全程連內力都沒怎麼動用過,幾個眨眼就結束了。

番邦小國氣勢洶洶而來,卻落得一個笑話般的結局。

那場宮宴結束之後,小國的使臣是黑著臉離開的,至於那個大力士則被人抬著出了皇宮。

經此一事後,整個大朝會再沒人敢招惹大周,外邦使臣們更是一個比一個乖巧,住在驛站裡都不吵架了。

趙五娘也因此一戰成名,後面好些武官都把自己的兒孫送來了武館讓她教導。還別說,五娘真有那麼點兒做老師的天賦,不管是怎樣桀驁不馴的浪蕩子,只要在她手底下待上十天,整個人就都變了。

一時間京中都傳說,趙氏武館就是專門針對紈絝子弟的學院,要想自家的倒黴孩子學好,就得把人往趙氏武館送。

這個傳言得到了權貴們的一致認可,於是趙五娘的武館又迎來了一批紈絝,她不得不請了更多的夫子,過來教導這些嬌氣的少爺們。

趙家的影響力一日日擴大,羅太后每日在宮裡砸花瓶的同時,羅家也沒忘記跟小皇帝打好關係。

羅家精心挑選了一個合適的嫡女,將其培養了三年送入宮中。

名義上是陪伴羅太后,但實際上是為了跟小皇帝培養感情,等到小皇帝十二歲之後,羅家就打算催促對方立自家的姑娘為後。

這位被送來的羅家姑娘也很清楚自己被送入宮中的目的,所以每次都很配合地主動和小皇帝說話,試圖引起對方的注意。

但小皇帝年紀還小,腦子裡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意識。而且他一年前就把表哥趙明樓召入宮中,陪著他一起讀書。

趙明樓多精明一個人,看到那姑娘的第一眼就猜到了羅家的打算,並將此事跟太傅通了氣兒。

太傅算是個難得的純臣,一心為了大周。

現如今培養小皇帝是他認為最重要的事,他自然不許旁人出手帶壞了小皇帝。

知道羅家的算計之後,太傅給小皇帝佈置了更多的課業,基本佔據了他全部的精力。

唯一的一點兒空閒時間,都被給兩位太后請安給填滿了。

小皇帝每次只能在羅太后那兒坐上一盞茶就要離開,別說羅家姑娘了,即便是羅太后都跟他說不了幾句話。

就在小皇帝如飢似渴從太傅那裡學習知識的時候,被朝廷盯了許久的越王在他的封地楚州舉起了反旗。

越王也是先帝的弟弟,當初先帝身為太子,越王卻是他們父皇最為寵愛的兒子。兩人一直不對付。

後來先帝登基,越王靠著先皇的旨意得了一片不錯的封地,但臨走之前屢屢傳出先皇臨終前立下廢太子改立越王的謠言。

只是越王下手隱秘,一直沒讓先帝查出什麼端倪來,只能把對方放回了楚州。

這些年來先帝一直懷疑越王要造反,而越王也沒辜負朝廷的忌憚,總算在先帝去世後的第三年打出了撥亂反正的旗號。

據楚州那邊傳來的訊息說,越王拿出了“聖旨”,言說先帝的皇位得來不正,他才是真正的大周君主。

整個大周因為這個不知真假的聖旨,掀起了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