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6章 有了臘腸,煲仔飯還會遠嗎

第226章 有了臘腸,煲仔飯還會遠嗎

因為剛剛燻過臘腸,

所以小店裡瀰漫著獨特的煙燻香氣。

臘腸蒸熟後單獨切片上桌,是一道經典的下酒小菜。

北方年夜飯上,也經常少不了臘腸的身影。

全家上陣的製作過程,更合一家老小於寒冬臘月的時節,圍坐在一起品嚐。

風乾涼曬的過程,稍減臘腸中的水分,吃起來肉質更加緊實。

微生物發酵、煙燻火烤,

兩道加工工序,

則給臘腸賦予了最為獨特的味道。

而除了蒸熟後直接食用,不同地區的人們,也發明了不少關於臘腸的菜餚。

其中就包括了,很多網友點贊過的臘味煲仔飯。

不過只有自制臘腸,

臘味可能還不算太足,

得搭配上幾片廣式臘肉,這鍋煲仔飯才夠份量。

考慮到今天是週五,

客人數量可能比前幾天更多。

而且很多人都表示實名上網,今天晚上就過來品嚐。

所以李瑞把臘腸燻好之後,

根本就沒有離開,轉手就在店裡泡起了大米。

不過還沒到今天的上班時間,

小馬也來的很早。

她進店後,隨手將外套掛在牆上,幾步便衝進了廚房:

“老闆,臘腸到時間了,我差點忘記啦。”

李瑞笑了笑,

如果只靠一號、二號員工來經營小店,年夜飯都得上錯日子。

他將一盤臘腸端出來:

“畢竟你灌臘腸的時候,也出了一份力,嚐嚐吧,剛蒸出來的。”

“冰箱裡還有凍起來的,回頭你跟蕭寒一人拿點回去,可以給家裡寄過去一點。”

“謝謝老闆~”

小店員工,圖的就是這份員工餐。

不過老闆有時候,也會語重心長的教育她:

“付出和收穫是成正比的,既然你今天早來了,泡米的任務就交給你啦。”

早來的店員有臘腸吃,

嗯.還有活幹。

煲仔飯用的米,不是小店平常蒸米飯用的五常大米。

選用的是絲苗米。

比起常用的大米,跟它的名字一樣,首先就是形狀更加苗條細長,米粒泛著絲光。

此外,絲苗米的粘性更低一些,

用煲的方式來做,飯粒更加美觀;

吸水性更強,

能夠更好的吸收煲仔飯中其他食材的汁水、油脂,做出來的飯更具香氣。

泡米的時間,則是讓米泡的越透越好。

兩個小時基本足夠。

這項工作交給小馬來完成。

需要李瑞自己動手的,是煲仔飯豉油的熬製。

生抽醬油、蒸魚豉油,適量白糖,讓醬汁足夠鹹鮮。

再加入少量香菜、洋蔥、香油,補足醬汁的香氣。

此外,臘味蒸熟切片之後,

還要切點蔥薑末,起鍋加油爆香,

加入鹽糖黃酒,將臘腸臘肉簡單翻炒幾下,讓臘味再入個底味,

吃起來才能更香。

等到店裡的另一位員工正常上班的時候,李瑞最開始蒸出來的臘腸,已經被小馬炫光了。

乾點活就來一片,乾點活就來一片,然後得喝口水,才能再來一片。

看到小哥來上班,小馬對他說道:

“蕭寒,你是不是忘了今天是臘腸曬好的日子了?”

蕭寒是個下了電動車都能忘記拔鑰匙的小夥子。

“不會,我一直記著呢。”

憑藉著過硬的刀功,過硬的嘴,在小店也掙取了一席之地。

李瑞招呼著他:

“來小哥,剛剛老金過來送肉了,切肉,穿串兒。”

“好嘞,我換下衣服。”

“對了,冰箱裡給你們倆留了臘腸,回頭給家裡帶點。”

“哦,謝謝老闆。”

小馬此時湊了過來:“還有你舍友,給她也嚐嚐。”

蕭寒微微臉紅,一聲不吭地來到了案板處工作起來。

他前天突然把李瑞借給他的錢還了,

李瑞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錢。

小哥說他媽媽恢復的很好,過些天就能出院了,一家子非常感謝李瑞,還說想請李瑞去他家裡坐坐。

這一陣開店,李瑞也沒什麼時間。

只能等過段時間再說了。

或許酸菜出缸的日子,順路就不錯。

剛剛來到江海市的時候,李瑞除了系統之外,幾乎是孑然一身的。

唯二的傍身之物,是奸商專用稱和電量不足的三輪。

但這麼長時間過去。

他已經和越來越多的人產生了聯絡。

相熟的商業合作伙伴、店裡兩位小傢伙,以及更多的可愛的食客朋友。

這是除了錢物、廚藝提升之外,最大的收穫。

晚上,小店開始營業。

因為是週五,過來的客人格外的多。

大家都想趁著週末,來店裡好好放鬆一下。

一樓位置最先擠滿,

這些位置的氛圍向來不錯,

今天晚上還添了幾張,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小凳子。

二樓的卡座,

也被成群結隊趕來的食客迅速佔據。

本來下午已經將食材準備到差不多的店老闆和兩位員工,也再次忙碌了起來。

網友們的話,

放在吃什麼上面,非常可信。

臘味煲仔飯是今天點單率最高的單品。

“看到李老闆發的臘腸,真的很想嚐嚐做出來的煲仔飯什麼味道。”

“開燻~好像還能聞到一點菸燻味。”

“今天一下班就趕過來了,平時上班還是沒什麼時間。”

所以小店集中擺放的幾個天然氣灶上,

都放上了呼呼冒氣的砂鍋。

泡好的大米,是最先放入砂鍋中的食材。

一開始要用大火燒製,

等到七分半鐘,水分減少,需要揭開蓋子,攪拌一下。

然後調到小火,

火簇集中到鍋底的大小。

隨後將臘肉和臘腸,整齊擺放到米飯上面。

接著是一圈豬油,沿著鍋邊淋入。

這是讓米飯底部形成鍋巴的關鍵。

為了讓米飯受熱均勻,還需要適時搖動鍋底。

而判斷煲仔飯成熟與否,

最直觀的辦法,是揭開蓋子,看看切好的臘腸臘肉,有沒有開始卷邊。

更直接的,

就是讓人嚐嚐。

自己做當然無所謂,開店就考驗一點廚師對火候的判斷力了。

煲好的煲仔飯,最後還需要靈魂醬汁的淋入。

砂鍋保留著大量的熱量,

最底部的鍋巴,也不甘示弱。

醬汁淋下去之後,會在鍋裡面發出“滋啦滋啦”的悅耳聲音。

隨後是,

水汽蒸騰,香味瀰漫。

“煲仔飯做好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