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章 詩會開始

“你多慮了,不是他們盯上你,而是崔浩是鄭家人。王崔兩家想請崔浩出面,才引出鄭家來。”

這話一出,李淹臉色有點囧。

輕咳一聲,李淹開始就崔浩的過往,開始詢問起母親長樂公主。

崔浩雖然姓崔,卻是實打實的鄭家人。至於原由,涉及到鄭家和崔家的一段過往秘辛,讓李淹聽完箇中內情,心中忍不住汢槽一句,貴圈真亂。

事反正就這麼一個事,崔浩是鄭家在儒林中的一張王牌,這次與李淹對上,一旦失敗,這張王牌就要沒了。

這不得不讓李淹擔心,在與王家和崔家遇上後,又會引來鄭家的敵對。

這可與李淹生活的態度不符,越來越不鹹魚,反而引入各種爭鬥中去。

“孃親,這次元宵詩會,我能不去嗎?”

長樂公主看了眼兒子,搖頭道:“可能不行。你忘了,已經答應了你皇外祖父?”

李淹煩躁的撓頭,答應的事要去做,這點沒問題,但這對他可不是什麼好事。

“罷了,再看吧。反正以自已的記憶,輸肯定不會,如今只能隨機應變。”

李淹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時間在一天天過去,很快就到了元宵這天。

今天的芙蓉園,比之前的詩會還熱鬧,人也更多。

五姓七望對於這次詩會,很重視,紛紛派出家裡優秀後輩進京。

現在在芙蓉園裡,丟一塊板磚下來,說不定就能砸中世家的人,還不止一個。

代表皇室李家來的人中,除了李淹,還有親王李孝恭,以及魏王李泰。

芙蓉園一座宮殿,被設定成宴會廳,作為今天的詩會會場。

自從桌椅出現,如今已少有分餐的小桌,今天這裡,卻被佈置成復古的分餐宴模樣。

一張張小桌,分排座位,安置在進門兩邊。

最上首有一個主位,到時李二會到場就坐。

一位帝王,來出席這次詩會,無疑是把這次詩會地位拉到了最高,說是如今長安的最高等級詩會都不為過。

也因此,全長安不少人把目光,看向了芙蓉園。

任何一點小訊息,都能引發長安百姓議論紛紛。

“這次詩會,那李淹能勝過崔浩大儒嗎?”

“想什麼呢,怎麼可能。那可是崔浩,大儒,比不過小詩仙,誰信?”

“也是,底蘊在這擺著,李淹若想勝,難於登天。”

“對嘞,俺也是這麼想的。”

“你個粗鄙貨,還對嘞,收收你那神通吧,別假裝了。”

“我假裝什麼,誰說我一魯人,不能說俺,你這是地域歧視。”

因此引發兩人間鬥毆,最後雙雙被請進了萬年縣吃牢飯。

應國公府邸後院,有一對主僕,也在談論著這場記者會。

“小姐,您都不看好姑爺嗎?”小桃看著小姐,一臉疑問。

武媚白了侍女一眼,沒好氣道:“八字還別一撇呢,叫什麼姑爺。”

小桃與武媚一同長大,對自家小姐的訓斥,全當耳邊風。徑直又問道:“小姐,您說說吧,幫小桃解解惑。”

“行,說說就說說。這次詩會比拼,李淹能勝的機率,不足三成。”

其實三成還多了,在武媚心裡,李淹勝出的機率,可能一成不到。

但畢竟是自已未婚夫婿,這才說多了,增加到三成。

“啊,只有三成啊!我還以為這次詩會,郡王能博得勝利呢。”

“想什麼呢,對方可不是什麼小人物,而是儒林中,頗具盛名的一代大儒。”

“您說得對,小桃雖不知道大儒是什麼,但能被稱作大儒的,想必也是極強大的人物。”

“當然強大,整個大唐,讀書人有如過江之鯽,但大儒,才只五位,而那崔浩,在這五位中,排名可不低。”

其實說到大儒,詩詞只是他們會的小道之一,能得大儒名聲,無一不在治經上,有著自已的偌大名聲。

對上李淹,明顯沒有任何人看好他,儘管大儒擅長的不是詩詞小技,但大儒畢竟是大儒,就算不擅長,也是極強的。

李淹雖被稱作小詩仙,但那只是在長安,而不是整個大唐。

沒人看好李淹,也是應該的。

武媚也希望這次詩會,李淹不會輸,可算來算去,找不出李淹能勝的點,來支撐心中的冀望。

這讓武媚這幾天,心情很不好。

再怎麼說,李淹也是自已的未婚夫婿,被百姓如此不看好,心中也覺窩火。

像武媚這麼想的人,不只她一個,知道詩會的人裡,基本上整座長安城,極少有人看好李淹能勝。

會場內,李淹坐在李孝恭下首,面對耳邊的奚落,巍然不動。

“小李淹,對這次詩會,你有信心勝嗎?”聽著耳邊的議論聲,李孝恭終於忍不住問李淹。

“謠言止於智者,像您這麼有智慧的長者,不應該被這些人所裹挾才對。”

面對李孝恭,李淹可不敢託大,行禮回應道。

“說人話,別跟扯文。”身為武將,李孝恭對於那些文人,多少有些看不慣,面對李淹這麼文縐縐的回話,忍不住呵斥起來。弄得李淹有些無語的摸鼻頭,竟自無言以對。

可對方是李孝恭,更是自已爺爺輩,李淹再不爽,也不敢詐刺。只得順著李孝恭意思,連連點頭稱是。

李淹現在很後悔,後悔來早了,應該跟著李二一起進場,至少免去這場噪雜。

“我意思是,這場詩會,能獲勝的,只有我。”完了,李淹覺得不對,補充道:“要說論治經,我自認比不上大儒,但要論詩,我不覺得會輸。以已之長,攻對方之短,淹雖心中有愧,但勝便是勝。”

李波鏗鏘有力的話語,惹得李孝恭開懷大笑。

“好,好,這才是我李家好兒郎,就應該有此志氣。”

私底下,李孝恭對長孫無忌為代表的文人,心中自有不屑,但他不是單純的武夫,口中還沒傻到到處開懟。

如今聽完李淹的話,只覺得豪氣,男人本應如此。

面對李孝恭,李淹心中雖有些膈應,只能陪笑著,小心應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