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與太子兄友弟恭的人,怎麼會去害太子?和太子走得近,只是他計劃中的一步。
可今日看到池鴻睿摔斷腿被廢太子之位,並不是他想看到的結果。
池鴻睿被廢之後,為國本考慮,聖上必須儘快冊立新的太子人選。
前朝百官,大多都已經被諸位皇子瓜分進各自陣營,太子被廢,他們都開始極力舉薦自己暗地裡已經攀附的皇子。其中,以支援二皇子和四皇子的人最多。
“李德全,你看看這些人,太子被廢還沒過幾日,他們就著急著舉薦新的太子人選。”
皇帝看著桌案上堆積成山的奏摺,冷聲道。看皇帝神色,顯然已經不悅,身為皇帝身邊的紅人,李德全自然知道應該如何掂量著說話。
“陛下息怒,太子之位空懸,易人心不穩,朝臣們也是為了越國的江山社稷,二皇子與四皇子在幾位皇子中確實能力尚可,不怪朝臣們爭相舉薦。”
李德全說罷,低著頭等皇帝再開口。在御前伺候,有眼色是一件要緊的事。
答完了話,需要等著主子再開口,不要主子說一句,你說十句。
皇帝不喜歡聽假話,那就將話往半真半假了說,又能顯心之真誠是最好不過。
聖上的幾位皇子,除去池鴻淵之外,就只有這兩位皇子拿得出手。
“你說得有理,朕這幾個孩子裡,二皇子與四皇子還算出色,朕不悅,是為別的。”
皇帝不輕不重地拍了一下桌案,桌上遞上來的奏摺,多半為舉薦二皇子與四皇子的,還有部分勸諫皇帝不可廢太子的。
李德全閉嘴聽著,不發一言。御書房內靜悄悄的,皇帝抬起眼看了他一眼,冷哼一聲。
“你倒是圓滑,知道此刻說話容易得罪朕,就惜字如金。”
李德全眯著眼笑道:“陛下這可是折煞老奴了,身為奴才,豈可妄議皇嗣?”
皇帝捏了捏眉心,沒有再揪著李德全為難,他之所以鬱悶,是因為別的緣故。
“李德全,你覺得九皇子為人如何?”皇帝隨手拿起一本奏摺翻了翻就扔回桌案上。
“九皇子當初臨危受命,前往邊關立下戰功,乃是少年英才,更是忠心於陛下您的臣子。”
李德全不會輕易誇讚哪位皇子,這些話,不過是從世人對池鴻淵的評價裡照搬的。
皇帝靠在龍椅上,指了指桌上的奏摺:“朕也覺得阿淵這孩子品行佳,能力麼,是孫太傅都頗為讚賞的,回京這一年來,阿淵的表現還算優秀不是麼?”
桌上的奏摺,他都已經看過,沒有一封是上奏舉薦池鴻淵的,皇帝如何不費解?
“朕覺得要論合適做儲君的人選,應當有阿淵在其中,舉薦的奏摺裡,怎會沒有阿淵?”
堆起來的奏摺,皇帝越看越心煩,乾脆讓李德全把這些摺子都搬下去。
在早朝時,倒是還有零星的朝臣舉薦池鴻淵,遞來的摺子裡,倒是一個舉薦他的都沒有。
“陛下,您也無需為大臣們的摺子煩心,陛下英明,想來心裡會有合適的決斷。”
李德全看著皇帝這些天為立儲一事焦心,作為跟前伺候的奴才,也不好受。
皇帝沉思片刻,擺手讓李德全退下。偌大的御書房內,只有他一人獨坐,這些年來,一直都是如此。進出御書房的朝臣換過好幾批,只有他仍在。
池鴻淵從邊關回來也有一年時間,從此次舉薦一事不難看出,他行事低調,不曾在私下結黨營私拉攏朝臣,若非他是容妃之後……
九皇子府邸。
池鴻淵坐在廊下,陰鬱看著淅淅瀝瀝落下的雨。
“殿下,早些時候投到您陣營的大臣按照您的吩咐,只有幾個人站出來舉薦您為太子,至於上奏的摺子,無人在摺子上舉薦您,一切都按照您的計劃在往前走。”
回話的侍從說罷,見主子沉默著沒有說話,以為有哪件事做得不夠好。
“主子,不知是不是有什麼事令您不滿意?”在問時,侍從已將近日做的事在腦海中過了一遍。
“你們做得很好,接下來繼續按照我之前說的進行就是,你退下吧。”
池鴻淵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侍從見狀也不好繼續在他跟前惹他心煩,正要退下,主子反而叫住他:“等等,你去東宮幫我問問殿下的腿恢復地如何,明日我再去看他。”
侍從退下之後,池鴻淵在廊下站了一會才回了書房。
皇帝不知道,池鴻淵非但拉攏了不少大臣,而且成功博得了那些大臣的信任。
早在池鴻睿沒被廢之前,池鴻淵就已經叮囑過投到他陣營的官員,來日一旦發生廢太子而再立儲君的情況,一開始絕不要舉薦他,隨便出一兩個做做樣子即可。
舉薦他的人一旦太多,定會惹得皇帝不喜。尤其他的母妃乃是容家之後,皇帝必起疑心。
奪嫡最初階段,最好的做法是降低存在感。
太子被廢,於其他皇子而言,此乃出頭的大好時機,他們只恐皇帝早早定下新太子人選。
他們越是這時候往上,池鴻淵就越是要退步抽身,按兵不動,反倒更加惹人注目。池鴻淵太瞭解自己這個父皇多疑的性格,舉薦他的人只略多幾個,都會讓他不滿。
時節即將入秋,陰雨連綿的天氣多了起來,儘管下著雨,還有朝臣到御書房求見皇帝。
私下到皇帝跟前,自沒有人蠢到還一個勁地舉薦合適的儲君,而是換了方式,神色凝重地勸皇帝早立儲君,於國本有益,也能夠安定民心,千萬不能拖延。
聽一兩個臣子唸叨過後,皇帝便心煩了,吩咐李德全,再有大臣來,直接傳達他的意思:不見。桌案上,太子金印置於其上,皇帝目光沉沉地盯著金印,不知在想什麼。
“陛下,容妃娘娘求見。”李德全進殿傳話,見皇帝望著太子金印沉思時立即低下頭。
得知是容妃求見,皇帝的神色有所緩和,眼底閃過一抹興味,對李德全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