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思卿特意強調她與池鴻淵不過是生意往來,從剛才在大堂聽池鴻淵說她常來醉仙樓,她就知道,這人是故意在這等著她來,真是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
“柳公子這麼說,可是有些生分,若不是今日碰巧見著,平日裡要見你一面真是不易。”
池鴻淵深深地望著顧思卿,她不是蠢人,聽得出他意有所指,顧思卿一時語塞。
“殿下不是忙得很?我豈敢叨擾?”顧思卿話音剛落,樓下戲臺上就傳來笙樂,戲開場了。
池鴻啟託著腮,從看臺往下看了一眼,笑道:“是《白蛇記》,講的是痴男怨女的故事。”
池鴻淵與顧思卿聞言面色一變,暗罵池鴻啟,什麼痴男怨女,淨空口胡言。
“阿嚏!”池鴻啟冷不丁打了個噴嚏,有些不解地環視周遭,尋思今日天也不冷。
因池鴻啟的一句無心之言,池鴻淵與顧思卿之間的氣氛變得莫名尷尬。
一出《白蛇記》還沒有唱完,顧思卿就以天色不早為由,起身告辭。
池鴻淵沒有攔她的理由,只能放她離開。戲臺上的戲還在唱著,只不過心中牽掛的人已經不在面前。
池鴻啟踱步走到窗前,抬手推開窗扉向下看:“這位柳公子是顧小姐?”
他的聲音將池鴻淵的神思拉了回來:“你的眼光倒是毒辣,這也能認出。”
池鴻淵想起自己意識到顧思卿與柳隨風是同一個人,還是因為選秀。
“起初有些不大確定,但顧小姐的氣質其實很鮮明,這位柳公子待人有些冷清,不去看這張臉,兩個人就是一模一樣。”
池鴻啟認人很準,顧思卿應當慶幸,她與池鴻啟接觸不多,不然沒幾日的功夫,對方就能見她的偽裝看透。
“九弟喜歡顧小姐?”還是為了相府?後半句話,池鴻啟沒說出口。
兩兄弟的關係,就算再親近,池鴻啟也不會說出如此冒犯的話。
“奈何落花有意隨流水,而流水無情。”池鴻淵斟酒自酌,喜歡她有何用呢?無意就是無意。
池鴻淵不願去想顧思卿對自己的疏離,他有些後悔那日問她要不要與他結親。
可說出口的話,就是說出去了,沒有收回的可能。
池鴻淵在朝中拉攏人脈的手段張弛有度,對原本支援二皇子與四皇子的人也禮遇有加,他於處理朝政一事上賞罰分明,令人感佩。
支援他的人,一日多過一日,而皇帝的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
皇帝與池鴻淵之間,一個是日薄西山,而一個是冉冉升起的朝陽。
“微臣觀陛下近來面色不好,可有請太醫診治?陛下龍體安康才是萬民之福,還請陛下千萬要保重自身才是。”
這日早朝,殷丞相看皇帝的臉色比自個的還差,不禁感到憂心。
“不想愛卿一把年紀,還要為朕操心。”皇帝扶著龍椅的把手,身上穿著沉重的朝服,頭上帶著冠冕,他唯有扶著扶手才能勉強坐著。
“太醫院院正每日都會為朕把脈,說朕只是太過勞累短了精神,平日裡注意小心將養就是。”皇帝的臉隱在鎏冕後,讓人看不清他的神情。
可他說話語氣虛浮,就算是站在大殿最末的官員,也能聽出皇帝的虛弱無力。無需多想就能明白,皇帝是在說謊。
“如此便好,陛下千萬保重龍體,越國子民都仰仗著陛下您。”
殷丞相是兩朝元老,對於越國國主的忠心毋庸置疑。
這些年來,殷丞相與皇帝的意見雖然偶爾相左,但皇帝知道他是個忠臣。
“老丞相所言朕記著……”皇帝話未說完,一陣秋風吹進殿內,皇帝張口說話,被秋風嗆著,立即咳嗽起來。
其實只是被風嗆著不是什麼大事,但皇帝的身子早已經到了穹弩之末,咳嗽起來越咳越厲害,朝臣立馬就察覺到不對。
“快請太醫來!”池鴻淵沉聲對殿外喊了一聲,他話音剛落,皇帝就咳得嘔出一口血來。
血吐在龍袍上,李德全見狀驚撥出聲:“陛下咳血!速請太醫!”
因皇帝在殿前咳血,文武百官亂作一團。最後還是池鴻淵穩住人心,勒令所有人決不能將殿內發生的事透露出去半個字,免得人心浮動。
皇帝被送回寢殿之後,就病倒了。
自他病倒,容妃每日都到皇帝的寢殿去看望,且每日都會熬補品給皇帝送去,這般關心,皇宮上下,除她外,只有皇后如此。
在皇帝看來,皇后之所以在他跟前寸步不離照顧,是出於一國之母身份的職責,而容妃,本可以不來,但她卻對自己如此用心。
“陛下,這碗參湯,臣妾煨了整整一夜,宮婢笨手笨腳,臣妾不放心,便親自看著,望陛下喝下之後,能快些好起來。”
這日容妃照常到皇帝寢宮看望,將燉著湯藥的藥盅端出來時,顏色清亮的參湯散發著陣陣藥香,竟然不是難聞苦澀的氣味。
“愛妃在參湯裡放了什麼?”皇帝順著容妃的攙扶坐起來,好奇道。
放了什麼?當然是天底下絕無僅有的好東西,容妃如此想著。
“放了些不破壞藥性但是味回甘的藥草,如此一來參湯就不會苦澀,好入口。”容妃把參湯遞給皇帝。才病倒沒幾日,皇帝瘦得厲害,臉已經瘦得皮包骨。
容妃將皇帝有些凌亂的鬢髮綰到耳後,輕嘆了口氣:“陛下瘦了。”
她說話時,眼底滿是對皇帝的心疼。皇帝將她的心意看得朕,本來有些沉鬱的心情開朗許多,皇宮裡,到底有人真心關心他。
“愛妃無需擔心,能得愛妃如此用心照顧,朕必然會盡快好起來。”皇帝握住容妃的手,兩人對視著,相視一笑。
容妃聽他說最後那句話,只是笑,心想:好起來?只怕此生都不能。
皇帝看著容妃臉上的笑,有些恍惚,像回到了容家還沒被闔府抄斬前。從前容妃就很愛笑,從冷宮出來之後,她雖然溫柔,但極少有笑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