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章 “探宇移星”計劃

近些年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和一些先進技術的應用,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迅猛,2千KM以內的地球近地軌道上,甚至在3萬KM的同步軌道上,到處都是中國的衛星,中國人外太空探索的腳步也早已經到達了月球和火星,雖然都是一些探測器,地面步行車之類的,但也足矣將世界的絕大多數國家遠遠的甩在後面了,目前世界上有能力進行外星球探測的,依然只有少數的幾個國家而已。中國在這方面大有後起之秀的架勢,在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以前的航天大國,航空航天水平方面儼然要坐到頭把交椅的位子。人們早已形成了一個共識,未來的人類終究要邁向浩瀚的太空,一個國家航空航天水平的高低,甚至直接影響了國家未來的命運,航空航天的探索終究也終會轉化為巨大的生產力,成為經濟發展最強進的動力。

看到中國的發展之勢,世界上的幾個老牌強國非常不滿,感覺自已在國際上的地位受到了挑戰,於是在政治和經濟上想方設法的進行刁難,企圖擾亂中國政府的注意力,沒想到中國政府另闢蹊徑,反將一軍。

中國政府於2028年發起了一項名為“探宇移星”的太陽系探索計劃,力爭在未來50年內,讓人類的足跡踏遍太陽系內的主要星球。該計劃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將在10年內向各個行星及主要衛星發射多功能探測器,獲得詳細的資料。第二部分將利用20年時間,用載人飛船運載若干人類,進一步探測出有利用價值的星球,並建設永久性科考站。最後再利用20年時間,建造大型宇宙飛船,運載人類進行星際移民、星球資源開採等社會活動。

該計劃一箭三雕,首先能極大的提高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中國將成為未來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地球文明引領者。第二,在這一過程中將大力促進科技的發展,會產生一大批的高新技術,正如美國上個世紀的探月計劃一樣,幾十年後全世界還在享受著當年發展出來的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最後還能帶動一大批相關產業的發展,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應,很可能會成為下一個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強引擎。計劃一經披露,很快引起了世界的關注,每個國家都能看到這其中的蘊含的巨大利益,所以都想參與其中,中國也將藉此機會轉移國際上的圍追堵截,並徹底拉開與其他國家的差距。

大手筆,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超大工程,這個計劃幾乎就決定了未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人類的發展方向。正如15世紀至17世紀的“地理大發現”一樣,直到400多年後的今天,世界格局依然是建立在當時開拓出來的底版之上。

如果是在20年前拿出這個計劃,無異於痴人說夢,甚至連計劃的第一階段都難以實現,以當時人類最先進的載人航天器來說,想要到達地球的鄰居——火星,最快也要兩年的時間,這其中最關鍵的制約因素是速度,人類對速度的探索從古至今就沒停下過腳步,從馴服烈馬當做腳力,到汽車飛機等現代化的運輸工具,速度的快慢可以說直接制約著社會的發展。

而影響速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飛船的引擎,尤其是在航天領域,受化學燃料動力引擎的影響,人類勉強去到過月球,再想往外跨出一步都困難重重。目前的航天探測活動,尚且不能使用“最短航線”和“最快航線”,只能勉強採用“最省燃料航線”,同時還要藉助星球的引力來為飛船進行加速,這就導致飛行線路十分複雜,過程中不可控因素也會變多。如果是載人飛行,更是需要把人員長期封閉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對人的身心會造成極大的損害,這也是制約人類探索外太空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之所以有底氣拿出這個計劃,有兩方面的技術支撐,首先是這幾年在核動力飛船的研發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不同於幾十年前美國的“獵戶座計劃”,只能在飛船尾部用核彈“放鞭炮”來提升飛船速度,中國的核動力飛船採用的是核聚變的方式,透過磁場控制引擎尾部的高速離子流,利用反衝運動前進。該方式無需攜帶大量的反應介質,也不用帶著數量眾多且充滿危險的核彈頭,理論上核聚變推動式飛船的速度最大可以達到光速的12%,所以這項技術成為了世界公認的、未來人類走向宇宙最佳的飛船動力方式。

雖然目前中國的核動力探測器的速度只能控制在200公里\/秒左右,但也已經是革命性的突破了,遠非化學燃料動力飛船所能比擬的,之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是美國的“朱諾號”探測器,經過木星的引力加速後,也不過區區73.6公里\/秒而已。

第二個原因是在低溫生物學領域的進步,中國已經意識到人體冷凍技術的廣闊前景,正在加大科研力度,目前看,很快就能有所突破。人體冷凍技術一旦成熟,就能使人打破生命期限的限制,跨越時間,去往未來,也終於讓人類有了和上帝掰手腕的資格。相比於宇宙的永恆,人類的生命週期實在是太過於短暫了,所以,自古以來,有太多的人企圖打破這一規律,想要突破生與死的界限,煉丹,求仙,問道,祈求能夠長生不死與日月同壽,但是除了神話傳說,至今沒有例項來證明這些是否可行。而現在科技以及醫療水平的提高,將人類的壽命大幅提高,卻仍難以跨越百歲的平均線。但是人體冷凍技術的出現給了人類一個機會,讓人類可以跨越時間的限制去往未來。

這兩項技術結合起來,就能為人類探索宇宙開啟一個嶄新的篇章。

中國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早已確定,那就是絕不能步美蘇冷戰時的後塵,將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研發各種毀滅性武器上去,而是要將科技水平轉換為生產力,進而為百姓謀福,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發展的成果。在保證主權不受威脅的前提下,著重發展航空航天事業,為全人類下一個千年的發展奠定基礎。

在世界各國還在為擁有航母,能在他國領海上肆意航行而引以為傲時,為提升GDP小數點後面的數字,而明搶暗奪時,中國人早已經越過地球,將目光投向了浩瀚宇宙。

“探宇移星”計劃及相關的技術方案一經提出,立即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眾多國家無不為中國的長遠眼界所折服,紛紛要求參與進來,地球下一個千年的發展方向已經確定,誰也不想掉隊,如果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只能淪為地球的邊緣之地。

而以歐美為首的幾個西方國家剛開始極其不配合,四處唱反調,說這是勞民傷財的舉動,勢必影響全球的經濟,不切合現在地球的發展現狀等等,畢竟最近的這一百多年,一直是西方在引領世界的發展,但很明顯,近幾十年這個車頭十分不盡職,只會四處強取豪奪,滿足自已的胃口,把整個地球搞得烏煙瘴氣,很多小國一直被剝削著,奈何實力有限只能忍氣吞聲,但是現在終於出現了一個可以擺脫壓榨的機會,這一刻它們勇敢的站了出來,它們抬起頭對壓迫者說“不”!很快,世界的輿論壓力開始向西方轉移,大勢所趨下,昔日的火車頭也不得不硬著頭皮要求加入進來。

時代已經變了,既然想要奔跑到更廣闊的世界,就得先放下眼前的安逸享樂,先苦後甜,根植於每一箇中國人的內心。這項計劃短期內或許會影響中國經濟,但從長遠來看,回報肯定是巨大的,因為這是人類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中國與各國簽署備忘錄後就開始全面統籌整個計劃的實施,按照各參與國的自身條件,進行合理分工,僅5年時間,就將裝有核動力引擎的156臺探測器陸續發出,這批探測器根據各個星球的不同環境,所需的不同資料,進行了相應調整。

核動力引擎果然不負眾望,從出發僅僅過去5天就有一艘探測器到達了離地球最近的金星,這還是算上減速所用的時間。而距離地球最遠的海王星,也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到達了。

又過了三年的時光,太陽系內有價值的星球陸續被挖掘出來,很多星球的資源環境顛覆原本人類的認知,各項資料分析後成果喜人,例如木衛二上存在大量的液態水,土衛六上有著類似地球海洋的甲烷海,還有擁有磁圈的木衛三等等,這些都將為下一步開發星球資源提供重要的資料支撐。這次的探測遠超以往各國的單打獨鬥,相比之前,現在的探測儀器更加精密,採集資料更加全面,最關鍵的是極大程度減少了時間的制約,可以根據後續的資料需求隨時再發射探測器進行探測。

第一階段進行到後期,就極大的改變了人類的世界觀,世界各國對外太空星球的關注度與日俱增。與此同時,後續計劃所需的很多技術也在快速的推進著,例如幫助人類完成諸多探測任務的智慧機器人技術,智慧駕駛技術,外太空食物轉化技術等等,還有第二階段所用的載人飛船也進入設計階段。

人體冷凍技術受國際環境的影響,在國家層面愈發受到重視,兩年前許晴藍還以生物工程研究所副所長的身份,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國際知名的低溫生物學專家,如今的許晴藍更是肩負重擔,“探宇移星”計劃實施以來,實驗室的各種實驗越來越頻繁,研究越來越深入,實驗室的人都明白自已研究的東西對於國家對於未來的重要性,所以都工作至很晚才回家。

許晴藍升為副所長後,研究管理的專案越來越多,即使如此,她每天還是會在深夜抽出點時間,整理分析江雲風的生命體態資料以及外部環境對他的影響,只有多積累些寶貴的經驗資料,讓未來的人能夠更加詳細的瞭解他的身體各種狀況,才能最大程度減少他被意外傷害的機率,方便於解凍後的恢復。

這天,正在實驗室忙碌的許晴藍接到所長的電話,說是航天局的領導到訪。

“快來,晴藍,我來介紹一下,這是航天局協調司的趙海洋司長。”研究所所長李衛國笑呵呵的向許晴藍介紹道。

“趙司長,您好。”

“許所長啊,我是慕名而來啊,國際知名學者,中國低溫生物學專家,今天終於見到真人了。”

“趙司長過獎,都是虛名,這都是衛國所長栽培的好。”許晴藍被趙海洋說的有些不好意思,笑著回答道。

“晴藍可是我們所的一顆明珠,這些年主持研究了不少重大課題,我都跟著沾光,哈哈。”李衛國談起許晴藍也是一臉的喜色,畢竟有這麼出色的下屬,自已也十分自豪。

“趙司長這次來是有什麼任務吧?”許晴藍深感時間寶貴,於是直接問道。

趙海洋聽到後,也收起了笑呵呵的樣子,正了正身子:“好,咱們不互捧了,談正事。今天我確實是帶著任務來的,先說一下背景吧,‘探宇移星’計劃實施以來,已經過去12年的時間,第一階段取得了圓滿的成功,甚至提前兩年就達到預期效果,近幾年來,第二階段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如今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已經首屈一指,綜合國力也是全球第一,可是前車之鑑不能忘,我們不能學美國當年的‘霸道’,而要走出自已的‘王道’,當年美國科技水平遠超其他諸國,卻獨享成果,非但不與別國交流,還各種圍追堵截刀棒相加,影響很惡劣,最終被國內外劇烈的壓力壓垮。事實證明‘霸道’之路終究不長遠,世界萬物有容乃大,如今世界格局正處於劇烈變革中,下一個千年的大幕已經拉開,目前高層的策略是‘保持領先,適當交流,自由競爭,共同發展’,今天我來就是奔著‘適當交流’來的。”

沒想到趙海洋對國際局勢看的如此透徹,甚至高層的戰略思想都摸得一清二楚,許晴藍不禁大為佩服,她已經隱約明白自已要做什麼了。

“你的意思是我們要和其他國家合作一些專案?”

“沒錯,第二階段計劃已經開始,第一批的載人宇宙飛船已經基本竣工,按照上級的意思,這個階段初期,我們要和世界各國進行合作,每個飛船都要有一名中國人和兩名外國人進行搭配組合,對第一階段篩選出的25個星球進行實地考察,並建立簡易的科考站。這幾年咱們的核動力引擎進展迅猛,上次載人飛船測試的速度已經達到168公里\/秒,已經接近第一階段探測器的速度,目前從地球到太陽系內幾個主要星球的飛行時間,即使不用人體冷凍技術,也可以接受,不過到相對較遠的海王星,天王星之類的還是有些漫長,單程最快也要半年左右,所以這些相對較遠的行程,我們決定採用人體冷凍技術,一方面是體現我們技術共享的原則,更重要的是為以後的星球移民載人活動,甚至是飛出太陽系探索外部宇宙積累資料經驗。”

“原來如此,上級考慮的長遠,確實有這個必要。”李衛國聽完趙海洋的解釋不禁點了點頭,接上說道:“我們研究所一定積極配合,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

“好!我要的就是這句話,經過我們前期瞭解,晴藍同志專業水平最高,技術吃的最透,在國際人體冷凍技術領域有很高的權威,所以組織決定讓許晴藍同志率先參加遠距離星球探索任務,方便飛行過程中對冷凍資料的分析,也能第一時間對異常情況進行處理,初步判斷需要離開地球兩年的時間。”

不等許晴藍表態,李衛國緊鎖雙眉的接過話:“啊,原來是要晴藍同志去外太空!這個…這個…恐怕不行,換個人怎麼樣?”

別人不知道許晴藍的情況,作為所長的他可是一清二楚,許晴藍當年之所以選擇人體冷凍技術進行研究,就是因為自已的丈夫江雲風,她怎麼能一去這麼久?再說這還是一次半實驗性質的探索,這其中的危險不言而喻。她家裡還有一個半大的孩子,兩位上年紀的老人,萬一出了意外,誰來照顧?

不過這也反應出當年冷凍江雲風這件事並沒有被洩露出去,看來相關部門的保密工作做的確實很好,連航天局都沒查到,李衛國心想如果航天局知道真相,肯定不會讓許晴藍參加這個任務。

“這個…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不管結局如何,都會極大的提高我國的實戰水平,怎麼,晴藍同志有什麼特殊情況嗎?”趙海洋看到李衛國的表情,有些不解,根據前期調查,許晴藍是最合適的人選,如果現在要換人,很多計劃都要被打亂。

“我沒問題,隨時可以去航天局報到。”

許晴藍簡單在腦中權衡了一下各種因素,果斷回答道,當聽到這個任務時,她腦海中浮現的是當年江雲風跟自已講他的理想的情景,雖然現在你現在醒不過來了,那麼就由我繼承你未完成的理想吧。

“小藍,那你家裡……”李衛國欲言又止。

“沒事,我會處理好的。”

許晴藍明白,正如趙海洋所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自已雖然是這方面的專家,可一直都算是在搞理論,頂多是在實驗室做些實驗,她其實一直都希望能將這項技術實用化,人體冷凍技術從初衷上來說,天生就是為人類的太空探索準備的,自已不過是因為一個私念,想守護心中的愛,這才一直在研究這項技術,況且這項技術也不屬於她個人,而是屬於國家,屬於全人類的,如今豈能因為自已的私事,而影響了國家的大區域性署。

趙海洋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許晴藍,看來她的家裡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或許和資料上她已故的丈夫有關,至少她家庭情況不像自已調查的這麼簡單,自已後續還得再深入瞭解瞭解,趙海洋在心裡略略想了一下。

“嗯,這樣吧晴藍所長,能詳細介紹一下目前我國的人體冷凍技術處於什麼水平嗎?我好回去再商討一下細節。至於你想不想參加這個任務,先不用急著回答我,你再回去考慮一下,三天後再給我答案就行。”

“趙司長,我現在就可以給你答案,我確定想要參加這次任務。”許晴藍目光堅定的說道。

“好!我代表航天局感謝你的加入!衛國同志,你帶出來一個好兵啊。”趙海洋樂呵呵的對他倆說道。

“嗯,要感謝航天局的信任。”李衛國心中微微嘆了口氣,實事求是來說,這次任務還真沒有比許晴藍更合適的人選。

“好了,兩位領導,我還是先說說這項技術吧。人體冷凍起源很早,甚至在上個世紀就已經有人進行嘗試,不過這種液氮冷凍技術至今還沒有成功解凍的案例,但是十年前一種新材料的出現,讓這種技術有了重大突破,目前已經可以在1小時內完成人體快速冷凍,正常情況下,人體細胞內的水在低溫下會形成冰晶,破壞細胞結構,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但現在人體內的水和血液會被換成低密度無定形冰,我們俗稱為‘玻璃水’,這種新型材料在低溫下不會變成結晶狀,而會形成液體的玻璃狀態,這種狀態對細胞結構沒有影響,人體冷凍環節至此才算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不過這項技術的難點不在‘冷凍’,而在於如何‘解凍’,這也是當今全世界都在攻克的要點。我們都知道,人腦的意識是在量子層面進行的,當人腦處於冷凍狀態時,一切的化學反應都會停止,但是潛意識在量子層面卻一直進行正常活動,我們經過這幾年的實驗發現,如果冷凍時間不長,解凍後意識和身體的結合度並不會受什麼影響,但如果長時間的冷凍,解凍後就會出現反應遲鈍,行為異常,部分身體功能喪失等症狀,即使腦部的神經元組織一切正常,這種現象依然會出現,而且隨著冷凍時間繼續變長,這種現象會更加明顯,成為我們所說的‘智障人士’。所以解凍所需的環境,所用到的材料儀器,人體血液等體液的替換,以及整個操作步驟流程才是最關鍵的,好在經過這些年的探索,我們已經有了一整套相對完善的方法。”

聽到這趙海洋不禁皺了皺眉頭:“那目前咱們能做到的最長無損傷冷凍時間是多久?”

“一年。”許晴藍用手比劃了一下,接著說道:“這是我們研究所最有把握的時間,據我所知,外國最頂尖的機構也不過就是三個月而已。”

“明白了,雖然對於未來的宇宙深空探索來說,這點時間還真是不夠用,但是對於目前第二階段的探索任務來說足矣了。”

趙海洋雖然知道中國的冷凍技術已經是世界最前沿的了,但畢竟術業有專攻,最開始還擔心冷凍時間太短,無法滿足太陽系遠距離探索任務,在得到兩年的答覆後,心裡頓時有了底氣。

“好,感謝晴藍所長,你這麼說我心裡就有底了,後續還請你把相關的實驗資料傳送給我一份,我們在細緻的研究一下。”

“好的,沒問題。”

“我沒有疑問了,兩位還有沒有什麼需要我解答的,或者晴藍同志這邊有沒有什麼希望組織出面解決的難處,我來協調。”

“沒有難處,事關國家甚至全人類的未來,一切難處都不是問題。”許晴藍目光堅定的說道。

“那好,我代表航天局謝謝晴藍所長的大力支援,有了你的加入,相信我們未來的探索計劃會順利很多,稍後我會把這次任務詳情發給你,你先了解一下,後續還會有為期一個月的體能訓練,屆時正好有一個不錯的發射視窗期,這幾天你就好好安排一下自已的事情,畢竟這一去得好幾年。”

“放心吧,趙司長。”

“也謝謝衛國所長的支援,正是因為有你們默默地鑽研技術,在背後給我們大力的支援,我們才敢在前面放心大膽的飛啊。”趙海洋側身對李衛國說道。

“應該的應該的,能為國家盡一份力,是我等此生的榮幸。”

送走了趙海洋,李衛國叫住了要回辦公室的許晴藍:“小藍啊,你確定要加入這項任務嗎?這其中的風險你難道不清楚嗎?你的家人怎麼辦,萬一……”

“所長,我考慮好了,我一定要參加。”許晴藍斬釘截鐵的回答道。

“太陽系內的大探索時代已經來臨,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這是一個足以載入史冊的行動,我想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名舵手,就像明朝的鄭和一樣,揚帆起航,跨越萬里與另外一片世界建立聯絡。我也想用自已所掌握的知識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一點貢獻,我相信我的家人會支援我的。”許晴藍面帶微笑的說。

“唉,你呀你,這種場面話啊,到出發前的媒體釋出會上說說還行,我知道這肯定不是你的真實想法。算了,你不說,我也不強求了,不過我還是希望你能再慎重的考慮考慮。”李衛國聽完許晴藍大義凜然的話,又好氣又好笑,無奈的搖了搖頭。

許晴藍嘴角微微揚了揚然後轉身回到辦公室,雖然她表面雲淡風輕,其實內心也是充滿了忐忑,她十分清楚,這次探測任務是一段跨越時空的旅行,路上的每一個人都會成為最為孤獨的靈魂。

晚上許晴藍一個人在房間裡仔細的檢視著趙海洋發來的關於“探宇移星”第二階段的資料,該輪計劃預計用時15-20年,分三批探索第一階段篩選出來的25個星球,包括7大行星及18個衛星,根據距離地球的遠近程度,分為三批,第一批次前往火星,天王星兩大行星及其附近主要的衛星,第二批次前往金星,木星,海王星以及它們附近的衛星,第三批次前往水星,土星及土衛一,土衛六,土衛八等星球。

首批探索所用的2艘核動力飛船,經中外各國合力研製,已經建造完成,採用核聚變引擎技術與液態燃料相配合的驅動模式,最高航行速度達到了150KM\/秒,雖然與第一階段探測器的速度還有些差距,但即使如此,這個速度依然十分驚人。飛船彙集當今世界最頂尖的科技成果,每艘飛船配置3人,除了攜帶必不可少的燃料,食物,淡水等物資外,還有許多科考儀器,科考站的建築材料,以及冬眠艙,健身房等設施,這使得飛船的體積巨大無比,比空客A380還要大上一圈。好在飛船的自動駕駛能力很強,內外部的一些感測部件十分靈敏,智慧化水平也很高,不像幾十年前的飛機一樣,有眾多複雜的按鍵,而是變成了幾塊集控顯示屏,整體的操作簡單了很多。

由於核動力飛船技術的提高,去往其他幾個行星的時間相對較短,船員已經可以接受,也就無需進行冬眠,目前只有去往距離地球較遠的天王星、海王星的飛船上配備冬眠艙,而許晴藍就在第一批次前往天王星的隊伍裡。考慮到飛船在漫長的航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故障,需要人工及時排查處理,以及首次進行太空人體冷凍實施,需要及時將各項資料傳遞給地球,飛船在設計時,只安裝了兩個冬眠艙,飛船內部時刻有一個人處於清醒狀態,而這個清醒的人就是許晴藍。不過等到返航時,三人會輪流進入冬眠艙,增加一個新的實驗物件,就會積累更多的資料。按照飛行速度及天王星的距離推算,此次任務單程就需要7個月的時間,再加上三個月的科考期,整體算下來需要近兩年的時間,前提是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

吃晚飯時,經過再三猶豫,許晴藍還是覺得要早點把這個訊息告訴家人,許晴藍的公公婆婆已經是快80歲的人了,雖說衣食無憂,各種補品不斷,可身體還是在一天天的衰老著,尤其是許晴藍的婆婆,眼也花了,腿腳也不利索了,好在兩位老人身體都沒有大毛病,精神都還不錯。

聽完許晴藍的訊息,餐桌上瞬間變得沉悶起來,兩位老人文化水平有限,不太明白“探宇移星”計劃什麼的,更不懂天王星,行星衛星之類的東西,只知道她要去天上的星星上,而且還是一去兩年之久。

雖然許晴藍之前跟趙海洋承諾沒有問題,但是此刻她內心也十分糾結,她也不確定家裡人能否同意她的選擇。片刻後還是江大志率先開口表示支援,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他懂,早些年自已做生意積累了萬貫家財,也都是因為趕上了國家的好政策,所以退休後他就開始大力做慈善,這些年已經陸陸續續捐出去十幾個億了,他明白一個人如果有能力就應該主動挑重擔的道理。自已的兒媳婦事業有成,這都是國家給的,如今國家有需要,自然應該舍小家為大家。

許晴藍的婆婆一直沒吭聲,自已老年失子,還好有個好兒媳婦,照顧的面面俱到,又抱上了大孫子,好不容易享受了幾年天倫之樂,如今又要分別,新時代的事自已不懂,自已這個老太婆已經被遠遠的甩在後頭嘍,唉,兒孫自有兒孫福。雖然老人家沒表態支援,但是也沒說反對,江大志在一旁開導了一番後也就慢慢釋懷了。

這時幾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餐桌上最後一個人的身上,江旭然聽完媽媽的訊息後就一直強忍著淚水,低著頭默不吭聲,已經是上初三的少年郎了,從小生活在沒有父親的家庭中,他一直渴望趕緊長大,好成為一名男子漢,成為家裡面的頂樑柱,好幫媽媽分擔肩上的擔子,好能照顧爺爺奶奶,這些年自已甚至都沒再哭過,哭是懦弱的表現,他才不能成為一名弱者,他要成為一名強者,頂天立地。可今天突然聽到媽媽要去很遠的地方,他內心構建的那層堅硬外殼,一下子就裂開了,此刻不等許晴藍開口再說些什麼,他放下碗筷轉身進了自已的房間。

“小然!”許晴藍趕忙追了進去,兩位老人看到這一幕,心中都忍不住嘆著氣。

“小然,媽知道你心裡難受,可是這畢竟是關乎國家關乎人類的大事,犧牲奉獻是難免的,再說也就是兩年的時間,媽又不是不回來了。”許晴藍坐在兒子的床邊,耐心的解釋道。

這些年孩子的心思她不是不知道,上了初中以來,他就愈發的沉默寡言,甚至在家裡也很少說話,平時也不見跟什麼要好的同學來往。許晴藍也曾試著跟他溝通,企圖開啟他的心扉,可總是不了了之,自已的工作越來越忙,照顧老人也使她分心不少,看著兒子慢慢長大能照顧自已了,後來也就不再強求了。她之前就已經預料到最難過的關其實就是兒子,他也是自已最放心不下的。

“可為什麼又是我們家?我爸就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才受傷的,到現在還一動不動的躺著,難道我們家貢獻的還不夠嗎?”江旭然坐在床上面對著牆在臉上抹了一把眼淚,賭氣說道。

“小然,你爸爸是一名光榮的軍人,是一名頂天立地的英雄,他是為自已的理想事業受的傷,正是因為他的付出,才換來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安寧,我和你爺爺奶奶從來不後悔支援他去當兵,我想你爸也肯定不會後悔的,當年你爸本可以不親自帶隊的,可那現在躺著的就是別的人了。

小然,人活著要有理想有信仰,能為了自已心中的理想而奮鬥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現在你可能不太懂,等你長大了或許就明白我們的選擇了。”

看著兒子沉默不語,許晴藍知道他一時半會是想不通的。

“小然,媽又不是不回來,現在的科技水平已經發展的很高了,危險程度已經都在可控範圍內,等我回來了估計你都已經上了高中快考大學了,你可要好好學習,要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未來的世界終究是屬於你的。你要照顧好爺爺奶奶,媽不在家的時候,你就是家裡的男子漢。”

江旭然依舊不說話,只是預設的點了點頭。許晴藍知道這不是著急的事,得留出時間讓他自已消化,她摸了摸兒子的頭,不禁在心裡嘆了口氣。

一週後許晴藍正式接到通知,三天內到海淀區中國航空科研訓練中心報到。

臨走前一天晚上,許晴藍來到了自已工作十幾年的實驗室,經過十幾年的不斷發展壯大,這個當初由江雲風的父親和生物科研所聯合建立的實驗室,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規模,尤其是在人體冷凍技術方面,更是遠超其他世界各國,這些年作為實驗室的實際負責人,她為這個地方付出了太多太多,每當累了,遇到難關的時候,她總會來到實驗室的最底層,來到江雲風冷凍的地方,她一遍一遍的撫摸著透明的玻璃容器,彷彿能夠觸控到裡面沉睡中的人一樣,在這種默默的凝望與回憶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的夜晚。

其實早些年許晴藍身邊也不乏有各種各樣的追求者,官二代,富二代還有各種社會精英,就連研究所內的一些年輕員工也都或明或暗的有過一些想法和舉動,他們無一不被許晴藍的氣質所折服,不過許晴藍很禮貌的拒絕了所有人,漸漸的她也得到了一個“冰美人”的稱呼。一個女人一旦心有所屬,不管這個人是生是死,都不會再裝進其他人了。

“小風,過段時間我就要離開地球,離開我們的世界,前往遙遠的天王星了。這一去,順利的話也得兩年才能回來,要是不順利……哈哈,也許我永遠都回不來了,也許今生再也看不到你了,你啊,還不快起來看看我,一天天的就知道睡覺。”此刻的許晴藍哪還有一點成熟知性女人的樣子,在愛人面前她永遠都是個小女人而已。

“哎呀,這麼多年了,你睡得倒是安慰,樣子還是絲毫未變,我卻慢慢老嘍,雖然咱倆在一起只有短短的幾年時光,不過卻成為了我這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小風啊,對不起啊,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不能治好你,還是不能讓你醒過來,我多想再能抱抱你,再聽到你說的話啊。”不知不覺間,淚水已經灑滿了許晴藍的臉龐,近在咫尺的距離,卻讓兩個人生死相離。

“爸媽身體都還好,你不用惦記,兒子也快要上高中了,長得跟你倒是很像,沒準哪一天你醒過來時,會嚇一跳呢。小風啊,原本我不是非去不可的,不過希望你能理解我,國家有需要,我不能後退,這不也是你當年的理想嗎,現在由我來接替吧。好了小風,我要走了,你就在這安心的睡吧,等我回來再給你講講外星球的故事吧。”說完許晴藍在冷凍倉上留下了一個吻,此刻這個柔弱的身影散發出一種堅定而強大的力量,這就是愛的力量。

許晴藍在培訓中心足足待了一個月的時間,安裝除錯冬眠艙,學習飛船的維修保養知識,模擬科考站的搭建,對各種探測儀器的瞭解使用,還有體能訓練等等,每天結束下來許晴藍都彷彿要累虛脫了,畢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即使平時也鍛鍊,但還是有些跟不上這麼大強度的訓練,到後期全憑著心中的那股信念撐到了訓練結束。

其實四十歲在航天員中算是黃金年齡,一名合格的宇航員,一般是從十幾二十歲左右就會被選中,然後學習各種航天知識,以及進行各種超常規的體能訓練,這樣才能應對太空中所面臨的各種複雜情況,作為一名合格的宇航員,還有一條是最為關鍵的,那就是極其成熟穩重的心理素質。深處外太空,不但是切斷了與地球的物質聯絡,也會切斷一個人精神上的寄託,如果沒有一個穩定良好的心理素質,很容易在外太空進入焦躁、苦悶、緊張的狀態,這無疑是致命的,而這種穩定的心理狀況,是需要時間的磨礪與歲月的積澱才會逐漸形成。

許晴藍性格沉穩果斷,這些年的經歷使她愈發的成熟穩重,而且在跨越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外太空飛行中,冬眠艙的維護保養以及險情排查也顯得極為重要,經過高層細緻篩選分析後,作為冷凍技術專家的許晴藍這才進入此次探索計劃。

此次出征的6名宇航員,都是從世界各國最為優秀的航天員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其中女性就有3名,和許晴藍乘坐同一艘飛船飛往天王星的兩個隊員,一男一女,分別來自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來自加拿大的莫妮卡性格很是開朗,喜歡說說笑笑,是一個天生的樂觀派,這種性格很容易感染到身邊的人,許晴藍心想,有她在這一路應該不會太寂寞了。另一名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名叫沃克,是此次行動中三人的隊長。

十一月份,隨著天王星“衝日”來臨,起航的日子越來越近了。